当“叛逆期”遇上“更年期”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uanzhi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感觉我妈是在更年期,心情如同过山车般忽上忽下。现在只要到临近放假回家的时刻,我是既幸福又忐忑。你们和妈妈的相处模式是不是也这样“变幻莫测”?你们都是用什么方式和妈妈相处的呢?
  我和妈妈的相处永远如火一般——有时是爱得火热,有时则是吵得火热。我平时是住校的,一到校我就特别想她,隔几天就得给她打个电话,偶尔还会眼泪汪汪,她也每次都是“囡囡长囡囡短”的状态;但一旦回家相处,我们俩就变成互相嫌弃的状态,比如元旦放假这几天,她一会儿吐槽我乱丢衣服,一会儿埋怨我只知道玩手机,不听她的话,说我真叛逆。总感觉我妈是在更年期,心情如同过山车般忽上忽下。现在只要到临近放假回家的时刻,我是既幸福又忐忑。你们和妈妈的相处模式是不是也这样“变幻莫测”?你们都是用什么方式和妈妈相处的呢?关于和老妈相处,你有什么妙招?
  ——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 治 愈
   总有那么些小“办法”
  蝴蝶公主:就像电视剧《少年派》里说的那样,每次回家我和妈妈总会合作着唱三出戏——第一出是喜相逢;第二出是两生厌;第三出是惜别离。在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我会陪妈妈出去散散步,聊聊天。其实有时候我发现,一些冲突是与压抑的室内环境有关系的,也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来调节一下氛围,比如你妈妈如果想让你放下手机,你就可以说:“好!遵命!母亲大人!”
  叶卓琰: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夸我妈妈,然后去悄悄问问她的朋友、同事,我妈妈这周有没有什么错事,帮她分析一遍。这样我妈妈回去就不会再说我,反而会反思自己的错误。虽然我的文学水平不高,夸人还是可以的——今天夸她温柔贤惠,明天夸她歌喉像百灵鸟,反正每周回家都有新的措辞。
  威威:随着叛逆期的到来,妈妈一开口我心里就烦,有时候还和她顶嘴。但吵过之后冷静下来一想,好像自己不应该这样做。可再一想,是妈妈自己不对,唠唠叨叨几年了,内容就没变过。于是,我总在这种“一会儿觉得妈妈是好的,一会儿又觉得妈妈不好”的烦恼中摇摆……向妈妈认错吧,我又好面子不愿意主动开口。后来我想到了写纸条的办法,把想和妈妈说的话写在纸条上,悄悄地放到妈妈床头。时间呢,就挑妈妈上班早的那几天,毕竟我怕尴尬,这样可以避免妈妈看完纸条后我俩“面面相觑”。
   长大的我们VS逐渐孩子气的爸妈
  钱成:我们在长大,但父母反而越来越像孩子了。我现在特别喜欢夸他们,我记得以前夸爸爸,他会矜持一会儿;现在我夸他的时候,他总是愉快地承认,笑得可開心了。所以相比于以前的据理力争,现在的我反而会更容易向父母妥协。比如前几天放假,我就和父亲在“住不住校”这件事上有争议,他希望我回家,而我觉得在学校比较方便,考虑了父母的感受后,我选择了听爸爸的话。
  沈诗怡:我们是第一次离开妈妈住校,其实妈妈也是第一次离开我们。我们在“断奶”的同时妈妈也在断奶。妈妈们感情都比较细腻,对于孩子的离开也需要一定时间适应。
   并没有那么多“应该”
  邢书语:我妈为了照顾我,成了家庭主妇。没有了社交圈的她变得抑郁。那时我正读初二,和她的矛盾特别激烈,又撕书又扔东西的。后来,我鼓励她出去工作。现在的她是一名保育员,空闲时会去跳广场舞。生活重心不全在我身上,妈妈变得开朗了,我也变得放松。加上我也逐渐长大,我看到了妈妈对我的付出,妈妈也会心疼我学习累,我们看到了彼此的好,一旦有了矛盾,也会等双方都冷静了再谈。
  钱致远:我猜这个同学应该是还不适应住校生活,或者校园生活过得并不开心,而这种不适应和不开心会不断地美化她对家庭幸福生活的想象,也就会越发想念妈妈。然而一回家,相处时间长了,回归现实,幻想就会破灭。也许先解决学校里的“不开心”和“不适应”是关键。大家总会把自己真实的脾气展现给关系最亲近的人,会在心里要求父母:“我和你这么亲近了,你就应该对我怎么样。”但我觉得其实没有这么多“应该”,改变父母之前不如改变自己,别人是强求不来的,不如改变自己来缓和关系更有意义。
  整理:方北辰 | 感谢杭州市学军中学、安吉高级中学的同学参与讨论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更好发展基层医疗服务,国家颁布了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政策,但由于其限制了免费医学生未来就业发展,使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低、态度不积极,缺乏正确的职业认同感。而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突然到来,使得更多的人意识到基层医疗行业需要更多实干型人才。本文围绕免费医学生的政策、现况、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其影响以及其未来展望各个方面,研究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出增强职业认同感的对策,使订单定向免费医学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幼儿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其成长的关键。因此,幼儿园教师应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效地把握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时期。本文结合幼儿好动、天真的性格特点,制订了三项培养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进而为幼儿教师提供教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幼儿培养 行为习惯  1 前言  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形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幼儿教师想要保证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性,
世界发展不断加速,时代挑战日趋严峻。在时代的浪潮中,大踏步奔赴前方的世界犹如一艘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中乘风破浪的航船,而驶向未来的舵手之位,一定是,也只能是我们青年。  或许有人会说,他们还都太年轻,怎么能承担这样的责任呢?诚然,青年的阅历不能和“成年人”相提并论,但我们所看重的,不仅是经验,更是热情、朝气以及活跃的思想。如果一直以年轻为借口而逃避责任,那么,下一代人又如何发展,何谈“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