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研究——基于《翁同龢日记》

来源 :灾害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晚清《翁同龢日记》记载的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资料进行比较系统的考证与评价,认为这份资料是真实可靠的,也是比较完整的(缺失率为8.8%)。经过整理,建立了1860—1898年北京年沙尘日数和春季、(3—5月)沙尘日数序列。据此得到,1860—1898年北京年沙尘日数平均值为11d左右,其中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值为7d左右,均低于1961—2000年相应的平均值。沙尘日数的月际分布为4月最高,8月最低,与1961—2000年基本一致。1860—1898年北京全年和春季沙尘日数与冬季(上年12月至当年
其他文献
为验证虚拟超谱图在探测生物体内部成分和结构信息的可行性,搭建虚拟超谱图系统并以苹果为材料进行实验。通过三组实验:(1)对比检测正常苹果与掺有杂质苹果的虚拟超谱图;(2)对比检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颖的零维稀土和烟酸(3-吡啶酸)的化合物Gd2(In)6(H2O)4 (1)(In=3-吡啶酸)。经单晶X-ray衍射分析可知,该配合物是2个钆离子通过4个烟酸上的双齿桥联的羧基连成的
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地震救灾中的应用。在体系结构设计中主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组网技术、数据采集与灾情分析软件、多源信息融合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构造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处理平台,在此基础上组建一个地震监测、预警及救灾部署控制中心,并实现信息处理平台与城市基础设施的互连接口。最终,在地震救灾中能够利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为控制中心实现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
核酸与有机小分子的反应机理对认识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揭示核酸的生物功能与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研究核酸与有机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命过程
利用拉曼光谱方法,对柠檬酸钠辅助水热合成纳米结构多孔ZnO微球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样品的拉曼光谱特征显示,多孔ZnO微球中存在Zn-柠檬酸配合物;分析表明反应溶液中柠檬酸钠水
利用激光拉曼光谱研究了二十六烷的凝结相变过程。在冷却过程中,二十六烷经历了从液相→旋转相→固态单斜晶相的相变过程。主要研究了烷烃分子碳链上CH2弯曲振动、CH2剪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