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le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措施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0例早產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0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生理指标、发育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在呼吸频率、心率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在氧饱和度及生长发育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在稳定早产儿生理指标,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早产儿;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117-02
  The Effect of Kangaroo Care on the Growth of Premature Infants
  ZhouHaiYan PanHongBo
  Paediatrics of Dazhou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Sichuan, China 635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kangaroo care measures in premature infant care and its effect on their growth.Methods:A total of 120 premature infants who were received and cured to my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studied, and 6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60 cases were in test group in chronological order;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care, and the test group gave kangaroo care.Then, the basic physiological indexes, develop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children 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had no difference in respiration rate and heart rate.(P>0.05)It i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oxygen saturation and growth.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Kangaroo care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stabilizing the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of premature infants, promoting the growth.
  【Keywords】 Kangaroo care;Premature infant;Growth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由于未足月,在母体内发育时间不足,导致各项生理器官发育不够完善。进而可能出现体重不足、免疫力低下、适应能力差等情况,病死率高于足月新生儿[1]。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早产儿的出现几率便随之上升,所以对早产儿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意义深远。我科对收治的早产儿予以袋鼠式护理后,与常规护理的早产儿进行对比,发现在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最终6例因回访未完成或未坚持完成本研究而脱落,其中对照组2例,试验组6例。最后纳入统计的对照组58例,其中男27例,女31例,胎龄28-36.9周,平均(32.95±2.54)周;出生时体重1.5-2.4kg,平均(1.96±0.31)kg;身长30-52cm,平均(39.67±5.64)cm;头围19-37cm,平均(28.92±4.35)cm;试验组54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胎28-36.9周,平均(32.19±2.65)周;出生时体重1.4-2.4kg,平均(2.03±0.27)kg;身长30-51cm,平均(41.41±5.69)cm;头围20-38cm,平均(29.43±3.78)cm。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早产儿管理指南》中早产儿的诊断标准[2]: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kg。②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胎检时未发现先天性器质性疾病,外表无明显畸形;③自愿参加本研究,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试验组患儿家长结合自身情况,表示能最大限度完成本研究。
  1.3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早产儿诊断或胎龄<28周;②合并有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先天性疾病的患儿;③患儿家长不同意本研究或因自身原因不能完成本研究。
  1.4 方法
  按我院及科室相关规定,早产儿均属高危患儿,两组患儿均入住新生儿监护室。均给与常规护理,包括清洗口腔及呼吸道,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和光线强度,密切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及母乳喂养指导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袋鼠式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4.1 袋鼠式护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向产妇讲解袋鼠式护理的起源、发展及在国内外早产儿临床中应用的效果,然后播放我科事先录制的袋鼠式护理视频,让产妇有直观的认识,更容易领会。让产妇加入我科建立的微信群,方便产妇之间交流,相互鼓励,我科经过专业培训和学习的护士在群内可为其答疑。
  1.4.2 袋鼠式护理的具体实施
  ①设置专门的护理病房,并保证病房的清洁、通风、安静和适宜的温度,病房中每个床位用布帘遮挡,保证产妇的隐私。病房内备好吸氧装置、监护仪。②提醒产妇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入厕、洗手、保持胸部皮肤清洁等,最大限度减少护理时中断的情况。③袋鼠式护理时间选择在上午10-12点,下午16-18点,每次1小时,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产妇的耐受力较好,可适当延长至2H。④由受过专业培训和学习的护士对产妇进行耐心指导,嘱产妇半卧位于靠椅或病床上,以舒适为宜,胸部充分暴露,将赤裸的患儿置于两乳之间,取俯卧位以增加两者之间的皮肤接触面积。在患儿背部加盖衣物或厚度适宜的毛毯,指导产妇一只手托住患儿的臀部,另一只手置于背部,以保证其安全,防止滑落,可轻抚患儿背部。⑤接触期间,护士指导产妇母乳喂养。⑥因患儿处于俯卧位,可能影响呼吸,护士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及氧饱和度,若出现呼吸窘迫或氧饱和度低于90%,应及时停止。⑦嘱产妇按上述方法坚持至患儿日龄满30天。
  1.4.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开始3天的呼吸频率、心率及氧饱和度,计算出3天的各项数据平均值;患儿日龄30天时测量体重、身长、头围。
  1.4.4 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否则用非参数检验,本研究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生理指标对比
  两组患儿护理开始3天各项生理指标的平均值中,呼吸频率及心率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均处于正常范围内。试验组患儿的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选择产后30天为时间节点,对两组患儿的体重、身长、头围进行测量,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袋鼠式护理的定义为住院或早期可出院的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在出生早期与母亲进行一段时间的皮肤接触,且将此种护理方式坚持到校正胎龄40周[3]。最早起源于在哥伦比亚,后经不断发展,其内容包括袋鼠式体位、袋鼠式营养及袋鼠式出院三个方面,袋鼠式体位指早产儿出生早期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故又称皮肤接触护理[4]。目前,袋鼠式护理在西方诸多发达国家已广泛运用,随着我国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袋鼠式护理也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关注[5]。
  我科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袋鼠式护理,将其应用到早产儿的护理中,同时与常规护理组相对比,结果提示在生理指标方面,呼吸频率和心率无明显差异,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袋鼠式护理相对较安全;试验组患儿的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易燕[6]的临床试验结果一致。但我科选取了护理开始3天的生理指标平均值作为研究数据,这样避免了因单次测量所造成的误差,可信度更高。同时本研究表明袋鼠式护理可明显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在体重、身长、头围方面均较常规护理具有明显优势。相反,啼哭或长时间的安静清醒状态,这些不适应周围新环境的表现会使新生儿消耗更多的体力,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7]。 综上所述,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的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安全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永红.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及产妇生理及行为指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0):200.
  [2]李妙仙,赖灵巧,钟芬赛.发展性照顾联合袋鼠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4):143.
  [3]盖丽,姜红,范玲.袋鼠式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0):736-738
  [4]Chan GJ,Valsangkar B,Kajeepeta S,etal.What is kangaroo mothercare?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Glob Heal,2016,6(1):29-36.
  [5]黄仍心.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疼痛、生长发育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96
  [6]易燕.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稳定性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3122
  [7]李小花,朱为,龙莹纯.袋鼠式护理对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0):1351-1353
  作者简介:
  周海燕,女,1986-3,四川达州人,本科,護师,主要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方向。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学前教育凭借其良好的就业机会以及轻松的学习氛围,受到了众多中职学生的青睐,使得学前教育专业成为中职学校办学的一大重点.如何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培养,为我国现代化学前专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思路就成为现代中职学校需要重点思考的事情。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校本化;课程开发;研究 
【摘 要】高效课堂应该是十分活跃的课堂,这种活跃并不仅仅表现在行动上,更多的是表现在思维上。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练习中,积极思考问题的同时教师运用规范的语言加以引领,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到会得更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这就达到了高效的目的。因此,要达成高效课堂,教师的语言修养显得格外的重要。  【关键词
研究了8种碳源物质、7种氮源物质及8种碳氮比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物质是土豆,其次是高粱米、蔗糖、葡萄糖;适宜花脸香蘑菌丝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下我国高中英语学业评价中常见的一些管理漏洞和存在问题,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优化提升高中英语学业评价尤其是基于多元化方面的重要性,针对目前高中英语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帮助高中以及相关教育单位提供未来合理化发展的参考,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业评价;多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降低学习难度,提升数学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以期更好的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