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的四个辩证法

来源 :家庭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日融融,是令人惊喜的美好时光,也是最适合重新开始的季节。天气回暖,万物吐芽生发,人体的阳气也顺其自然,向上、向外抒发。中医养生学认为,应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加以协调几对辩证关系,才能保障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1.捂与冻
  为适应气候变化,古人有“春捂秋冻”之说。春季天气变化大,捂,才能抵御寒邪侵入机体,使阳气旺盛,抵抗力增强,有效地预防多种春季传染病。在春天气温上升时,仍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增减衣物。
  
  2.静与动
  人体在春季阳气舒发,周身气血调和,经脉松弛,阳气较易散泄。春日锻炼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以参加活动量小的运动为宜,避免大汗淋漓使阳气受损。晨练宜舒缓柔和,动静结合,老人宜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活动,以达到吸纳春阳、吐故纳新之目的。
  
  3.阳与阴
  冬季天气寒冷,阴气外逼阳气内敛,人体新陈代谢趋缓,万物蛰伏,是蓄养待发的时期。到了春季,阴气下沉,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趋于活跃,体内之阳与外界春之阳气相应滋长,因此春日是养阳的佳期。但是,天气变化不定,风邪易入,又值百病滋生之时,要特别注意阴阳之调,以防损伤到人体正气。
  
  4.甘与酸
  春季人体处于肝旺之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亢升,损伤脾胃,故不宜过多食用;而甘辛之品利于养肝护脾,因此可适当进摄如葱、枣、花生、蜂蜜、新鲜黄绿色的蔬菜、水果及干果等。春季进补的原则,应以平补为主,忌大辛大热的滋补品。春天百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大量花粉,是过敏性疾病的好发季节。有慢性疾病或是过敏体质的人,春天一定要忌口,忌服“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否则旧病极易复发。
  总之,春季是体质投资的最佳时节,春光明媚,生机盎然,吐故纳新,阳气舒展。因此,春季养生要与充满活力的季节特点相顺应,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使精神饱满,为一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对边连宝及其诗学思想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边连宝及其诗学理论体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倡质实,具体体现在主张诗中有人,诗中有实事,诗中有实景,诗需穷理以及风雅诗教等几个方
人一生的1/3是在床上度过的,那么枕头就是不可小觑的生活必需品,在人们分外关注颈椎健康的今天,用什么样的枕头好呢?    很多人的枕头可能并不符合健康标准,也不会在选择枕头上多下功夫,因为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枕头会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试想,如果自己甘愿每天有5~8个小时的时间把脑袋枕在一个极不舒服的物件上,漠视颈部和肩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以至长期采用不良的睡眠姿势,那么受颈肩疼痛的折磨,甚至引发颈椎病也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则告诉我们,真实的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与多姿多彩,人因其在社会生活所处的时代、阶层的不同,在社会生活中的经历、积累和视角不同,其创作和欣赏心理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