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对虾鳃Na^+/K^+—ATPase的活性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and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培养介质的Na+、K+和Mg2+浓度、Na+:K+比、pH值、培养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和底物ATP-Na2量对斑节对虾鳃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培养介质中Na+浓度为50~100mM、K+浓度为25~30mM、Mg2+浓度为8~20mM、Na+:K+比在10:1~2:1、pH 7.0~7.5时,Na+/K+-ATPase活性较高,Na+/K+-ATPase活性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而增大.Na+/K+-ATPase反应时释放出的无机磷(Pi)累积量与培养时间呈直线性增加.底物ATP-Na2浓度达
其他文献
近四年来,我国连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地扩大了内需.目前,我国面临全球经济整体走低的形势,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方面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在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里,面对死亡的态度由最初的恐慌、畏惧到被动接受,再转变为平静、释然,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无不反映出人类对生命存在价值的认识的升华。从希望“优生”到追求“优逝”的发展历程中,“生前预嘱”的概念走进人们的视野,在美国起源并蓬勃发展后,逐渐传播进入欧洲和亚洲,生根、发芽,通过民法典或特别法的形式将生前预嘱纳入法律制度体系,赋予法律效力。
设计理念的创新型突破是在象征符号标准中体现现代社会固有的艺术视觉感知与抽象艺术特性中的发散性思维的价值所在,是现代象征性符号主观与客观进行主体风格的统一的价值存在方式。这种在空间层次中产生的视觉固有符号不仅需要艺术家对于其意形手法的灵活转变,而且需要在其固有的象征性符号中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观并且在不同空间中形成浅表形象的搭建,目的是在其受众群体内心深处形成统筹信息符号构建新型空间形象,在复合群体中
通过赤点石斑鱼各个发育期的仔稚幼鱼连续取样 ,系统地观察了仔稚幼鱼各个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 ,并进行描图。赤点石斑鱼初孵仔鱼全长 1.35~ 1.4 5mm。稚鱼第 6~ 7d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