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下积木游戏的优化对策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iya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木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自江苏省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以来,我们基于儿童视角重新审视了幼儿园积木游戏,发现还存在诸多问题:成人本位与控制取向占据了主导地位,积木区环境创设存在环境固定少变化、内容随意无计划、经验建构缺关联等问题,导致积木游戏功能性、实用性不强,幼儿的游戏水平得不到提高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关于积木游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对欠缺,往往把积木游戏当成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缺少对幼儿主体性、建构性的足够重视。二是有些幼儿园虽重视通过教研活动来改变这种现状,但在组织相关教研时缺乏系统性,教研质量较低。在实践中,我们对如何基于儿童视角开展积木游戏做了跟踪性教研探索,为在区域内提升幼儿园积木游戏的活动质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一、优化园本教研的方式,助推教师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1.教研计划——从散点状到系统性的转变。首先,我们帮助教师学会制订和审议科学的园本教研计划,确保在系统性的积木游戏教研中,转变教师对积木游戏的认识。以“扬中市八桥镇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八幼”)为例,该园每双周一的中午12∶30~14∶00为固定的常态教研时间,具体教研计划安排如下页表格所示。
  2.教研过程——从纸上谈兵到实践练兵的转变。积木游戏教研计划制订好后,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计划有效落地。在现场的跟踪式教研过程中,教师们以问题为导向,不断研讨、实践、调整、再实践,从而逐渐提升自己关于积木游戏的专业性和捕捉问题的敏感性,让积木游戏变得内容多样、价值丰富。如“八幼”一学期的11次教研,每一次教研都会聚焦一个问题:第1次教研聚焦“班级区域设计的原则、数量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布局”;第2次教研聚焦“根据《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积木区)》,解读积木区创设的相关理论”;第3次教研聚焦“理解积木游戏的核心功能与价值”……第9次教研聚焦“主题下的建构目标与支持策略”;第10次教研聚焦“看到的建构活动,支持幼儿探索的特殊价值体现在哪里”;第11次教研聚焦“对积木游戏的基本实施路径做全市辐射”。

二、优化积木游戏的环境和材料,凸显幼儿积木游戏的建构性


  1.环境——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之前,积木区在开学初设置好后,就相对固定、常年无变化。现在,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需要,及時进行调整、更新。如班级配置了底部有轮子的架子,便于幼儿随时移动架子创造出一个更大的游戏空间;教师会提供大量不同类型的积木以适应积木区的空间和幼儿的需求;积木会纵向摆放在与幼儿同高的架子上,方便幼儿随时取放积木;张贴与积木建构主题相关的海报、图画书,供幼儿掌握、巩固基本的建构技能等。由于是基于幼儿需要的,他们会主动参与、积极建构,还会随着游戏主题的改变而进行改造。
  2.单位积木——从不合规三倍块到合规二倍块的转变。单位积木在积木游戏中是不可或缺的,其基本块的尺寸大约是14cm×7cm×3.5cm,适合班级用的单位积木约390块。而幼儿园目前的单位积木是三倍块的,尺寸偏小。由于在市场上很难购买到合规的二倍块积木,于是,我们根据《幼儿园创造性课程》中推荐的尺寸和数量要求,把整组积木按二倍块比例进行计算,并请玩具生产厂家定制生产。这样的改变,让幼儿在挑选积木、搭建内容、放回积木时,不仅可以进行有创意的搭建,还能够掌握数学概念。

三、优化积木游戏的目标和内容,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学习


  1.目标——从不切实际到追随幼儿的转变。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相应的逻辑发展顺序各不相同,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追随幼儿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合理设置主题下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积木建构目标及游戏内容,并确定教师的支持策略。如“八幼”中二班积木建构主题为“家乡的桥”,教师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桥,并收集各种桥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桥的基本特征,尝试架空建构桥面。而在建构泰州大桥时,幼儿对斜坡、斜拉索很感兴趣,教师就在幼儿搭建时,观察并记录他们的游戏。游戏结束后,邀请幼儿介绍他们的积木游戏,围绕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斜坡和斜拉索如何与平面进行有效连接”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支持他们的持续探究。

  2.内容——从随意散点到有效规划的转变。在积木游戏前,我们会引导幼儿进行自主规划,规划的方式可以是绘画、文字或图表等。如在“八幼”大一班的“汽车站”主题中的积木游戏规划表中,包含了建构主题、内容、预想用到的材料、小组成员的姓名及分工等元素。一方面培养了幼儿游戏时的责任感、坚持性。另一方面,也能让幼儿根据规划不断调整活动,提升建构经验。
  3.建构——从游戏与主题脱节到经验与主题关联的转变。在主题“我的家乡”中,“八幼”大三班开展了建构游戏“步行街”。结合社区要建步行街的事实,教师引导班级幼儿及时搜集有关步行街的照片,结合实物图片和自己的设计,进行创造性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幼儿以给步行街造一个地标性建筑物展开讨论。他们通过协商、分工和互相协作,运用多种技能进行搭建。最终,孩子们的心愿实现了,他们将一致认可的“地标”照片寄到了镇政府办公室。幼儿在将平面图变成立体搭建物的过程中,锻炼了手的精细动作和大肌肉动作,获得了空间关系、测量、模式等数学经验,学会了与同伴协商和沟通,发展了想象与创造能力,更是在参与家乡建设的过程中,点燃了建构的热情,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优化教师培训方式,提供高效开展积木游戏的师资保障


  教师的游戏观会直接影响积木游戏开展质量。因此,幼儿园要注重教师培训,着力提升教师关于游戏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如“八幼”在积木游戏研究中,会向教师推荐《幼儿园创造性课程》《我和积木》《走进心灵的田野》等书籍,以及和积木游戏有关的优秀论文、案例等。从个人品读、业务园长领读、园本教研研读再到亲身实践,教师们关于积木游戏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逐渐提升。他们也真正意识到:只有基于儿童立场创设积木游戏环境、追随儿童需要设置积木游戏目标和内容、连接儿童经验组织实施积木游戏,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数字化交付业务的推广,许多企业开始关注数字化交付标准,研究交付物如何管理。以某大型项目的数字化交付工作的实践为例,从介绍数字化交付的交付物类型和内容出发,分析了数字化交付中交付物管理常见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要健全编码体系、完善文档管理平台、采用集成化设计和分阶段交付的方式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为数字化交付项目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管理服务。
从市场最近两周的表现来看,上证指数是三大指数当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各分类指数当中,中证500指数则是表现最好的。实际上,上证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的持续上涨,主要是受益于钢铁、煤炭、有色、水泥、石油石化、采掘服务等强周期板块的持续拉升。  最近两周表现不好的是去年大放异彩的各类抱团股,像白酒、食品饮料等大消费概念,持续下跌调整。同时,芯片板块和半导体板块为代表的各类科技题材,最近也持续震荡回落。以半导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及物理课程的教学应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化或情景化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笔者梳理了课标中生活经验类的科学内容,结合苏州近5年中考试题中的选择题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考查内容均来自于课标中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基于此,笔者参考苏州物理中考题,总结了生活经验类考题常出现的3个类型,旨在为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