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插图颜色鲜艳、形象直观,为教材增添了几分色彩与趣味。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说话训练不光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中,还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文中的插图入手,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从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一、有序观察,说话有条理
  低年级教材中配备了许多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指导学生练习说话的有效素材。教师可从指导学生有顺序观察入手,帮助学生练习说话,提升学生说话水平。
  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咕咚》一文中总共配备了4幅插图。在学生读课文之前,为了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先按照顺序仔细观察每幅插图,并且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说出:“木瓜掉进湖里了;小兔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吓得赶紧跑;狐狸、山羊、小猴子等等也一起跟着兔子往前跑……”在学生说完以后,教师又趁机追问道:“你们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咕咚》。”这样教学,说在读之前,读在说之后,既可以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而且也有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学之前结合插图先说一说,之后再让学生展开阅读。如此教学,可以让学生的看图说话水平逐渐得到提升。
  二、问题引领,把话说完整
  在看图说话训练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只抓住一种主要事物来说,使得说话内容过于单调,不够完整。教师应通过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逐渐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如在教学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时,怎样才能让学生把话说具体说完整呢?教师可采取问题引领的方法。首先请学生观看第一幅插图,并想想图上画的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请学生想一想,再说一说。在教师问题的提示与引领下,学生们说:“草地上,小公鸡把虫子给小鸭子吃。”用同样的方法,借助教师的问题引领,学生很快答道:“小河里,小鸭子背着小公鸡过河。”如此教学,学生们自然地对“在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这种句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体会。
  在看图说话训练中,要想使学生说得更加完整具体,教师一定要根据图画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问题引领。如此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把话说得更加完整、具体。
  三、词语点缀,把话说完美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课标中关于学生写话曾明确指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对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的时候也应鼓励学生用上学习过的词语,从而使学生的说话内容更加完美。
  如在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小儿垂钓》这首诗时,在学生积累背诵之前,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教师的启發下,学生们说:“有一个小孩在河边钓鱼。”在学生回答完毕以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能不能用上你学过的词语或者你知道的词语来把这句话说得更为生动形象些?”在教师的引领下,有学生说:“一个小孩在河边专心钓鱼。”有学生说:“一个小娃娃在河边一心一意地钓鱼。”还有的学生说:“可爱的孩子在河边钓鱼。”……如此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而且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看图说话训练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插图的特点用上一些恰当的、表示修饰的词语。如此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说话练习更加形象生动,说话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词语是语言中的最小单位,学好词语可以有效降低对语句、段落以及篇章的理解难度。词语教学要走出就词解词的误区,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设“语用情境”,引导他们进行高效化的词语学习。  一、基于课文意境,感知词语意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对于文本的解读并不能仅仅依靠就词论词的方式,否则必然会产生生搬硬套、断
课标关于中年级习作教学指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 。笔者以《我的自画像》作前指导为例,谈谈如何让三年级作前指导轻松起来。  一、激发兴趣,在轻松愉悦中乐于表达  上课伊始,教师组织学生猜谜语。游戏很受学生欢迎,也容易激发学生参加的兴趣。教师说: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学生很快猜出谜底是眼睛。教师追问是怎么猜到的,有的说这谜语耳熟能详,有的则能从谜面中找到关于眼睛特点的信息。教师小
“快看,‘旅行’好久的大乌龟回来了!”  正在梳头发的我开心地大叫一声。听到我的声音,先生和儿子一块儿跑了出来,只见这失联许久的大乌龟,从角落里慢慢地爬了出来。这次它真的藏了太久了!  老公忽然说:“小乌龟怎么还没有出来?好久没见那只小可爱啦。”对呀,我和儿子猛然记起,真的好久没有见到我的另外一只乌龟——小青啦。  我们家的乌龟一直是放养,来去随意,活动完全自由。  上次,小青不知从哪个角落偷偷跑
写话是习作的基础。课标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遗憾的是,不少教师仅把写话当作造句,或者当作小短文放在课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随文写话。通俗地说,也就是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写话训练,毕竟教材才是最好的例子。也只有立足文本,从中习得写话技巧,才能让习作快乐起航。下面是笔者随文写话的三个策略。  一、立足仿写,借鉴语言规范表达  写话应
【摘 要】調研剖析江苏省南通市家纺产业转型发展带来的新的用工需求,围绕南通职业学校家纺专业群设置和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南通家纺特色专业群的建设构想。  【关键词】南通家纺;转型发展;特色专业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4-0053-03  【作者简介】高飞,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300)教务处主任,高级讲师,主要
高高的大树上,有个金色的鸟窝,鸟窝里有三个金色的鸟蛋。突然,一阵大风刮来了,大树摇呀摇,“啪嗒”,鸟窝掉了下来。正巧,小鹿斑朵从大树下走过,鸟窝落在他的两只角中间,牢牢地卡住了。  “嘻,一顶飞来的帽子!”斑朵朝头上摸摸。  斑朵有了“帽子”,觉得头上很暖和。一天,他忽然听到头上的“帽子”里“噼啪,噼啪”地响。三个金色的鸟蛋裂开了,从蛋壳里钻出了三只金色的小鸟。三只小鸟张大嘴巴,不停地“叽叽”叫了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教师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4-0073-02  专业群建设是产业集群理论在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上的应用,通过集群将群内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使这些资源在实际运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推进专业群教师资源整合,教师的身份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须围绕专业群发展需求调整自身角色
“一课双师”,就是在同一节课内,借助特定的情境,由两位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选择不同的侧重点,通过多边互动的形式实现思维交汇碰撞,既而演绎课堂精彩的一种教学模式。笔者以两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第3自然段的教学为例,展示课堂对话互动生成的精彩过程,并对教学进行了评析。  【教学片段】  师出示:“……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殿堂。”  师1:对于这句话中“精美
【教学目标】  1.了解赠言的内容要求与形式特点,能学会根据不同对象写恰当的赠言,做到感情真挚,语言简练。  2.鼓励学生书写赠言。在分享“临别赠言”的过程中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深厚的情谊,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时间过得真快,在不知不觉中六年的小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你们就要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你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基础。小学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书写,采用多元的策略指导学生书写,引领学生能书写一手端端正正、漂漂亮亮的方块汉字。  一、悟其理,悟得书写的重要性  1.言传明理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我采用了“言传”的方式,即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明白时时刻刻都要写好每一个字。(1)人如其字。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字知道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