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来源 :中国农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SQWYS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很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具有巨大的林产品再生功能,而且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森林资源是发展林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一切林业工作的核心,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是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高森林生产力,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做好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1 文水县森林资源现状
  文水县国土总面积160.28万亩,全县林业用地78.6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9.07%,其中有林地面积57.87万亩,灌木林地面积7.75万亩,疏林地面积1.3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27万亩,苗圃地0.11万亩,无立木林地面积0.82万亩,宜林地面积6.45万亩。
  全县境内植被种类很多,乔木有油松、侧柏、白皮松、落叶松、辽东栎、杨、柳、白桦、刺槐、核桃、枣树、山杏等;灌木主要有沙棘、黄刺玫、酸枣、柠条、丁香、紫穗槐、连翘、枸杞、等;藤木主要有山葡萄、五味子等;草本有苔草、野豌豆、野苜蓿、草莓、艾蒿、野韭菜等;药物有党参、茯苓、柴胡、黄芩、车前子、薄荷、益母草等;菌类有木耳、蘑菇、羊肚菌等。
  县内动物主要有豹、狼、狍、山猪、狐狸、草兔及各种鼠类,鸟类有红嘴鸦、石鸡、麻雀等。
  全县境内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蓄积量达284.2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36.12%,林木绿化率40.94%。面对丰富的森林资源,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必须把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2 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林业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将生态林业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都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国家级、省级、市级林业工程不断上马,我县的森林蓄积量达到284.2万立方米,但与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发展的脚步还不相适应,尚存在一些问题。
  2.1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文水县以307国道为分界线,分成东西两大部分。东部地区为平原区,是我县农业种植区;西部地区为中山区、边山土石山区和丘陵区,是我县林业重点区。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中山—低山—丘陵—平原的地形,西部山区面积81.7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1%,森林蓄积量占全县总量的90.5%;平原面积78.5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9%,森林蓄积量仅占全县总量的9.5%。森林资源基本分布在西部的山区。
  2.2 森林火灾时有发生
  每年进入森林防火期,县里都会出台各种防火措施,但是不可避免总要发生或大或小的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造成一定的损害。
  2.3 森林资源出现人为破坏情况
  由于各种利益的驱动,有人偷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使得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
  2.4 封山禁牧得不到有效落实
  尽管我县早出台了封山禁牧令,但由于牧民长期养成散养的习惯,再加上县里财政收入薄弱,牧民圈养的补贴根本跟不上,导致封山禁牧得不到有效落实,成群的牛羊依然在树林里逍遥。
  2.5 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和设备落后
  我县森林资源监测技术手段和设备落后,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几十年来未有大的变化。目前尚未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和推广机制不够完善,森林资源监测效率低、信息反馈不及时,没有形成完备的森林资源预防监测服务网络,与林业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
  2.6 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森林资源涉及面广、生产周期长、动态变化快,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林地林权管理、森林资源利用管理等基本制度。2011年,我县出台了《文水县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森林资源管理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 森林资源管理应对措施
  为了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林业建设成果,如何进一步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下面我谈几点:
  3.1 领导重视,加强宣传,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森林资源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并不仅仅是林业部门一个部门的事,它需要政府做强大后盾,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更多的支持;需要各个部门通力配合,解决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做好宣传,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3.2 依法治林,加强林业法制建设
  首先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森林采伐、林地征占用等审核审批制度;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林业立法工作;第三就是从分类经营上入手,实行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森林分类经营,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法律法规建设;最后就是要积极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配套政策,对分到农户的商品林,要尊重农民的意愿,简化采伐审批手续,使农民采伐和栽植相互促进。
  3.3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执法体系。
  必须加强林业法制教育,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格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严厉打击偷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严禁随意采挖野生植物。对危害重、影响大的林政案件要从重处理,以教育群众,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必须建立健全林业执法监管体系,充实执法监督力量,改善执法监督条件,提高执法监督队伍素质。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范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坚决依法办事。
  3.4 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一要遵循森林资源合理经营、永续利用原则,根据森林资源数据、质量、结构和制度,合理编制年森林采伐限额;二要按照《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林木采伐许可证和发证人员的管理,严格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凭证采伐,制止乱砍滥伐;三要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   3.5 切实加强对征用、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管理制度
  为了更有效地对征占用林地进行监管,一是林业部门要先期介入,积极与发改、规划等部门协调,积极参与工程规划选址、方案确定工作,坚持按照“工程建设须尽量少占林地,尽量少伐林木”的理念,及时提出优化方案及保护林地的意见;二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工作;三是做好征占用林地后的植被恢复工作,保证林地数量不减少。
  3.6 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一要形成具有高素质、高水准的监测队伍;二要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效率、质量和水平,科学预防森林火灾、防治病虫害等,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三要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实行标准规范化管理,提升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四要实行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制度,增强清查时效性,根据森林资源数据,有针对性地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等;五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
  3.7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有效落实封山禁牧政策
  一要广泛宣传防火扑火知识和封山禁牧政策;二要在森林火灾频发地区打好隔离带,进行人工阻隔,并根据扑火经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遏制火灾;三要增强森林防火设施,提高安全科学扑火技能。四对牛羊较多的村庄,眼下还不能实行圈养的,可以专门划出一片区域,并且有专人负责放养。
  3.8 加强木材经营加工管理
  一要坚决取缔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和大量破坏森林资源的企业;二要严厉打击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违法收购、私自贩卖木材的行为;三要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审核和办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认真做好对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的年检工作;四要严格规范原材料加工销售台帐,实行由林业部门统一管理和收购的政策,鼓励木材精深加工;五要加强木材运输证的管理,坚持木材凭证运输制度,杜绝非法木材进入市场流转。
  3.9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保证基层林业站的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开支,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二要普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实现站、乡、县之间的森林资源共享;三要提高业务水平,定期邀请技术专家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四要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发挥管理人员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以适应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疗效可靠,创伤性小等特点[1],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
在服装产业界、服装教育界和学服装设计的学生的观念里,“设计师是艺术家,设计是设计师的事”,“打板师是技术员.打板是工人的事”.所以.学设计的学生对打板是不屑一顾的,整
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人们对生态经济学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使自然界最大限度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自然资源;同时又能保持自然资源的不断更新能力,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是生态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要开发利用长白山林区的各种自然资源,同时又要使已经恶化的生态环境加以恢复,就必须很好地遵循生态经济学原则。  长白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又能做好生态环境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脂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对15例血浆置换治疗脂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结论:ICU护士除了要掌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很多家庭都购买了私家车,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我国的石油资源情况并不乐观,国内的产量难以满足需要,很大
[本刊讯]通讯员刘文亮报道 :2月28日—3月2日,由建艺集团主办的建艺集团2019年经营工作峰会在广东河源万绿湖畔隆重举行.
期刊
1 我国公益林建设现状  近年来,国内的经济经历了长足的发展,而这样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我国的环境问题就已经十分严峻,许多土地遭遇了荒漠化的毁灭性灾害,水土流失更是一年比一年爆发频繁,许多灾害性天气此起彼伏。尤其是九八洪水,让国内的环境专家迅速觉醒,开始思考生态发展的新问题。  在我国,生态方面的建设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这其中包含了公益林的建设。既然是
摘要:林业营造林工程是林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也是整个林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加快造林绿化的同时,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加强营造林质量管理,努力实现造林绿化数量与质量同步增长、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本文作者从山区县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调查分析紫金县营造林工程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营造林; 质量 ; 措施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林业是
期刊
2006年7月在青海省治多县对1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检测棘球蚴抗体阳性率为4.5%(42/933)、ELISA的阳性率为8.2%(76/931),B超检查(结合血清学检测和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