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链球菌性乳房炎的流行及诊治

来源 :养殖技术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ji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感染性,奶牛乳房炎主要分为接触传染性乳房炎和环境条件性乳房炎。最常见的是链球菌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和支原体性乳房炎等。1流行病学病原体主要为革兰氏B群的无乳链球菌,C群停乳链球菌等也可以引起发病,均为革兰氏阳性化脓性球菌。无乳链球菌可形成荚膜,其荚膜抗原是毒力因子,可产生免疫力,具有特异性,某些菌株为P型溶血型,可产生溶血素、CAM因子、透明质酸酶和神经氨酸苷酶等毒性因子,具有一定的膜毒性,可破坏细胞膜,引起细胞崩解、溶血,此型菌致病力强,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苄基四氢巴马汀(BTHP)对心室肌细胞快激活(Ikr)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方法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豚鼠心室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电流.结果 BTHP在1~100 μmol*L-1以浓度依
1流行规律疾病发生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在发生,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发病地点没有明显的关系时,称为散发。畜群对某传染病的免疫水平较高,如猪瘟本是流行性
腐蹄病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本病在我国各地都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在南方和中部省市的多雨季节,舍饲牛群中发病率可达到30%~40%。在一些地区由于饲养管理与运动场建造不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