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显微外科技术在动静脉吻合的临床应用
【机 构】
:
344000 江西省抚州地区医院骨科,344000 江西省抚州地区医院骨科
【出 处】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8年21期
其他文献
目的:报道一种经小切口用内窥镜在荧屏监视下摘除腰椎间盘的方法及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用此法治疗的随访结果。方法:手术经由长度仅为3cm的后正中旁切口,借助于一些特制的手术器械和一支视角为70度的内窥镜及其相连的医疗影像监视记录系统,对椎间盘、黄韧带和骨赘作相应处理。结果:所有病例术前的症状和功能障碍均消失,于术后3个月皆恢复原工作。有9例偶感腰部酸胀,多在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出现。2例(5.8%)分别在
目的:探讨椎动脉(VA)第一段(V1)闭塞后显微手术重建的技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23只杂种犬夹闭二侧VA和一侧颈总动脉(CA)后实施同侧VA和CA端侧显微吻合术。以氢清除术测定局部小脑血流量(rCBF);超声多普勒、彩超检测VA血流速度及血流量;DSA观察吻合口通畅程度。结果:吻合术后rCBF较VA闭塞后提高25%;VA血流量,最高、最低流速较VA闭塞前分别提高131%、15%和87.8%;吻合
目的:报道带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2例肘部及腕部附近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前臂内、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岛状皮瓣顺行或逆行转移进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大9cm×8cm,最小4cm×3cm。结果: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部分成活,随访12~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根据前臂内、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构筑特点成功地切取血供可靠的岛状皮瓣,该皮瓣切取方便,旋
目的:探讨应用带旋股外侧血管骨瓣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不愈合的可行性。方法:经解剖学研究,设计了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或横支的骨瓣,以降支为蒂转移到股骨干中下段的手术方法。结果:临床应用8例,经1年5个月~4年6个月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或横支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不愈合,有方便、易行和可靠的优点。
目的:采用肌蒂或血管蒂骨瓣一期修复枪伤性骨缺损的疗效分析。方法:自1985年以来,共有15例股骨干枪伤性骨缺损,采用缝匠肌肌蒂骨瓣或旋股外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方法,一期予以修复。依据Winqust和Hansen对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分类,Ⅲ型骨折12例,IV型3例。右侧股骨干10例,左侧股骨干5例。结果:经术后3~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16周。膝关节伸屈范围100~132度,平均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