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部制管理:“三驾马车”助推师生发展

来源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k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实行级部制管理,形成“校长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级部主任—级部全体教师”的管理架构,把级部视为微型学校,管理角色由教师全员承担,管理触角伸向教育教学的全领域.级部制管理将办学思想下行、权限职责下放、工作重心下移,旨在促进级部全体师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1.课程意识.rn语文教学中的“复述故事”教学属于口语表达范畴中的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关于“复述”在小学阶段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学段,听故事、看音像作品后,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以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第二学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从课标要求来看,教师要明确“复述故事”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语文综合实践课具有实践性、活动性、情境性,集思、辩、赛、议、读、写、说等语文实践活动于一体,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回望,江阴教育科研的区域实践有自己的样态,也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发挥其力量,更要加速教育科研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因此,从教育科研的意义、内容、路径等维度切入,聚焦发展导向,突出问题解决,探索管理优化,是区域推进教育科研方式转型的可行之路.
在个性化学习理念指导下,南京市雨花开发区实验小学的“草地教室”突破传统的单一教室学习场域,改变传统的教学样态和课程实施方式,将学生学习场域拓展到教室之外的各类蕴含教育意义的空间,不仅实现学习的时空拓展,也实现教育形态和方式的创新.它是学校课程实施及其各要素之间的重新定位,更是对学生作为个性化学习者的身份赋予.基于“草地教室”的学习场域设计,学校构建了情境化学科学习模式、跨学科项目学习模式和互动分享学习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泛在学习是信息技术支持下日渐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目标和任务之一在于为学习者营造一种6A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自主的学习品质是泛在学习的根本,是泛在学习有效发生的前提.泛在学习情境的营造,可以从情感的激发与认同、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方法的帮助与指导等三个维度,提供路径与策略.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每章的开头都单独设计了意义深远的“章头语、章头图和章头活动”(以下简称“章头”),它与一般数学教学内容不同,不是单独的课题,而是一章内容的指南.用好章头,可预先浏览全章内容,把握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思想与方法,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把章头纳入课堂教学非常必要.但是,如把每一章的章头单独上成“课”,显然教学时间不允许.而微课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学要求,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的突破重点、分解难点、诠释疑点过程的教学形式.笔者用微课助力章头
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国家教育意志的新表达,也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具体化.您从办学伊始便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为“让学校适应学生”,是基于怎样的思考?在办学中是如何体现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小学教育现代化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如何推进乡村小学现代化呢?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担当,一要因必要而规划撤并建设乡村小学,二要依教育现代化的标准而建设,三要据乡土特色面向时代和未来要求而建设,四要创“小而优”“小而美”的现代化乡村特色小学;另一方面,乡村小学自身要为实现现代化积极努力,一要唤醒本土力量,二要培育本土意识,三要加快本土创新,四要实现本土福祉.
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是围绕核心知识构建知识图谱,驱动学生探究学习,将学科的“知”和课程的“行”融通在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之中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强化认知学习,注重活动实践,创新学习方式,内化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