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工作场所导师培养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的启示

来源 :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校企合作框架内,芬兰工作场所导师的培养包括三个内容模块:制定工作场所训练、职业技能展示与能力考试的计划;指导学生和评估学习;评估学生或考生的能力。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涵盖计划、实施、评估与发展三个阶段,表现为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培养内容具体明确、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操作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四个特点。我国在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进程中,要充分借鉴芬兰的经验,重视企业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切实加强企业导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校企协同一体化育人。
其他文献
儿子在日本工作时娶了个日本媳妇,不久前,亲家母长泽雅美来中国看望她的女儿,我们也就相识了。长泽雅美今年61岁,人看起来很精神,会说中文,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为了增加收入,她依然在横滨一家料理店打工。我家住的是酒店式公寓,白天外面还算安静,到了晚上,大妈们在楼下跳起了广场舞,一时间歌舞升平,锣鼓喧天,非常热闹。长泽雅美对中国的广场舞感到非常惊讶,我笑着说:“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宽敞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