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世界”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莫斯科到金环小镇之一的苏斯达里小镇,约有两百多公里的路程。
  苏斯达里,曾经是弗拉基米尔·苏斯达里公国的首都所在,享有“童话城市”的美称。这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城市,多名胜古迹,被列为世界遗产。
  我们在莫斯科乘大巴车去苏斯达里,中途还要换乘。在国内坐惯了豪华奢侈的大巴车,上了车才发现这大巴车是有了一定年龄的公交车,硬座,座位狭小。车到中转站,换乘的中巴更是到了超期服役的年龄。长途车每到一站,都会上上下下一些当地的乘客,许多人都是站着,车内相当拥挤。一车超载的乘客中除了我们这几个观光客外,基本上都是当地的人。还好,大家都比较安静,有的坐着,有的站着。
  窗外的风景扑面而来,绿绿的田野一望无际。不时有或高或矮的树闪过,如一幅幅油画在眼前。
  眼神从窗外收回,打量车里的乘客。置身他们中间,我们几个就成了少数的外国人了,他们也是不时用目光打量我们。恰巧我的前方站着一位俄罗斯中年妇女,上身穿乳白色棉针织衫,下面穿着红色的花裙子,朴素无华,不乏优雅。她在挎包上系了条提花毛巾,估计是临时用来挡挡风或是擦擦汗的,好个细致的女人。
  车很陈旧,车内的人们朴素无华,窗外是大块大块的农田。似乎是回到了看过的小说里的某个片段或是某个电影、纪录片的画面。
  车停在一座教堂,到达苏斯达里小镇了,我们几个“外国人”在众目睽睽的注视下纷纷下车。
  满眼皆是绿色,树宁静地站在不是很宽的柏油路边,行人寥寥,有轿车不时快速飞奔。教堂被黑色的遮布挡住了,教堂的右侧有一条蜿蜒纵深的柏油路,比大路更窄,也是有轿车、越野车不时在奔跑,由于路上人少,车开得可算是风驰电掣了。我们在路旁一座小木屋前站住,想要咨询一下。敲门半天也没有见人出来,屋里也没有动静,从屋外的果树掉在地下的许多果子的情况判断,屋内一定是长时间空无一人了。 “等有过路人再问问好了。”有人提议。大家说笑着,拾野果子约有5分钟,也不见一个人从这里经过。我们一行人只好跟着领队,靠着他手里的一张地图顺着教堂边的小路前行。
  大家边走边被眼前的景致吸引,不时发出赞叹,沿路大片大片的绿色间错落地出现许多尖顶的俄式小白房子,好漂亮,简直是画报里的童话世界。路边丛生的野草里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盛開,有的小白房子的主人还把院子里的花种出了可爱的造型。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一条不是太宽的小河,上面的桥十分古朴,桥的扶手都是原木的。过了桥,领队把我们带到了岸边的一座白房子,这就应该是我们在网上预订的客栈了。一幢尖顶不太高,犹如童话世界里的白色房子就是我们临时的家了,大家孩子们兴奋地欢呼着,把行李放在门前乘凉的用原木头制作的简易桌子和长凳上,等着办好手续入住。
  这是一座木结构的小楼,三层,每层都有三个到四个房间。一楼是餐厅。楼内的墙壁和楼梯都是没有油漆过的原木,似乎能闻到木头的香味,每个楼层都挂着俄罗斯风格的装饰画,摆放着套娃、花瓶等工艺品,最高的三楼厅内的四周围挨着墙边是一圈红色沙发,中间从房顶上吊下个小秋千,估计是为小朋友们准备的。客房大小不一,我们住的房间用色彩鲜艳的线毯做墙围,煞是漂亮。
  第二天清晨是教堂的钟声把我们唤醒的。吃过了早餐后,大家自由活动。我和室友要买水果,经当地人指点,顺着小路向住处的后身走去,沿途多是小木屋、草丛、树木、花丛。走了约10多分钟,才见到一所有招牌的木房子,还真是个超市。进去才发现是个只有两个房间和一位售货员的迷你超市!知道我们要买水果,售货员热情地端来个纸盒子,不过里面的水果都不是很新鲜。当我们又挑选其他商品的时候,来了一位老者买面包。只见售货员把一个大黑面包用刀子切了三分之一,用纸包了切下的那部分称重后给了老人。我和室友相视一笑:原来面包可以切着卖啊。
  我和室友吃着俄罗斯的冰淇淋雪糕和巧克力蛋卷在苏斯达里小镇上漫无目的地闲逛,愉悦,惬意,高兴时竟然唱起歌来,“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在快到我们住处附近的木桥附近,我们看到了有三四个人穿着泳衣在河岸晃荡,裸露的四肢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刺眼,小河里也有人游泳,岸边的那块空地上停着辆吉普车,离车不远的草坪上只见一个穿比基尼的妇女正和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玩耍,估计他们是专门来游泳晒太阳的!
  我们过了桥,继续漫无目的地在小镇闲逛。在树木花草中间,总是能发现教堂。据说这个比莫斯科还早100多年、面积只有9平方公里的小镇,城内拥有50多座教堂、5座修道院。难怪它被称为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城市,并被列为世界遗产。
  我和室友决定去我们昨天下车的那个规模稍大一些的教堂看看。它应该是那座闻名遐迩的建于1222—1225年的基督诞生大教堂,是小镇几十座教堂中最古老的,它有着蔚蓝色圆顶,是苏斯达里小镇标志性的建筑。有资料说教堂造型奇异的钟楼里会飘出悦耳的钟声,教堂巨大的“金门”是古俄罗斯实用艺术最杰出的创作,是用金箔包贴在铜版上制成的。按着昨天来时的记忆,我们走了约20分钟就到了教堂。我们找不到教堂的正门,只能绕着围墙寻找。正巧,一扇朱红色的铁门开着。我们兴致勃勃地正要进去,发现有只黑狗卧在院中正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不叫但很威严。我们驻足,发现建筑搭着脚手架。标志性的蔚蓝色圆顶也被建筑材料挡住看不到了。原来是在维修期间。真是有些遗憾,我们退出院子,只能用手机拍拍修整中的教堂了。

  在俄罗斯大妈的小菜园里,我们这三个语言不通的女人居然一起说说笑笑足有一个小时,估计快到午饭时间了,我们向大妈表示要告辞,她又做出去屋内吃饭的动作,被我们婉言拒绝后,我们开始在院内拍照合影,最后她又把我们送出门外,有些恋恋不舍的样子……
  我俩从俄罗斯大妈家出来后用中国思维方式来议论推理:她是独居?是来度假?还是孩子们去工作了,家里就她一人?为什么养这么多只宠物犬和猫咪呢。我俩推测着,最后还是被俄罗斯大妈的热情好客所感动。
  来俄罗斯之前,在百度上查阅,记得介绍说:苏斯达里田野上建造的白色砖瓦建筑,年复一年,一座座白色的房屋像一颗颗珍珠,构成了童话世界的风貌。在每年12月底至转年1月初的“俄罗斯之冬”节日期间,苏斯达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人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乘着雪橇,载歌载舞,使苏斯达里享有“童话城市”的美称,每年国内外游客竟逾百万之众。
  初秋的苏斯达里,天空高高蓝蓝,大地绿草青青,行人寥寥无几,静谧安详的小镇好可爱,好让人陶醉。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放在现在来看甚至是个落入俗套的故事。然而即使有无数人写自由,无数人写希望,有无数个关于自由和希望的故事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却依然没有谁能有如此魅力,能够超越它。这就是斯蒂芬·金的《丽塔·海华丝及肖申克监狱的救赎》,后来被改编成那部著名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我们的主人公安迪在20世纪30年代因被诬告杀人而进入肖申克监狱,在那里一待几十年,最终借隧道出逃,开始了他的新生活。短短
种族主义,一种由来已久的偏见意识,一个冠冕堂皇的用以铲除异己、维护自身统治,而不惜血腥地屠杀民众的可怕借口。尽管经过时间的推移和沉淀,其中一些灭绝人性的暴力和血腥,几乎已被冲刷殆尽,但那些曾在人们心中留下斑斑血迹的残酷历史,却是永远也无法忘记的。种族主义本身,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历经百年,至今仍无法愈合的历史伤痛。  种族主义是一种认为人类种族在智力和道德发展能力上其价值是不相等的理论。在所谓种族主义
走遍世界的法国浪漫风情——保罗·莫里亚乐团    保罗·莫里亚乐团是继曼托瓦尼乐团之后的又一顶尖级轻音乐乐团,法国人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使该乐团开启了轻音乐新的浪漫华丽篇章,而乐团的核心人物保罗·莫里亚正是铸就这一成就的关键所在。  保罗·莫里亚1925年生于法国名城马赛,后在巴黎长大。莫里亚从小便接受正统的音乐培训,4岁便能弹奏钢琴,10岁进入马赛国立音乐学院系统学习音乐理论,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
当罗大佑越来越沙哑的嗓音更像一副疗伤的药渣,当我们心目中那个写《白衣飘飘的年代》的高晓松变成一个很有见识的“胖大叔”,当水木年华的成员像大学校园里分分合合的恋人比走马灯换得还勤时,究竟有谁能举起民谣的大旗?  15年前听老狼, 10年前听朴树, 5年前听万晓利。正如冯小刚在《功夫》里咆哮的:还有谁?是的,现在是赵雷。那个二十几岁的文艺青年,背着一把木质吉他,莽撞地走在异乡没有月光的路上,想象着一个
2015年12月30日,北极气温一度升破0℃,比以往冬季正常气温高出近30℃,已逼近盛夏时的高温。美国航空航天局援引卫星数据说,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比预期的更为严重,可能达到1997年、1998年的强度,即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对大气环流、天气模式以及北极气温均会造成影响。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宣布,大会的最终文本获
编译\张林初 于平安    法国是一个出版大国,近年来每年都要出版和再版44000多种图书。同时,法国人也喜欢看书。法国《世界报》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数字显示,2004年,54%的法国人至少买了一本书,法国人平均每人购买7.5本书,平均每人花费84欧元。在买书的法国人中,53%的人每年至少买4本书,29%的人买5~11本书,18%的人则买12本以上书。然而,哪些法国人爱买书呢?他们喜欢买哪类书?法国
在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有着世上最大的陆间海,它的沿岸有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克罗地亚、希腊、土耳其、西班牙、法国、 意大利、斯洛文尼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古代起,这里就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爱琴海文明、巨石文明等多种文明交汇演绎的地方,它们彼此碰撞的火花催生了各大文明的进步,还孕育出了欧洲文明的胚胎。这片海域,便是地中海,它在人类文明
现年67岁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2009年1月离开白宫后大展才艺,他的个人画展今年4月在德州达拉斯市举办。画展囊括了20多幅油画作品。展现了布什担任总统期间跟世界各国领袖的关系。他希望自己的才艺能够受到这些领导人的欣赏。
伊萨克·伊利奇·列维坦(1860—1900)是俄国杰出的写生画家、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员之一。列维坦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美有非凡敏锐的感受力,他善于表现瞬息万变的大自然朴素、内在的魅力,通过描绘俄罗斯人所熟悉的、处处可见的典型景物,表现人的思想、情绪,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生活的体验。列维坦多以黄昏、傍晚、暮色为主题,情趣谐和,意境幽邃,寓情于景,深刻而富有个性地表现了人的心灵与大自然生
D.H.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巨星,他最富盛名的作品如《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虹》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杰作。俗语云“出名要趁早”,劳伦斯才23岁便有一部作品刊布在相当具有影响力的《英语评论》上,于是他被当时的文坛中人呼作“天才”。谁曾料想这一天才作家不仅在创作上不走寻常路,而且他个人的婚恋生活也极富创造性,甚至可以称之为歇斯底里的疯狂。因为,这个出身于普通矿工之家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