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800米跑是安徽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类特长生招考的重要项目,也是目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中的难点之一。笔者作为一线体育教师,从多年工作实际出发,将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分为四个阶段并详细论述,以期为今后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800跑训练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 800米跑 高考体育特长生 训练方法
本人长期从事课余校田径队的中长跑训练和体育高考生的训练工作,深知带体育考生的训练比带田径队的训练要难,要累,要有压力。本人就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这么多年来就摸索积累的一些训练方法,提出个人的几点浅见。
这一阶段以有氧训练为主,以增强心肺功能。为此可采取匀速跑、法特莱克跑进行训练。可采用一次中速持续跑,一次的跑量可在6-8公里,也可采用中速持续跑45分钟或60分钟,心律在150-160次/分钟。每周2-3次,中间可穿插70%-80%强度的间歇跑,来提高心肺功能。由于这一阶段的运动量大,持续时间长,训练又单调,在训练的间隙,一定要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斗志。
这一阶段要进一步提高心肺功能和运动系统的工作能力,增强在困难情况下的有氧供能能力,可采用变速跑和间歇跑交替进行的训练方法。
变速跑可采用超前跑或者直道加速、弯道慢跑的方法练习。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每次训练课的跑量都应是800米的4倍左右,即3200米以上,快跑段的强度要在75%以上,快跑段距离和慢跑段距离悬殊不大。
间歇跑的运动量和强度安排:2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6-8个200米或3-5个400米,强度不低于自己最大速度的85%,如果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肌体就没有足够的刺激,对成绩提高意义不大。
这一时期由于是冬训期,给训练带来一些不便。在训练过程中,训练成绩不明显或提高缓慢,学生可能产生气馁、灰心等情绪,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多鼓励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由于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教练员要以保持较高的速度来完成800米跑为中心进行训练,因此训练中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积极采用以短促长的方法,具体实践中选用200米、400米或600米为主的重复跑和间歇跑,强度在最大速度的80%-90%作为提高速度的训练手段,使肌体逐渐适应这种刺激,从而提高肌体在高速度下的耐受力,但是每次训练的总量最好控制在1200米-2000米之间。特别强调的是在“极点”出现的时候,要求学生加大摆臂幅度和做快速的深呼吸(一是快速,二是深呼吸),以顽强的毅力来克服困难时期。这时教练员要观察和记录运动员在最高速度下所保持的跑距,为下一阶段制定个人战术做好准备。
在离比赛还有两周左右的时候,进行模拟800米的考试训练,以考代练是提高专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体育高考生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可以测试一个800米跑,休息15-20分钟后再完成2个400米跑,强度在90%以上,每周不超过3次(为超量恢复做准备)。通过测试,针对每一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跑的战术。在考试中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和速度,对于速度好耐力差的同学,要提醒他们在第一个400米时,控制好自己的跑速,避免由于全力地奔跑而影响第二个400米的跑速,第一个400米时间控制在1分-1.05分之间都可以。优秀的运动员800米跑时第一个400米和第二个400米成绩悬殊不大。最后冲刺阶段由于我们自身保持能力普遍较差,所以最后的冲刺阶段以100米-200米开始冲刺为宜。
临考前一周,要加强心理调整,多鼓励运动员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考试的欲望。同时根据学生不同负荷训练后,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不同,采用中等负荷训练,适当降低训练量。
考前1-3天,应安排有氧训练,如慢跑活动直到使身体冒汗即可。
总之,800米跑属于大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训练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系统地训练。同时运动员要有刻苦、顽强的拼搏精神,才能在体育加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贾昌志.800米跑的项目特征及有效训练途径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2003.06:53-55.
[2] 徐永生,黄波.800米跑耐力训练手段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103-105.
[3] 王俊良.浅谈体育特长生800米训练手段[J].田径.2012.11:8-9.
摘 要 800米跑是安徽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类特长生招考的重要项目,也是目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中的难点之一。笔者作为一线体育教师,从多年工作实际出发,将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分为四个阶段并详细论述,以期为今后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800跑训练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 800米跑 高考体育特长生 训练方法
本人长期从事课余校田径队的中长跑训练和体育高考生的训练工作,深知带体育考生的训练比带田径队的训练要难,要累,要有压力。本人就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这么多年来就摸索积累的一些训练方法,提出个人的几点浅见。
一、第一阶段: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训练要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
这一阶段以有氧训练为主,以增强心肺功能。为此可采取匀速跑、法特莱克跑进行训练。可采用一次中速持续跑,一次的跑量可在6-8公里,也可采用中速持续跑45分钟或60分钟,心律在150-160次/分钟。每周2-3次,中间可穿插70%-80%强度的间歇跑,来提高心肺功能。由于这一阶段的运动量大,持续时间长,训练又单调,在训练的间隙,一定要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斗志。
二、第二阶段:以速度耐力训练为主,在增加运动量的同时适当加大运动负荷强度
这一阶段要进一步提高心肺功能和运动系统的工作能力,增强在困难情况下的有氧供能能力,可采用变速跑和间歇跑交替进行的训练方法。
变速跑可采用超前跑或者直道加速、弯道慢跑的方法练习。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每次训练课的跑量都应是800米的4倍左右,即3200米以上,快跑段的强度要在75%以上,快跑段距离和慢跑段距离悬殊不大。
间歇跑的运动量和强度安排:2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6-8个200米或3-5个400米,强度不低于自己最大速度的85%,如果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肌体就没有足够的刺激,对成绩提高意义不大。
这一时期由于是冬训期,给训练带来一些不便。在训练过程中,训练成绩不明显或提高缓慢,学生可能产生气馁、灰心等情绪,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多鼓励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第三阶段:专项训练强化期。针对800米的特点,加大训练强度,不断地刺激肌肉的耐受力,从而提高保持速度的能力
由于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教练员要以保持较高的速度来完成800米跑为中心进行训练,因此训练中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积极采用以短促长的方法,具体实践中选用200米、400米或600米为主的重复跑和间歇跑,强度在最大速度的80%-90%作为提高速度的训练手段,使肌体逐渐适应这种刺激,从而提高肌体在高速度下的耐受力,但是每次训练的总量最好控制在1200米-2000米之间。特别强调的是在“极点”出现的时候,要求学生加大摆臂幅度和做快速的深呼吸(一是快速,二是深呼吸),以顽强的毅力来克服困难时期。这时教练员要观察和记录运动员在最高速度下所保持的跑距,为下一阶段制定个人战术做好准备。
四、第四阶段:加试前期。模拟加试使运动员能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和速度;做好心理和身体的调整
在离比赛还有两周左右的时候,进行模拟800米的考试训练,以考代练是提高专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体育高考生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可以测试一个800米跑,休息15-20分钟后再完成2个400米跑,强度在90%以上,每周不超过3次(为超量恢复做准备)。通过测试,针对每一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跑的战术。在考试中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和速度,对于速度好耐力差的同学,要提醒他们在第一个400米时,控制好自己的跑速,避免由于全力地奔跑而影响第二个400米的跑速,第一个400米时间控制在1分-1.05分之间都可以。优秀的运动员800米跑时第一个400米和第二个400米成绩悬殊不大。最后冲刺阶段由于我们自身保持能力普遍较差,所以最后的冲刺阶段以100米-200米开始冲刺为宜。
临考前一周,要加强心理调整,多鼓励运动员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考试的欲望。同时根据学生不同负荷训练后,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不同,采用中等负荷训练,适当降低训练量。
考前1-3天,应安排有氧训练,如慢跑活动直到使身体冒汗即可。
总之,800米跑属于大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训练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系统地训练。同时运动员要有刻苦、顽强的拼搏精神,才能在体育加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贾昌志.800米跑的项目特征及有效训练途径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2003.06:53-55.
[2] 徐永生,黄波.800米跑耐力训练手段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103-105.
[3] 王俊良.浅谈体育特长生800米训练手段[J].田径.2012.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