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拓展迁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的扩展是基于文本,突破“文本”的限制,有效的扩展和超越文本,走出教室。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种拓展和扩展的途径:引导课堂学习到课外,将课外资源引入课堂。
  【关键词】立足文本;课堂教学;拓展延伸;两种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学生的知识扩展不应仅限于课本,课堂学习对于学生的视野有所限制。教师应运用“引导课堂学习于课外活动,并将课外资源引入课堂”的两种扩大知识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立足,走出课堂,改变获取知识的方式,引导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教学应强调个性阅读的感受,强调迁移和升华,让儿童在场,学会感受、体验、推测,并通过适当的扩展和延伸,将文本的物质、情感和审美体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
  一、比较阅读中拓展学生新视野
  在比较中进行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方法。孩子们通过比较阅读,求同存异,充分比较,发现问题和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孩子自己的分析能力。正如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考的基础。”类比迁移法是通过水平比较和垂直协议,将一个学习对象的一些特征转移并集成到另一个学习对象中,或者从一个学习对象的某个特征升华另一个学习对象。使新知识与新知识、新旧知识之间形成内在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斑羚飞渡》羚羊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老羚羊自愿选择死亡的献身精神,以赢得羚羊的生存机会。我得到了《红火蚁》和《藏羚羊跪拜》两篇文章,让孩子们享受课堂。《红火蚁》中的蚂蚁讲述了一群蚂蚁被火包围,最后聚在一起逃出火场的故事。蚂蚁拯救了自己,虽然它们牺牲了一部分,但却得到了种族的生存。《藏羚羊跪拜》写的是一只体形肥胖的老藏羚羊,面对着猎人的口吻黑洞,跪在地上,弯下腰,流下两行悲伤的眼泪,当老猎人割开藏羚羊的肚子时,发现原来这是一只雌性羚羊,小羚羊的肚子已经成形,而当母羚羊死后,她弯下腰来保护小羚羊。母爱如此伟大而神圣,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这一幕提醒我们,在汶川大地震中,很多老师和家长为了保护孩子,在自己的胸前紧紧地保护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生存机会。这不是我们的作文材料吗?课内课外比较阅读不难发现,孩子们用类比来开拓新天地。
  二、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師应重视课堂教学的转移和创造,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儿童的创新思维,引导儿童在询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学习。将教材作为例子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学会举一反三,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桥之美》:“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对应的成语,笔者让孩子们现实和想象结合,说出类似的成语,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拓展迁移,获得了新的知识。学生立刻想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至于“行道树”,笔者要求孩子们根据文章的内容在作品中添加一幅自己画的插图。在“生物侵略者”之前,笔者让孩子们根据报纸、电视或我们自己生活中的新闻告诉我们,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生物侵略者。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了思想,培养了知识转移的能力,而且提高了语言学习的能力。总之,有很多方法可以品尝到文本的传递和扩展。它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三、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
  对课外语言学习的课堂学习是实用性。触动学生感受力的因素不仅来源于课文信息,还在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的前提。由新课程教材教倡导并在这本教科书没有教它的意义所在。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合理利用课外资源,有利于语文教学和儿童语文素养的提高。
  1.课堂上加强不同学科的联系渗透
  时代需要学以致用,这是教育综合改革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曹阳中学“环境素养培养”特色课程不仅是相关学科知识内容的拓展,而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往往以主题(问题)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打破单一学科的界限,改变传统课程的实施方式战略。语言学习的扩展等于生命的扩展。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学习语言的空间。实际上,学习的延伸等于生命的延伸。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地理,甚至数学和物理,也有汉语的影子。语文是一切学科之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儿童将汉语渗透到生活和其他学科中,注意学科间的沟通和整合,建立一种整合的教学模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教学中孩子们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很难理解,解释完毕意思,我问他们历史上涉及的战役有哪些?并参与小组讨论。他们想到历史上的战役,如草船箭战、赤壁战役、失街亭和各种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伏击战,以及少胜多胜的战役:肥水战役、官渡战役、民族解放战争。在师生对话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天、地、人、人”的关系,教学变得更加容易。孩子们也学得很开心。例如,引导孩子们接触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把生物知识和说明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心目中不再是一个简单堆砌,形成知识的纵横交错的网络,更有利于儿童写作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2.教学上注重网络资源的链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开放,充满创新和活力,要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交叉中开阔视野,渗透和整合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所要求的语文实践能力。”由于各学校规模和师资力量的不平衡,重点学校师资力量强、规模大、效益高,而非重点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则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时、有选择地点播“校校通”,突破时空限制,网络共享重点中学优秀的教师语文课程视频。由于各地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文本教室的网络,不同的教学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网络语言教学,但也显示出其灵活性,既解决了一些学校教师师资弱点的难题,同时也成为孩子的语言课程学习的有益补充。比如,在“奉献与音乐产业”的教学中,孩子们通过网络合作,发现了许多关于奉献与音乐产业的著名谚语和成语,可以讲述古今中外的故事,孩子们自然从中体会到奉献与音乐产业的重要性。师生利用网络资源准备课业,在更广阔的阅读世界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培养情操,将“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
  让学生把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释,把课堂当作阵地,用灵魂感受生活,进行读书。立足课堂,走出教室,穿越世界,丰富学习知识的方式,遨游文墨天下,使课堂更有趣、更有用,让课堂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农汉兴.边境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2):85.
  [2]吴晓旭.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类比迁移法[J].教育与职业, 2010(35):125-126.
  [3]邵建云.在阅读教学中寻找作文教学的支点[J].吉林教育,2009(30):46.
  [4]周扣宏.拓展阅读能力 培养语文素养[J].新课程导学, 2011(31):7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在我国各阶段的教育已经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模式和班级管理上也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进行着创新和改革,分层走班制班级管理模式由此开始应用。但是这种新模式在组织和管理上都存在着很多的欠缺和不足。本文将对高中分层走班制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推动高中分层走班制班级管理的实施,促进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观察。本文将会在合作学习理论的支持下对初中数学活动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实际的课堂活动给予一些帮助与启发。为促进学生在数学这一门学科里面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合作学习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里面提到数
[编者按]   在普宁市洪阳镇,有一所让人刮目相看的民办幼儿园—启迪幼儿园。在家长口中,启迪幼儿园教育特色明显,教育效果显著。在老师口中,启迪“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好口碑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妙招”?记者决定走进启迪幼儿园,向方园长请教学习。  园长介绍   方晓绚,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从事幼教工作近10年。热爱幼儿教育,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一线老师到一园之长,一步一个脚印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起点,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主,一、二年级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量大,内容枯燥,往往让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如何让学生独立、快乐和有效地识字成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师竭力
摘 要:音乐课必须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能力。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体验式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当中的必要性,并列举了当前体验式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当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体验式教学  学习音乐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美育对音乐课的独特要求;而且音乐课必须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能力。鉴于这样一个要求,教师在对音乐课
【摘要】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机制管班模式能帮助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自我的能力和素养。本文在论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基础上,强调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机制管班模式在班级建设中的灵活性,重点阐述了机制管班可以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开展班级活动建设班级文化,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机制管班;以生为本;全面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人们对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例个案,因为在童年时期误认为自己害死了最忠实的玩伴——小狗,从而形成情结,遇到现实刺激后,表现出疑病、强迫倾向。咨询师使用绘画疗法进行心理疏导,经过4次疏导后,解开了来访者的情结,基本解决了来访者的问题,使其重新回到正常学习、生活的轨道上。  【关键词】绘画疗法;中学生;情结;童年  绘画疗法(Drawing Therapy,DT),指的是运用非言语工
许多学生有这种现象:课后与同伴说话滔滔不绝,但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即使发言,语言也是干干巴巴,说话抓不住中心,没有条理,句子语法错误多,并且回答声音小,诚惶诚恐的,缺乏自信。在每年就业应聘中,许多青年回答问题欠条理,不流利,语言泛味。究其原因,就是语文口语表达不扎实,缺乏交际能力。现在,国家提倡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它就像明灯,指明语文的教学方向;它就像及时雨,滋润那些厌学语文的学生心田。  
【摘要】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避免用说教的方式展开德育工作,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开展亲情活动能让学生体会感恩意识;开展责任活动能让学生敢于承担责任;开展挫折活动能引导学生养成坚强的毅力;开展创新活动能促使学生发展批判思维。这些实践活动都能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促使学生得到感悟,养成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实践活动;人格品质;小学班主任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
作文是检验语文教学成果的重头戏,到了小学高年级,写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老师在学生写作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也颇为关键。小学作文教学千篇一律的现象是大部分学生惧怕写作,提起笔不知道从何写起,写什么,绞尽脑汁写出的,要么是记流水账,要么空洞无物,内容干瘪。下面本文将从打好写作基础,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学习写作方法及学生平常语文学习中和写作上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等方面阐述如何教好小学高年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