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文道观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宋代理学家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许多文学观点,特别是关于文道关系的观点,是与北宋的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的重道轻文思想一脉相承的。由于朱熹把这种思想表达得更为明晰,更为系统,后人对理学家文学理论的批评往往集矢于他的身上。虽然人们对朱熹自身较高的文学修养以及他评论具体作家的某些精辟见解并不一笔抹煞,但一提到他那些从总体上轻视、排斥文学的言论,就难免不以为然,甚至怒形于色了。这样,对朱熹文学理论的批评就很容易产生简单否定的倾向,而缺少细致的分析。比如说,儿乎所有的文学批评史著作都引了朱熹的下面一段话:“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可乎?”并从而指责朱熹极端轻视文学。但是,为什么“文”能“从道中流出”呢?这仅仅是说“道”
其他文献
阐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焚烧飞灰的控制要求,列举了当前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焚烧飞灰的主要技术路线,归纳了各工艺的技术特点,对比分析了现有成熟的水泥窑处置飞灰技术在项
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术开采富含瓦斯厚煤层时,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有其特殊性.通过建立魏家地矿西一采区110综放面回采巷道矿压观测系统,分析了观测结果及巷道变形原因,从
混凝土结构性能的衰退直到最终退出工作均与结构中的裂缝关系密切。而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点是:在荷载和外界环境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混凝土内部产生收缩,导致内应力重分布,
过去十年里,钻、完井技术的重大发展,实现了对生产井更高级的监测和控制。智能井技术也称为智能井完井技术(IWC),通过增加带有表面控制井下流量控制阀的永久性井下传感器,使
追赶、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的一大难点,前面运动的物体有匀加速、匀减速、匀速三种可能的运动状态,后面运动的物体也同样有三种可能的运动状态,给合原理,共有九种情况,除了匀
<正>三、隋唐青绿设色山水——展子虔和李思训父子晋隋唐五代山水画概述:从文字记载看,早期的山水画出现于东晋六朝,流传迄今最早的卷轴山水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从唐
<正>巍巍五岳,浩浩三江,是中华民族休养生息的美好家园;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是孕育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理想环境。然而,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我们的家园都是一个
湖南各煤田煤系地层厚大且含页岩类岩层,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煤层开采在其上覆岩层中会形成“上三带”,通过数值分析对煤层开采对上覆含气页岩层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