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CPU+GPU协同计算的C源程序预处理划分策略

来源 :计算机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PU技术的兴起为构建高性能异构协调计算平台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针对如何在CPU+GPU并存的环境下,设计高效的应用程序以更好地发挥GPU技术,开展支持CPU+GPU协同计算的C源程序预处理划分策略研究。从计算任务的C语言源程序出发,分析程序的内存访问、运算密度、流程控制结构、数据并行性等各种特征,同时考虑CPU和GPU的特点和差异,以此作为关键依据,对C源程序进行预处理,给出划分和标识程序段适合CPU或GPU执行的策略和算法。此外,以传统典型程序为测试用例开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策略和算法具有
其他文献
论文分析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开展试验面临的电磁兼容问题。研究了发射场电磁兼容预测分析的理论方法,给出了干扰预测的数学模型,可以在试验设计、故障诊断、EMC加固方面得到
针对图像显示适配算法中会发生较多扭曲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网格线平移(PTG)的图像显示适配算法。首先,通过Achantan方法计算图像重要度,提取出主体目标;其次,计算最优网格线位移,利用线移动不仅保持重要区域尺寸不变而且保护主体目标的纵横比例,双重约束可以避免扭曲;再次,使用下限和上限来抑制由于过度缩小和放大网格造成的失真;最后,为了达到更好效果,引入一个边缘网格舍弃过程,指派更宽空间到重要区域
针对传统利用遗传算法(GA)直接获得的模糊规则所具有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加权因子的模糊控制规则计算方法,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加权因子进行全局寻优,最终由最优加权因子计算生成模糊规则。该计算方法针对不同的模糊输入等级施加不同的加权因子,并能够利用加权因子的相关性与对称性完整地评估所有的模糊规则,减少无效规则对系统响应所造成的影响。性能对比实验表明,该模糊规则所构成的模糊控制系统在控制过程中超调量
文章分析了影响电解直流电耗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缩短电铜生产极距、增加产量、降低电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