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柏林新标准分析急诊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du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诊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12例脓毒症患者,采用柏林新标准,根据是否发展至ARDS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生命体征、实验室数据、基础疾病、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等指标,对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对ARDS的预测价值。

结果

312例脓毒症患者中35例发生ARDS,发生率为11.2%。35例ARDS患者中轻度ARDS 10例,中度ARDS 18例,重度ARDS 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2.134,P=0.035)、氧合指数(t=-4.245,P=0.001)、乳酸值(Lac,t=6.245,P<0.001)、血管活性药物(χ2=4.261,P=0.026)、休克(χ2=4.386,P=0.021)、MEDS(t=4.021,P=0.045)、LIPS(t=5.569,P<0.001)、肺部感染(χ2=4.289,P=0.025)、机械通气(χ2=6.245,P=0.001)与ARDS的发生有关。不同Lac水平患者ARDS发生率不同,低水平Lac(<2.0 mmol/L)者ARDS发生率为5.00%(3/16),中水平Lac(2.0~3.9 mmol/L)者ARDS发生率为9.46%(14/148),高水平Lac(≥4.0 mmol/L)者ARDS发生率为17.31%(18/104)。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IPS〔优势比(OR)=5.124,95%可信区间(95%CI)=3.642~10.153,P=0.002〕、 Lac(OR=18.180, 95%CI=7.677~32.989,P<0.001)为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LIPS、 Lac预测ARDS发生的价值较大,LIPS的AUC为0.725,截断值为7分,LIPS≥7分时的敏感度为71.0%,特异度为75.6%;Lac的AUC为0.793,截断值为4.2 mmol/L,Lac≥4.2 mmol/L时的敏感度为72.1%,特异度为81.9%。

结论

LIPS、Lac是急诊脓毒症患者发展为ARDS的高危因素,可以为临床早期预测ARDS的发生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比研究后外侧植骨融合(PLF)与经后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UF)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6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按照病例收治时间不同分为PLF组29例,TLIF组38例.两组均进行了后路椎板减压,短节段经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固定,比较两种植骨方式术后植骨融合率和临床疗效改善情况.结果 PLF、TLIF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6.21%(25/29)和89.47%(34/38),两组比较差
目的系统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传统机械通气(C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2014年5月之前有关对比HFOV与CV对ARDS成人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STATA 12.0软件就HFOV与CV对病
目的分析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观察危重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肺水肿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4年9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和儿科收治的35例危重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肺水肿患儿,观察其临床特点;并对其中5例进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观察入ICU时(0 h)及治疗24、 48、 96 h PiCCO参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