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思想品德“活动课”之我见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s8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三思想品德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机。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初三思想品德“活动课”的特点
  1. 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初三新课程标准教科书思想品德教材共设计了16项活动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有的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有的通过理论、事件、资料的分析,提出行为要求。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2.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初三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三个代表”、“中学生上网热”、“国际形势”等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3.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三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三政治活动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
  二、活动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思想上高度重视。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2—3个活动。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招考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招考试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学生对活动课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教师适度指导。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3. 转变学习方式。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初三政治活动课的实施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活动课目前的尴尬
  1. 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
  2. 活动课的开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分组讨论要求该课堂隔离于其他班级,避免干扰和被干扰。还要求有较大的教室,便于教师巡视,随时解决他们的疑问。但现有的教室数量、大小等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影响了活动课的质量。
  3. 活动课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善。初三政治活动课总是先给出理论方面的阐述,然后呈现一些典型资料或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才是让学生活动。这种逻辑结构不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把学生思维限制在教材给出的理论范畴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统计,至2008年底,全国通车总里程达到6.03万公里,到201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达到6.5
摘 要: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习任务最为紧张和艰苦的时期,所以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能力,培养他们自我教育习惯,才能顺利地解决这个阶段独特的心理危机,顺利完成这个阶段的学业,这是教师和家长的特殊任务。  关键词:青少年 思维发展 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b)-0256-01  优秀的教育
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创新课堂教学的一种尝试,其核心在于体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统一。它以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的原则,以学生预习定标→自主探究→合作达标→展示交流→巩固训练 →整合提高为主线 ,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  1. 预习定标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目标的指引下,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确定本节学习目标,较复杂的课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认目标
构建高效课堂,锻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锻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重要的途径之一并强化校本教研活动。学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校本资源的开发,不但能很好地弥补数学教材中存在的不足,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学校资源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另外,开展山区校本教研活动,还能集合学校数学教师之全力,对数学教材进行合理的补充、拓展,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开展山区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
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创绿”教育活动,是道滘镇委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是道滘镇实现“水乡节点,创新花园”目标,建设“六新小镇”,推动学校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平台。道滘中心小学开展“创新、创业、创绿”教育活动,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绿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一、大力推进创新实践  1. 拓宽学习渠
摘 要:提高供电、管电的服务质量关系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该文对电费收取现状进行分析后,借鉴电信行业的成功业务模式,结合电力行业自身的业务特点,提出电费充值卡系统。在给出系统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之上,重点分析和研究了系统可能会出现的关键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充值 系统 设计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