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来源 :器官移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微创技术成为外科学发展的一大主线,其临床应用早已渗透到各个外科学分支.在肾移植领域,微创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活体供肾获取、肾移植手术及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不仅增加了供肾来源,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受者生活质量.微创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了肾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就目前微创技术在活体供肾获取、肾移植手术及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处理中的应用进展作一介绍,以期为增加供肾来源、提高肾移植手术成功率及改善肾移植受者预后提供参考,促进微创技术在外科学中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微小RNA(miRNA)-122-5p、硫氧还蛋白1(Trx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盘锦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33例颅脑损伤患者为颅脑损伤组,根据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为轻型组(n=59)、中型组(n=50)、重型组(n=24),另选取同期8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血清miR-122-5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rx1水平.比较各组血清miR-122-5p、Trx1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血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metformin)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e ion,MPP+)诱导损伤的神经细胞SH-sy5y的保护作用,探索二甲双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MPP+)诱导PD细胞模型24h,分组为Control组、MPP+组(800mol)、Metformin组(二甲双胍预保护2h,1mM),以CCK-8检查细胞的存活率,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
B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除了具有产生抗体的功能外,还具有其他功能,如向T细胞递呈抗原、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和分泌抑制免疫反应的抗炎细胞因子等.最近的研究发现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和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近年来国内外对于B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和变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愈发成为研究热点.
期刊
目的 探讨过表达miR-188-5p对丙泊酚麻醉导致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14d龄SPF级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丙泊酚+miRNA,阴性对照(agomir NC)组、丙泊酚+miR-188-5p agomir组(miR-188-5p agomir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丙泊酚组:腹腔注射丙泊酚(100mg·kg-1).agomir NC组:在注射丙泊酚前30 min,在大鼠侧脑室注射agomir NC.miR-188-5p agomir组:在注射丙泊酚前30 min,在
近年来,随着临床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微创技术迅速发展,机器人手术系统应运而生,其具有微创、精准的技术优势,还可实现远程操作,是现代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达芬奇手术系统的使用较为常见.本文着重介绍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肾移植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概述其主要优缺点,探讨技术要点,并对该技术的评估方案及未来发展做出展望,为促进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肾移植中的应用、改善肾移植预后提供参考.
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免疫功能低下,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其住院率、危重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接种疫苗是目前公认的预防感染的有效方式,器官移植受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但器官移植受者对疫苗的敏感性降低,其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方式和时机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器官移植受者疫苗接种的一般原则、器官移植受者特定疫苗的接种以及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做一简要述评,以期为器官移植受者的疫苗接种提供参考,并特别关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器官移植受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
随着我国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改革推进,器官获取组织(OPO)的设立将更集中化、规模化,进入多家医院共同参与的联合OPO发展阶段.如何做好联合OPO的运行管理和科学发展规划,成为各级管理者亟需思考的新课题.当前,联合OPO在一体化管理、成本控制、服务同质化、文化整合及学科布局等方面存在制约发展的因素.为能充分发挥规模效益,扩大高质量器官捐献服务供给,应坚持内涵建设为先的发展思路,坚持正确的公益方向,以引领和带动本省器官捐献服务发展为己任,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科学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做好同质化管理
为了增加扩大标准供者(ECD)肾脏的利用率,肾脏保存方法近年来在不断发展.常温机械灌注(NMP)的使用,促进了离体供肾保存、评估和修复,以及肾移植手术方式革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首创的无缺血肾移植(IFKT)手术,利用肾脏NMP机器在供肾获取、保存、移植全过程中,保持供肾血流和供氧不中断,从根本上避免了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降低了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本文着重总结肾脏NMP的新进展,以及IFKT手术方式和近期疗效,旨在为提高ECD供肾利用率、解决
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是影响受者远期生存的主要问题.术前精确评估和合理选择移植受者是影响肝癌移植受者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IB)等是提示机体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指标,多项研究发现此类生物学指标不仅可以代表炎症反应,也可将其整合以用于预测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受者长期生存率,这其中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FIB、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PNI)等.本文就炎症生物标志物对肝癌
近年来,随着肺移植外科技术和术后管理经验的积累,我国肺移植例数逐步增长.肺移植术后移植肺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由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等所致的原发性移植肺无功能(PGD)、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以及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的机会性感染或淋巴组织异常增生等.移植肺并发症的确诊主要依据移植肺活组织检查(活检).本文对移植肺病理学研究的简史、移植肺活检的主要方法及其病理学处理技术、肺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其活检病理学诊断标准进行阐述,旨在为指导临床对上述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