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良性神经鞘瘤切除报告1例

来源 :医学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p_cryst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临床资料  我院2016年4月19日收入一名男性患者,53岁。上腹部胀痛不适1 w来我院就诊,门诊行腹部CT检查提示腹主动脉下段左侧包块,腹膜后占位性病变。遂收入院。入院查体:T 36.2℃,P 76次/min,R 20次/min,BP 135/75 mmHg,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脏听诊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脐周轻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及肿物包块,肝脏、脾脏未及肿大,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无水肿。化验检查:血常规HB 101 g/L,凝血功能正常,免疫三项(Anti-HBC,Syphilis T,HIV)正常,肿瘤标记物(AFP,CEA, CA-125,CA-199,CA-153)正常。腹部CT报告:腹主动脉下段左侧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团块,约4 cm×3.4 cm×5.0 cm,边界清楚,肿瘤左外侧缘临近左侧输尿管,见图1。入院诊断:腹膜后占位性病变,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于2016年4月26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见图2、图3。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仰卧位,左侧躯体垫高,距离肿物右侧缘5 cm取10 mm切口,穿刺针置入腹腔制造气腹,压力微持12 mmHg,置入10 mm Trocar,穿入腹腔镜探查,肿瘤来源于后腹膜,位于腹主动脉的左侧,分别于右中腹、右下腹、左中腹部围绕肿瘤呈扇形取三个切口,置入5 mm Trocar,助手通过左中腹部Trocar操作孔置入无损伤钳将左侧降结肠牵向右侧,显露左侧结肠旁沟,术者用超声刀沿降结肠外侧分离融合筋膜,将降结肠完全游离,并将其推向右侧,显露肿瘤表层,后在Toldt筋膜层游离找到左侧输尿管,沿输尿管从下向上游离,找到肿瘤的左侧缘,超声刀沿肿瘤包膜进行切割分离,由肿瘤的外上、外侧、外下向肿瘤内侧分离,直至肿瘤与腹主动脉左侧致密处,分离时遇到较粗的血管用Hemolock阻断血管。然后助手用无损伤钳将肿瘤牵向左侧,显露肿瘤与腹主动脉左侧致密处组织间隙,超声刀紧贴肿瘤包膜将肿瘤自腹主动脉旁完整切除。切下肿物约4.5 cm×4 cm×4 cm,置入取物袋取出肿瘤,术中冰冻回报腹膜后神经鞘瘤。检查腹腔无活动性出血,腹主动脉波动良好,左侧输尿管蠕动正常,腹腔放置引流管,术毕。术中失血20 ml,手术时间112 min,术后第3 d拔除腹腔引流管,患者住院8 d出院。术后病理报告腹膜后神经鞘瘤,见图4。
其他文献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我院对于前列腺增生体积较大或疑有恶变者,采用耻骨上经膀胱作前列腺摘除术.由于前列腺血供较丰富,腺体切除后,腺窝主要用热盐水纱布填塞压
重叠综合征是指至少2种结缔组织病同时或不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所形成的疾病状态[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症较少见[1]。我科室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病1
期刊
在从事护理工作十几年里,笔者参加抢救与护理住院上消化道出血病人90例,其中男70例,女20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8岁,18~50岁74例.经胃镜证实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68%,胃溃疡24%,
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英简DCG)在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英简SMI)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起到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择取在2015年8月到2016
报告1例PICC置管患者并发湿疹及化脓的原因和有效的护理。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强化护理技能、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患者并发的湿疹及化脓完全消退,12 d后康复出院。
目的:研究分析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机制,并探讨其管理对策.方法:选用自制调查表对49所中小学校以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预防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对各项调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最佳治疗是迅速而完全地恢复心肌血液灌注.近年早期应用溶栓治疗已成为AMI的有效治疗方法.现介绍我院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评估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各科室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癌痛患者及家属癌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入院筛查有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中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资料均为在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患儿,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共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