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对魏晋时期诗人曹操陶渊明诗歌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经》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被后人文人模仿,借鉴。魏晋时期,曹操其四言诗对《诗经》形式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借鉴,陶渊明诗歌形式到题材对《诗经》都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诗经》对曹操、陶渊明及其创作在文学史上巨大成就的获得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曹操作品;陶渊明作品;《诗经》;影响
  
  《诗经》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被后世文人模仿,借鉴。魏晋的不少文人在自己的作品中,或为叙事,或为抒情,或为明理,常直接引用《诗经》成句,或化用《诗经》的诗句。下面着力谈一下《诗经》对魏晋时期诗人曹操和陶渊明的影响。
  
  一、《诗经》对曹操的文学作品的影响
  
  曹操四言诗今存八首,从题材内容看,主要有述志、纪事、咏史三类。读其诗歌,可以发现从形式上、现实主义艺术手法上到比兴手法的应用上多受《诗经》影响。
  1 形式上的借鉴。《诗经》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句,可算是四言诗之滥觞。曹操四言诗从形式上看仍保留着《诗经》中二句一行、四句一节的章法。曹操四言诗还借用了《诗经》中的成句,化句为用。如《短歌行》其二,引用了《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诗经·小雅·鹿鸣》“哟哟鹿鸣,食野之萍”,表达了曹操招纳贤士的迫切心情。
  2 借鉴《诗经》中的艺术表现手法。曹操的四言诗之所以能在汉末诗坛上令人耳目一新,是因为其内容上的深刻新警,是《诗经》直面现实的创作精神的体现。如《观沧海》:东临碣石,以现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其有中《观沧海》、《龟虽寿》。写出曹操北征乌桓时的体验及复杂心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曹操咏史诗紧密联系自己的现实体验,从现实出发,以咏古人方式写己心,这就是曹操咏史的基本特点。
  3 曹操的四言诗还借鉴了比兴的手法。比兴的运用,《诗经》可称之为典范,曹操四言诗亦多用比兴。《短歌行》中大量使用比兴手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哟哟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全诗从感慨人生不永恒这一主题入手,强调时不我待,末两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点明主旨在求贤。诗中比兴既多且生动,使全诗韵味深长。从“譬如朝露”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精妙,含义深广,形象性强,使全诗洋溢着动人的基调。
  
  二、《诗经》对陶渊明诗文的影响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与子俨等疏》中云:“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这都表明陶渊明是非常喜欢读书的。他在《饮酒》(十六)中又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可见,“诗三百”是在陶渊明的开卷之列的。那么好读书、善作诗的陶渊明从我国这部古老的诗歌总集中汲取养分就不难理解了。下面试就《诗经》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作一简要的归纳。
  
  1 《诗经》在陶渊明作品中的呈现
  陶作中,直接引用《诗经》原句处不多,仅见一处,《与子俨等疏》的篇末:“《诗》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还有把《诗经》句子“改造”过运用到作品中的几处,比如《拟古九首》(之三):“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诗经?邶风?柏舟》为“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又如,《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所以战战兢兢若履深薄云尔。”(《诗经?小雅?小》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陶渊明作品中化用《诗经*诗句,借用其意(包括词意和篇意)者较为多见。陶作《归去来兮辞》:“复驾言兮焉求?”驾言,代指出游。《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
  
  2 在题材方面,《诗经》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
  “早在先秦,田园诗就已经在《诗经》中出现了。只不过人们往往不称其为田园诗,而称其为反映农业生产或生产劳动的诗”,即农事诗。如《臣工》、《噫嘻》、《丰年》等等。
  我们以陶渊明最具代表的田园诗来看《诗经》对陶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乱荡不安,官场黑暗,陶渊明“三仕三隐”,最终走向田园,他的一些诗作如“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归园田居》其五),其中包含着和《诗经》的相关诗篇相似的欣喜与轻松感。另外,《诗经》中的一部分诗篇还描写了下层劳动者艰难的生活处境,如《豳风·七月》描写了农民从正月到腊月,农耕打猎、采桑织布、凿冰舂谷、索茅修屋,没有一刻闲着,而最终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陶渊明在归隐后期,也深深体会到农民的辛苦,“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那些不被垂青的农村题材的诗作,为陶渊明赢得了声誉,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其他文献
五次降息一览表
罗氏中国地区研究发展总监安德利博士这样介绍罗氏公司的研发中心在公司的地位:“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公司,罗氏一直致力于创造和开发出新的产品以改善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
为了探讨旱地高产麦田的高产潜力,在莱阳市冯格庄的旱地高产麦田(曾多次创出旱地9 000 kg.hm^-2以上产量)研究了补充灌水(简称"补灌")对旱地小麦生育后期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摘要:本文指出了目前高校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薪酬管理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即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以竞争和激励为手段,制定符合高校自身特色和员工自身发展的薪酬制度,加强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促进教职工薪酬合理增长,最终实现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薪酬制度;改革    一、高校现行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薪酬作为重要的激励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市场营销在竞争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国内营销学的发展也非常迅猛。我国随即从计划经济跨到了市场经济,但很多落后的营销策略却仍然存在,本文作者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将
1990年~1992年期间,大约有1,500~2,000名比利时人服食了一种称来自中国的减肥中药,发现有的出现肾脏快速进行性间质性纤维化伴肾萎缩,被称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s neph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