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对策探索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按自愿原则自由组成的课外群众组织的总称。它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育的延伸,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需求的急剧攀升,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以规模扩张为主要取向的发展态势;与其相反,高校内涵建设却处于相对薄弱的水平,聚焦到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着内部管理混乱和外部环境恶化等问题,致使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尝试探索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之路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进一步完善组织建设,提高社团规范化水平
  1.规范社团的组织机构建设
  按照幅度适中原则、效率原则、权责一致原则,依据高校学生社团的规模和工作性质,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内部组织机构建设,避免社团活动混乱不堪和内部管理松散乏力的现象。一是明确高校学生社团的归口。形成统一的管理系统,避免多头领导,令出多门的现象。二是强化职责,明确任务。“在其位谋其政”,高校学生社团首先应该明确权与则的一致性,避免越权行事等权责不一致的现象发生。三是提高内部机构设置的科学化水平。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机构的规模,应与社团会员的多少、组织活动的性质、社团的地位与影响力相一致,并非是组织机构越多,管理人员越多,社团的质量和影响力越大。在社团的机构设置时,尤其要避免两个极端。
  2.加强社团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
  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主管部门应健全社团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规章,使社团活动井然有序。规模较大的社团要制定相应的内部章程、发展规划与管理细则,对社团的人事考核、经费管理以及会员管理等,具有详细的细则,使社团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
  二、树立管理和发展理念,提高服务和法律意识
  1.树立管理理念和发展理念
  应该认识到,科学、有效的管理是高校学生社团成长壮大的基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如何利用好、发挥好、结合好科学的管理理论,是高校学生社团亟需研究的问题。
  2.提高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
  首先,“立足校园,服务社会”是高校学生社团创建的根本宗旨。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应为会员搭建一个展示个性,提高素质,拓展知识,增强适求的服务平台。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发挥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社团应积极融入社会,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发挥专业特长,热心公益事业。其次,高校学生社团在参加社会活动或面对商业赞助时,要有法律意识,在避免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的同时,还要避免被某些居心叵测的社会组织所利用,防止上当受骗。在同社会组织合作时,要事先做好调研工作。然后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中要将所有事宜列入,以备日后面对问题时,有据可循。一旦出现被骗或产生不可和解的纠纷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和收集相关证据,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活动之前或遇见问题时,应及时请教社团指导老师或相关法律人员,做到防患于未然或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三、注重人员的科学管理,健全其长效机制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人员的管理,应该在注重“进、管、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健全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选用、使用、培训、激励机制。
  1.完善选用机制
  拟定科学合理的人员选用的资格条件,注重正式录用与破格录用的有机结合。制定人员选用的具体程序和方法,按照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为社团配备合格、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此外,还应建立人员的录用公示制度,注重组织内外的监督。
  2.健全使用机制
  人员录用后,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使其达到各尽其能,各显其才。首先,在对拟任人员进行充分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岗位的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其次,积极协调人员间的关系,注重社团内部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再次,建立人员管理的应急机制,预防突发事件带来的人员变动对社团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3.建立培训机制
  一方面,在高校学生社团内部,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参加由专业管理者或前任社团管理人员参加的经验介绍会。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的主管部门,应给高校学生社团提供一个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组织社团骨干培训班或经验交流会,提高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与决策质量。
  4.强化激励机制
  规定对社团工作表现突出,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进行必要的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兼顾适当的物质激励;将奖励与学校的评先树优有机结合起来。
  四、加强社团的经费管理,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
  1.多种形式筹措社团活动经费
  一方面,学校要划拨社团活动的专项经费,加强对社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要努力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扩大社团影响力,树立社团的良好信誉,吸收更多的会员参与进来。同时,也应适当地吸收社会上合法的,具有良好信誉和形象的企业赞助费用。
  2.严格社团经费的管理
  高校学生社团应安排专职的非负责人的经费管理人员,对会费实行严格的、规范的管理,做到“管钱不拿钱,拿钱不管钱”。社团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建立经费收支账目明细及报表,定期上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并公之于众,强化经费的透明化管理,接受各界的监督。
  此外,高校学生社团还应建立经费使用的预算机制。做到在预算周期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按计划、规定合理、节约的支配社团经费,避免“寅吃卯粮”的不负责任行为。
  五、扶持与引导社团发展,健全社团质量监控机制
  好的高校学生社团是与好的监督考核机制分不开的。高校学生社团一方面在注重内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外部管理机制的完善。
  1.把社团工作纳入正常的学生工作管理中来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监督和引导为主,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素质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实践证明,扶持与指导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是最具操作性的最有效的一种管理模式。
  2.要优化社团的考核机制
  高校学生社团的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社团的考核机制,提倡社团间的合理竞争,优胜劣汰。在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重新登记注册的基础上,从社团遵章、内部管理、财务收支、社团活动、发展规划、社会影响力、管理者素质、会员管理等方面,对高校内的社团进行参考式考评。公布考评结果,向学生推荐优秀社团,并给与经费倾斜。而对于那些“三无社团”(无注册,无会员,无活动),给予通报批评,减少或停止其经费拨付,严重者取缔其社团资格,实现社团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大伟.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南京: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0).
  [2]李新红.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问题和对策[J].淄博学院学报,2002,(3).
  [3]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质的开放式培养,需要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选用开放的学习资源,构建开放的教学形式,建立开放的评价机制。  开放式教育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形式评价机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在教育日益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当今,在以能力为本的就业教育需要下,传统的封闭态势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日益丰富的求知需要,我们必须站在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的高度,以开放的状态探索其实施的策略。  学前
摘要: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要把握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正确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掌握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学校管理 积极性 调动    一、提高学校管理能力  领导管理因素包括学校领导或班子水平、学校管理水平、学校办学目标及办学思想、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等。在诸多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中,领导管理因素是第一位的。调动教
患者,女性,54岁,以全身无力,头痛、纳差1d,加重30rain,于2009—12—14来我院就诊。人院时心率113/min,血压80/40mmHg,血红蛋白9.8g/L,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超声检查:纵切腹主动脉中
临床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造成危害的药品。其种类繁多,主要有:高浓度药物;急救药品;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等;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硝酸甘油
当前,全球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的需要,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民族竞争力的需要,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高职毕业生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和人才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
本研究探索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中药药剂学授课模式,通过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的改革,为培养具有相关医药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多因素诱发、多环节累及的疾病,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凶险,进展快
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有目的的人力资源的投资活动,受教育者只有充分就业,才能带来高经济回报。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