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衬套强力旋压成形的多目标优化与决策

来源 :锻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减小连杆衬套强力旋压成形的圆柱度误差和壁厚偏差,提出了基于加权相对距离的最优解决策策略.介绍了连杆衬套的强力旋压成形工艺,以减小圆柱度误差和壁厚偏差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RBF神经网络和有限元仿真软件拟合了工艺参数与目标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经验证RBF神经网络的拟合精度较高.使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Pareto前沿解集.建立了理想解和不理想解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加权相对距离的最优解决策方法.经生产验证,优化后的圆柱度误差均值比厂家生产的圆柱度误差均值减小了23.16%,壁厚偏差均值减小了23.94%,且两个质量参数的标准差也有所下降.实验结果说明:优化后的连杆衬套圆柱度误差和壁厚偏差均有所减小,且生产稳定性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以某车型前车门内板为研究对象,为解决零件在拉延工序出现的开裂和暗裂缺陷,首先对模具及零件生产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成形缺陷提出添加刺破刀的改善方案;然后,利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对刺破刀形状和刺破高度进行多组合对比,得到了最优的刺破刀方案:压边力为1200 kN、刺破刀形状为D形、刺破高度为15 mm;最后,通过冲压实验验证了添加刺破刀的效果.冲压实验方案的破口宽度与仿真计算结果存在一定误差,这是因为冲压实验存在二次成形过程,材料在二次成形过程中的回复和软化对冲压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这种冲压方法可以作为破口宽度趋势
目的 促进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水平的提升.方法 回顾我国医药发展百年历史,盘点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成绩、问题与挑战,提出关于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形势与模式的认识和展望.结果 与结论百年发展史展现了中国医药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仿到创、从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从多头管理走向科学管理的历程,在党的领导下,历经70多年奋斗,我国医药创新能力大大提高.2021年,国产新药申请上市数量达76件,主要涉及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病毒和感染等疾病用药,其中有不少“中国新”甚至“全球新”的创新产品,已接近发达国家水
针对钛合金筒形件采用常规滚弯工艺成形时存在的直边长、质量不稳定、加工周期长等问题,选取典型航天产品进行钛合金两轴柔性滚弯工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两轴柔性滚弯成形能力强,无需多次滚弯,且得到的工件直边短,单个钛合金筒形件成形周期可控制在1 min以内;两轴柔性滚弯技术中,超弹性材料的应用提高了钛合金成形精度,得到的试验件全部符合成形技术指标要求;经典弯曲回弹公式可用于计算钛合金两轴柔性滚弯时的刚性辊直径,得到的工件内表面曲率半径的理论值和实际值偏差在0.7 mm内.因此,两轴柔性滚弯技术可实现钛合金筒形件的
目的 对比分析胃上部早期癌(UGC)与胃中下部早期癌(M-LG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EGC)的37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分为UGC组(180例)与M-LGC组(1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灶内镜下特征及随访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GC黏膜下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UGC组年龄≥60岁、男性比例高于M-LGC组,慢性萎缩性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开腹卵巢癌根治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全身麻醉下行开腹卵巢癌根治术患者分为QLB组(n=36)和TAPB组(n=36).术毕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每组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和麻醉时间、切口长度;观察神经阻滞操作时间、PACU停留时间、阻滞平面、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首次需额外镇痛时间及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于出PA
由于铝型材三维拉弯夹头的运动轨迹一般为空间曲线,且铝型材在拉弯过程中有拉伸变形,其拉弯夹头的运动轨迹很难获取,为此,提出一种确定铝型材三维拉弯夹头运动轨迹的方法.首先,将初始的铝型材两端分为固定端和夹持端,并在固定端建立坐标系;其次,提取产品的中心轴线,将其离散化成若干个空间点,以每一个离散点为切点,做产品中心轴线的切线;沿每一条切线方向截取相应长度的线段(从切点到夹持端),线段另一端点即为夹头运动轨迹经过的空间点,将这些点依次连接便可得到夹头的运动轨迹;最后,通过实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一
为提高现有直线度校直设备的检测精度,提高校直参数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对现有轴类零件校直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针对常见细长轴零件的直线度校直加工,设计出校直加工精度为0.1 mm·m-1的薄壁细长轴零件自适应校直设备总体结构.校直过程基于机器学习的BP神经网络算法和数据库积累,基于三点弯曲校直的基本原理,此设备确定了一个适用于此校直工艺的BP神经网络结构,其结构为:输入层为7个节点、输出层为1个节点、单隐含层为6个节点.通过对该神经网络结构的精度验证可得:当数据库包含800组实验数据时,经过1次校直加工,即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GLOBOCAN 2020的数据,全球所有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中,直肠癌分别占(3.8%)和(3.4%),排名第八和第十.手术仍然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容易损伤盆腔自主神经(PAN)从而导致直肠癌患者术后相应功能障碍.随着医学理念及医学技术的发展、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直肠癌手术在肿瘤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力求保护患者的泌尿生殖功能也是TME手术的基本要求,直肠癌根治术中针对盆腔自主神经进行保护能有效改善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研究对临床药师的挑战和机遇.方法 介绍真实世界研究在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评价中的应用实例,据此总结临床药师面临的具体问题.结果 与结论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所得到的证据有力地推动了临床药物治疗的发展.在临床治疗团队中,临床药师更关注患者的用药问题,真实世界研究是临床药师全面评价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药品应用合理性的有效模式.同时,应加强临床药师临床药学能力的培养,完善科研工具,促使临床药师转变职业定位.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模式中的参与度及参与效果.方法 从医院药物警戒系统中提取某院2018年至2020年上报的ADR,统计各年、各类ADR例数及对应的临床药师参与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3年间,医院ADR(总的及严重的)上报例数及临床药师在ADR上报工作的参与度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各类ADR中临床药师参与上报例数占比较大,且临床药师在总体ADR上报及不同类别ADR上报中的参与度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19年和2020年在新的ADR及严重ADR上报中的参与度均大于80%;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