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救治与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手术救治输卵管妊娠破裂病人149例,年龄16~39岁,平均24岁。多数病人有腹痛、失血貌、阴道出血、宫颈举痛及不同程度的休克,由于抢救及时,治疗护理措施得当,效果满意。
  抗休克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于发生休克的病人应该迅速补充血容量,以防止低血容量致使缺氧、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心跳骤停等发生;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选用大号输液针(8号或9号头皮针、16G或18G套管针)。做好输血准备,并备好急救药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吸氧,氧流量在2~4L/分,改善缺氧状态,以及给予保暖等措施。
  在抗休克的同时,尽快做好术前准备,及时手术治疗。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隔半小时测血压脉搏1次,并作记录,直至脉搏、血压稳定后,根据病情可减少测量次数。
  密切观察有无阴道流血及刀口渗血情况。用0.25%碘伏棉球外阴擦洗,以防止交叉感染;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出,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
  确保输液管和导尿管通畅:保证输液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情况随时调节输液速度及量,及时化验血常规及血生化。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
  做好基础护理,鼓励病人适量床上活动,做翻身、屈伸下肢活动。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肠粘连,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预防呼吸道炎症:患者术后卧床活动量少,易引起呼吸道炎症,因此应鼓励病人咳嗽排痰,预防肺部炎症。腹部手术后病人咳嗽时能引起切口疼痛加重,因此有病人往往呼吸道内有痰而不敢咳。若呼吸道内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可教病人半卧位,给予拍背帮助排痰,鼓励病人少量多饮水;同时给予生理盐水40ml,α-糜蛋白酶8000U,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16万U,雾化吸入,每次30分钟,每6小时1次。
  对症处理:若伤口疼痛难忍或影响休息或睡眠时,可适当给予止痛剂,如术后应用镇痛泵,口服诺福丁0.1g,肌肉注射强痛定等。一般术后2~3天,切口疼痛可明显减轻,如疼痛不减轻,应检查切口是否包扎过紧,有无局部红肿、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情况,需给予相应处理。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若长时间胃肠功能不恢复,腹胀、恶心呕吐等,应注意是否有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①同时给予双侧足三里按摩或针刺;②新斯的明1ml双侧足三里穴位封闭。在针刺穴位得气后,给予强刺激,提、插、捻、转数秒钟,然后缓慢注药液,同时协助患者做双下肢屈、伸活动,指导协助其勤翻身;③中药治疗: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故用通肠理气的中药治疗。我院应用积术丸煎剂口服,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疗效。
  心理护理:做好手术前后心理安慰,针对病人情况搞好健康宣教,尽可能排除一切不良因素和外界干扰,调畅其神志,使病人早日康复。
  
  护理体会
  
  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做好入院评估,并将病人的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最及时最有效的抢救措施,尽最大能力抢救病人的生命。术后做好各项护理,减少并发症,防止意外,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作好病人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是病人保持身体健康的良药。
  
  参考文献
  1 郑怀美.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
  2 苏应宽,主编.实用妇产科学.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1979:121.
其他文献
近10年收治头痛患者共153例,均诊断为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瓶管性头痛。排除三叉神经痛、颅内压变化、耳鼻牙源性疼痛、颈椎病、高血压、青光眼等器质性病变之头痛。其中男31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老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以及骨折的具体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治疗老龄股骨颈骨折126例,早期即开始功能锻炼,延迟负重。结果:随访102例,按目前综合评定标准,优89例(87.3%),良10例(9.8%),可3例(2.9%),差0例。结论:根据老龄患者情况和骨折的具体类型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合理锻炼,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伤残率。  关键词
基于岳阳地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回弹值、声速值之间相关关系的试验研究,进行函数模型的拟和回归,建立了当地幂函数超声回弹综合法地方测强曲线,并验证它的优越性。同时论述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