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支架支撑静脉神经导管修复兔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血管支架支撑的自体静脉神经导管对新西兰大白兔周围神经缺损再生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自体神经组(A组)、自体静脉神经导管组(B组)、血管支架支撑后的自体静脉神经导管组(C组)3组。分离并切除大白兔左后肢腓总神经约10mm,制备腓总神经缺损,A组将切除的腓总神经旋转180°后缝合于缺损处,B、C组:分离切取20mm长的颈外静脉,静脉回缩修剪后,B组将取下的静脉桥接于神经缺损处,C组将血管支架置入获取的颈外静脉,再接于神经缺损处。术后观察兔足部溃疡情况,进行兔左足展趾反射评分,术后12周,进行神经缺损修复的大体观察及电生理检测,比较各组兔左、右侧后肢腓肠肌湿质量比,并对修复的神经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透射电镜检测,分析各组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各组均发现兔手术侧足跟部溃疡,以B组最严重,A组最好。术后12周A组展趾反射评分恢复最快且最好,C组次之,B组最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生理检测A组神经传导速度最快(64.01±5.61)m/s,C组次之(53.43±7.99)m/s,B组最差(29.15±4.45)m/s,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肠肌湿重比A组>C组>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A组再生神经形态正常,B组静脉导管坍陷,直径较小,C组自体血管支架支撑的静脉导管未塌陷,直径略大于A组。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再生神经束面积、纤维密集程度及髓鞘厚度均为A组和C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血管支架支撑自体静脉神经导管能够较好的促进新西兰大白兔周围神经缺损的再生。
其他文献
为了揭示甘薯光合光响应特性,并为其筛选出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准确求得光合主要参数,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以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本文遵循青少年成长轨迹并结合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从小学、中学、大学发展阶段提出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方法——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一体化体系构建。
领导者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且取决于他的心理健康状况。人的心理的适度紧张固然有助于增强工作效率,但持续的心理紧张,即长时间超负荷的压力可以造成领导者高级神经
随着我国大规模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立体交通的开发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工程面临的地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地铁7号线环绕的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界,以
南海深水气田泥岩隔夹层薄、分布规律不清、常规地球物理方法难以识别,给气田开发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对深水气田内部的泥岩隔夹层展布规律有更精细的认识,以琼东南盆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