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的空间、伦理与形式——以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自然写作为例

来源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5186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被研究者视为当代有代表性的生态作家,对其作品的讨论也常放在经典生态批评框架内展开,但无论在地理空间、伦理价值还是文学形式上,叶尔克西的写作都显示了某种独特性:在空间上,体现为对第二故乡北塔山的地方依恋以及对边疆文化多样性的充分"呼吸",这与经典自然文学"荒野"形象背后的文化紧张感是不同的;在伦理上,体现为对游牧民族原初生存形态和本真生命状态的追忆;在形式上,则体现为对游牧群体的感觉结构与语言表达方式的深切把握,对生命共通感和循环往复的时空观的体认。叶尔克西的写作显示出"原生态"写作与标准生态写作之间的微妙差异,在讨论这类作品的生态意义时,应具有相当的理论自觉,要对经典的批评框架做出反思和调整,如此方能揭示中国自然写作、环境文学的独特性,进而丰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想象。
其他文献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的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传染病。由于受染鸭只的日龄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不同,发病时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不一致。对药物的敏感度也存在着差异。所以
<正> 一、研究背景数据质量是关系我国统计工作的重大问题,是统计的生命,是统计职能发挥的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是统计工作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