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天蛾在淮北蛾期为什么长?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is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天蛾是淮北大豆主要害虫之一。文献记载,此虫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一年发生一代。淮北5月中、下旬开始见蛾,直至9月上、中旬,甚至下旬灯下仍有成虫出现。例如宿县地区植保站1973年灯下记载:大豆天蛾始蛾期为5月13日,末蛾期为9月23日。阜阳测报站1980年灯下观察:始蛾期5月23日,末期9月14日。 Soybean moth is one of the major pests in Huaibei soybean. Literature records, the worm to mature larvae overwintering in the soil, in Anhui, Jiangsu, Shandong, Henan and other provinces occur a year. In May, Huaibei started to see moths in mid and late May, and adults were still present in the upper, middle and even late September light. For example,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s in Suxian County in 1973 under the lamp reads: Soybean moth start moth period is May 13, the end moth period is September 23. Observatory in Fuyang 1980 observation lamp: starting moth May 23, the end of September 14.
其他文献
我们认识害虫的目的是为了防治它,我们认识害虫天敌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它来捕食害虫,而为人类造福。因此,认识天敌的关系重大,意义深刻。 从1980年起,兵团组织各垦区技术人员,
目的:探讨“咳喘宁”贴膏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健康家兔皮肤急性毒性试验、健康豚鼠皮肤刺激性试验及皮肤过敏性试验,观察“咳喘宁”贴膏对动物经皮肤用药的急毒、
苹果树是需硼较多的果树,其叶片含硼量通常在25 PPm以上。据测,当土壤中水溶性硼的含量低于0.2~0.3 PPm时,就会出现许多缺硼症状。缺硼的苹果树,顶芽逐渐枯死,嫩叶上出现水渍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区的山区、半山区为害有逐年严重的趋势。它为害所造成的后果,不仅是减产,而且赤霉病菌分泌在麦里的毒素还严重影响着人、畜的健康,这种双重性的为害,
禾谷类黑穗病在我国的发生、为害经历了几起几落。解放初期发生很重,东北地区高梁、小麦黑穗病的平均发病率为8—10%,个别地方高达70%以上。由于推广了铜制剂和汞制剂农药拌种
随着杂草生防工作的普遍开展,近年来,国内相继发现了一些食草昆虫,从空白状态开始的生物治草研究正在初步展开。我团场利用尖翅小卷蛾防治三棱草的研究工作,已持续多年,取得
近年来,四川地区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规律调查表明,川西北岷江上游松潘一带是重要的条锈荫源基地。 自1975年以后,川北条锈病连年流行。我们于1979年11至12月,对陕、甘、川三角
细胞凋亡对保证造血细胞正常发育成熟 ,维持造血系统的稳定和正常生理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失调是很多造血系统疾病发生的原因。本文对近年来造血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一、病案首页内容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一)医生填写诊断时应尽量准确 由于输入微机的疾病名称与手术名称均来自病案首页,正确书写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是做好疾病索引和疾病分类
病案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书面材料和具有法律依据的文件,记载着患者病情的演变经过和诊治效果,也反映着医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与服务质量。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医务人员对病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