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学生在高中阶段,不只是要学习理论知识来迎战高考,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当前比较流行的“引导自学法”入手,分析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以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关键词】 引导自学法 高中化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01-01
  0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由于其具备很强的基础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教学中都存在着很多的困惑,而为了培养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引导自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化学素养,但是,它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需要对其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不断的完善。
  一、什么是“引导自学法”
  引导自学法作为一种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教师的青睐。而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改革深化的结果,是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这种引导,既包括了对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的引导,还包括了在日常教学中学习方法和素质培养的引导。“引导自学法”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同时,还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所必须采取的重要模式。首先,在高中化学中应用“引导自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在我国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和变革之后,我国的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不再只单纯的看重学生成绩,而是希望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因此,“引导自学法”更加符合当代化学教学的要求。其次,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还在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还会对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阻碍。最后,学生都是单独的、特殊的个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接受速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引导自学法”能够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的考虑和满足,从而提升班级中整体的化学成绩。
  二、怎样在高中化学中应用“引导自学法”
  (一)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这是一直以来都普遍承认的观点,而在“引导自学法”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中化学中应用“引导自学法”的首要步骤就是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的发挥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很深,在开展教学时,采用的多是填鸭式教学,教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的思考问题,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化学课堂中为学生设置一些生活中的情境,这样能够降低化学知识的难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效率。问学生像“当过年或是有大型的欢庆活动时,烟花闪闪和鞭炮声阵阵,这其中包含了哪些化学反应呢?”这样的问题,能够快速的将学生带入到教学的情境中来,保证学生高度集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思考老师的问题。
  (二)进行实验教学引导
  化学科目的学习不是光靠学习和教授理论知识就能够完成的,因此,教师在应用“引导自学法”时,要进行实验教学,来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动手动脑。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验课上为学生展示一个喷泉实验,但是,并不告诉学生实验中使用了什么物质,让同学们进行思考和猜测。然后让学生们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来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化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强化思考过程引导
  化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如果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化学成绩不可能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这既是“引导自学法”所提倡和要求的,也是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考过程的引導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到深化,例如,在学习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思路进行思考过程的引导:首先,问学生“浓硫酸分解时会生成哪些物质?”“分解出来的产物中,哪一物质能够与铜发生反应?”,其次,问学生:“在硝酸中,氧化铜是否能够稳定的存在不发生反应?”并对硝酸与铜发生反应后所产生的物质进行推测;最后,让学生分析硝酸在这个反应中发挥了什么作用,然后,由学生独立的完成浓硫酸与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应用“引导自学法”不是一件短期之内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长期的贯彻和执行,经过长期的教学和引导,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李华芳.“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1):12-13.
  [2]林秉超.“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83):178-178.
  [3]韦志敬.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7(1):46-47.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阅读教学有低效与高效之分。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才能达到高效呢?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对通常的“导、学、测、研、练”五个阅读教学环节进行细化创新,进行师生、生生、生本间的交流、碰撞,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获得准确的信息,获得审判体验。   【关键词】 初中 语文课堂 高效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摘要】 復习课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课型之一,它承载着查漏补缺、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等的重大作用。传统的复习课枯燥,容易让学生陷入题海,疲而低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复习——面积问题》一课为例展开了“一题一课”复习模式的思考,以期拓宽复习课的广度及加深深度。   【关键词】 一题一课 复习课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给学生造疑,使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有了疑问,学生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尝试着对问题进行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引导,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步骤,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 生本 前置研究 地理课堂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高中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为重点关注的内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创新完善,使教学更加的有效,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样会有进一步的提升。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維以及逻辑思维不断提高。不过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将针对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工作中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应用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驱动
【摘要】 近年来,国家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推行新课改的进程不断加快,这也使得新课改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问题被人们广泛关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因为其逻辑性很强,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多认为比较枯燥难懂。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能否有效教学成为了们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也给教师和同学们发起了新的挑战。数学源自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所以,教师和学生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
【摘要】 本论文以STEM思想为引领,项目学习为载体,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讲评2018全国高考I卷作文。笔者尝试运用STEM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写作中的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效率、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从课程实施的目标、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实践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验证。   ABSTRACT: This paper, guided by STEM and supported by p
摘 要:解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的处理,除了借助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还要善于利用平面几何的性质,将代数问题几何化,最终通过数形结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三角形;圆;三角形面积;三角形周长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205-01  在解三角形中,正余弦定理是理论工具,化边为角、化角为边是两大方法。在高考中
【摘要】 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新课改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做了调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人才培养需求,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文章先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对策,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合作探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6
【摘要】 中学阶段的教学环境较为复杂,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特别是在中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更是这样,但是随着趣味引导模式的有效运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对中学阶段知识的掌握,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并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科学的阅读方法,这些都与兴趣引导模式的建立关系密切,并且也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中学语文成绩的提升。此文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
【摘要】 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兴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兴趣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59-01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