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诊治体会

来源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发病机制,探讨及时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67例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入院时按GCS评分:3~5分11例,6~8分36例,9~12分83例,13~15分37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颅高压症状,观察治疗过程中,76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深,94例患者肢体肌力减退,81例患者频繁呕吐,43例患者躁动,5例患者脑疝。结果手术治疗94例,保守治疗73例。所有患者依据GOS评分判断:恢复良好114例,中残32例,重残13例,死亡8例(4.8%)。结论动态CT观察是早期发现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有效方法。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绝不能仅仅依赖首次CT结果即制定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应进行专科监测和动态CT观察,根据患者血肿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及AMI患者血糖与血清尿素氮(BUN)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所有病例分为两组:血糖升高组(A组)97例,正常血糖组(B组)105
大肠埃希菌为肠道正常菌群,可引起其它部位机会性感染,近年来,由于第三代头孢的广泛使用,使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am Bata Lactamase,ESBLs)的菌株逐年增多,给临床
交叉眼干扰(Cross-Eye Jamming)通过发射两路或多路幅度近似相等、相位相差180°的干扰信号造成单脉冲雷达指向偏离,可以保护飞机/舰船等军事目标免于主动式雷达导引头的跟踪
从1992年我国将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花溪区城镇0岁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已达到85%的目标.但农村0岁组儿童乙肝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45%,直接
<正>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青壮年脑出血越来越常见,为了探索青壮年脑出血的病因和预后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单纯神经根性症状及上肢的阳性体征,日久引起肩胛周围肌疼痛,压颈试验阳性.治疗方法主要是牵引、理疗、颈部
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258例脑卒中患者在使用甘露醇中致肾损害15例临床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