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授受与政治忌讳——从王禹偁贬谪事件看宋初政治生态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初的皇权合法性混沌不明,致使当时的政治生态在皇权授受问题上多有忌讳。王禹偁自身“赋性刚强,不能容物”,不可避免地触及这些政治忌讳。他以儒家本位坚决地排斥佛教,违拗赵宋以君权神授来粉饰篡权本质的初衷。在太宗继位的敏感问题上,王禹偁又未能迎合上意曲笔增饰,故而屡犯逆鳞。因为君主有政治上的需要,导致王禹偁的罪名尽管相当含糊,却被数度重责。
其他文献
由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国和亲历史与和亲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5月21—23日在烟台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对于中国的和亲历史、和亲文化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本次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了该研究领域最新的理论动态,也显示了学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等现实问题的热切关注。
古希腊文明和中国秦汉前文明应该是中西方古代文化的发生时期。古希腊文明是海洋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强调分工合作的社会关系,实行民主政治,科学理性健全发育。中国秦汉前文明是农耕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经济,强调血缘宗亲的伦理关系,实行君主专制政治,伦理理性超常发育。从文化发生的角度言,西方文化的基本性质是历史理性主义,中国文化的基本性质是伦理理性主义。
四字格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作为中华语言和文化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大量使用四字格。文章旨在考察《红楼梦》四字格句法功能和审美功能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证汉英翻译和汉语创作中正确使用四字格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就句法功能而言,基于申小龙四字格句法功能分类框架和《〈红楼梦〉四字格辞典》,定量统计后发现《红楼梦》指称功能使用最频繁,之后依次是评论功能、叙事功能和描写功能。就审美功能而言,《红楼梦》中四字格具有音韵美、形式美、形象美的特点。研究认为,无论是汉语写作,还是英汉翻译,都应力求恰当使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