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评:肖培东 高中语文特级教师 浙江省教坛新秀
★ 兴趣创造快乐: 一个最简单的报时程序是1行代码,而操控“古城钟楼”发微博的程序代码至少有3万行。编写这样的代码在旁人看来是“折腾”,两位“80后IT技术男”却干得不亦乐乎,究其源头,兴趣使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宅男宅女”,常感觉生活枯燥乏味。人人都需要快乐,快乐从哪儿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很有意思”,两位“IT技术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3年年初,一个以西安钟楼命名的微博“古城钟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2011年10月26日开始,“古城钟楼”按照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发送模拟敲钟的微博,一年多来从未间断。由于首页上只有一条又一条的“铛~铛~铛~”,“古城钟楼”被称为“史上最无聊又最有毅力的微博”。
运营这个微博的,是两位“80后”软件工程师——“葡萄侠”和“党建”。他们并不像传说中那样亲自“无聊但执着地发着微博”,每个时辰的“钟声”实际上是由电脑程序操控发出的。
这个操控微博“敲钟”的程序十分复杂。一个最简单的报时程序是1行代码,而“古城钟楼”的程序代码至少有3万行,因为除了按时敲钟外,“铛”字的字数还会随时间不同而变化:子时是“铛~”,丑时是“铛~铛~”…… 这给编程增加了不少难度。不过两位设计者却乐在其中,在他们看来,编程“敲钟”是欢乐的业余消遣:“有人说,用那么多行代码,折腾那么多技术,就为了自动‘敲钟’,太无聊了。他们不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很有意思。对我们来说,折腾各种技术充满乐趣,程序越复杂编起来越开心,生命在于折腾嘛。”
很多人认为像“葡萄侠”和“党建”这样的“IT技术男”没有生活情趣,日子过得枯燥乏味。他们两人希望“古城钟楼”的火爆可以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技术宅也有情趣。”
2013年元旦前的两天,嘉兴街头一位老太太突然摔倒。“老人家摔倒了,快去扶她一把!”见老太太摔倒了,一位正在路边乞讨的老大爷立即扔下手中的碗,一边呼喊,一边上前搀扶老太太。街边面店的老板和正在吃面的陈先生听到声响也跑了出来,帮助老大爷一起扶起了老太太。
缓过神后,老太太表示自己没有大碍,连声道谢后便离开了。老大爷一直看着老太太的背影,直到确认她走路没有问题,才捡起丢在地上的碗,继续乞讨。
这位老大爷名叫卓后宽,今年67岁,因工地上没活儿可干、工资又还没结才去乞讨。面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老大爷表示,他从来没想过扶老太太可能会被赖伤、讹钱,“我做的是好事,又不是啥坏事,怕啥?”
在救人反被赖伤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下,三位扶起老太太的好人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扬。尤其是乞讨大爷让人肃然起敬,他颠覆了人们印象中的乞讨者形象。一同扶起老太太的陈先生说,乞讨者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一直饱受争议,但不是所有的乞讨者都是骗子,他很佩服这位乞讨大爷,道德水准与身份、职业、地位无关。
★ 道德高低与社会地位无关: 曾几何时,我们开始给道德穿上身份、地位的“外衣”,见着民工模样的人就投以异样的眼光,生怕他们做出非法的勾当来;见着乞讨模样的人则避之不及,唯恐上当受骗。希腊作家普鲁塔克曾说:“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道德高低与社会地位并无关联,弱势群体用他们的善良回应着这些“有色”眼光。卓后宽老大爷就用行动宣告:虽然我们地位卑微,但我们道德高尚。
★ 信任带来和谐: 扶起路人这样简单、平常的事本不该成为新闻。在救人反被赖伤的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下,不少人在遇到跌倒的老人时会心存疑虑:“你敢扶吗?”卓后宽老大爷的回答是:“我做的是好事,又不是啥坏事,怕啥?”赖伤、讹钱的现象终究是少数,心怀坦荡,对陌生人多一份信任,又有何畏惧?创造和谐生活,第一步便是信任。
小巴菲特:追寻自己所爱
彼得·巴菲特是谁?也许你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你一定听说过他的父亲——“股神”沃伦·巴菲特。作为“股神”的儿子,彼得可以说是重量级“富二代”。如果跟随父亲的脚步踏入华尔街,至少可以少奋斗几十年,但彼得却选择了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自幼喜欢音乐的彼得在大二时休学,从零开始追逐音乐梦想。他曾经穷困潦倒、欠下一屁股债,因为资金问题还在父亲那儿碰过钉子。彼得说:“我曾找过他,希望能得到他在资金上的支持,他拒绝了,让我自己去想办法。这是我第一次向他开口借钱,也是最后一次。后来我想明白了,如果当时父亲资助了我,我就没有机会证明自己了。”靠到处贴广告找工作,彼得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历经波折的他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著名的音乐人和作曲家,甚至获得了“艾美奖”。
为什么不继承父亲的产业,而要走音乐之路?彼得说:“很多人以为,我父亲是个投资家,我就应该去华尔街工作。父亲也这么建议过,但我只考虑了15分钟,就决定还是要做音乐,因为这是我热爱的。也有很多人认为我父亲会反对,但他没有。他说我们做的其实是同一件事情,音乐是我的画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他的画布。在我追寻音乐梦想的道路上,父亲给予我支持、理解,但他没有用钱来支持我,而是在精神上支持我。”
【妙用提示】
★ 忠于自我,活出精彩: 按我们的标准,巴菲特的儿子可能是最“牛”的“富二代”了。然而这个“富二代”没有跟随父亲的脚步踏入华尔街,而是走上音乐之路,让人大跌眼镜。但谁说“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就一定要成为“股神二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彼得就是彼得,他忠于自己的内心,朝着音乐梦想努力打拼,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过程与结果一样重要: 如果彼得进入华尔街,在父亲的荫庇下,他应该更容易成功。但巴菲特让儿子自己做选择,他只是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如果当时父亲资助了我,我就没有机会证明自己了。”自己努力得来的显然比走捷径得来的弥足珍贵。巴菲特父子告诉我们:虽然结果很重要,但过程同样有意义,它决定了结果的价值大小。
诚信老爹感动浙江
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袭击了温州市苍南县。这场灾难带走了年近八旬的老人吴乃宜的三个儿子,留给他的是儿子们买渔船欠下的80万元债务。
从法律上来说,老人并没有替子还债的义务。但是,这个硬脾气的老汉面对儿子们签下的一张张欠条,毅然向债主做出承诺:“做人要讲信用!儿子们借的钱都是乡亲们的血汗钱,只要我活着,一定一分不少地还。”
吴乃宜说到做到。他变卖了打捞上来的船只,将卖船的钱、三个儿子的人身保险赔款、船只保险赔款以及政府的补助金全部拿来还债,自己分文未留。但即使这样,还有20多万的债没还清。
为了尽早实现“替子还债”的承诺,他带着全家人省吃俭用,过起了清苦的日子。每天天不亮,吴乃宜与老伴就早早起床,出门捡可乐瓶、塑料罐卖钱。下午,两位老人就坐下来替人织渔网。花两个月才能织好的一张网,只能卖100元钱。
六年来,他和老伴每天只吃两顿稀饭,就着自家种的葱、蒜、白菜下饭。他们从来没有买过肉,甚至连食用油都很少买。他们也没有添置过一件衣物,穿了几十年的衣服缀上补丁再继续穿。除了用来抚养两个孙女外,他把能省下来的所有钱都拿去还债。到2012年,债务终于只剩5万元了。
2012年8月,媒体报道了“诚信老爹坚持子债父还”的事,感动了千万人。不少人主动向老人伸出援手,使老人顺利地还清所有债务,过上了轻松的日子。
2013年1月20日,“最美浙江人——2012年度浙江骄傲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诚信老爹”吴乃宜上榜。评委给他的颁奖词是:他以残年余力,把诚信高高托举。
【妙用提示】
★ 诚信是社会的基石: “民无信不立”,吴乃宜老人替子还债的举动感动了不少人。食品掺假、学历造假、商品制假……我们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诚信风波”。正是出于对诚信的渴望,才有了对吴乃宜老人的讴歌。诚信是社会的基石,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法律上来说,老人并没有替子还债的义务,但老人却站在道义与诚信的制高点,给我们所有人上了关于“诚信与尊严”的一课。
★ 兴趣创造快乐: 一个最简单的报时程序是1行代码,而操控“古城钟楼”发微博的程序代码至少有3万行。编写这样的代码在旁人看来是“折腾”,两位“80后IT技术男”却干得不亦乐乎,究其源头,兴趣使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宅男宅女”,常感觉生活枯燥乏味。人人都需要快乐,快乐从哪儿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很有意思”,两位“IT技术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3年年初,一个以西安钟楼命名的微博“古城钟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2011年10月26日开始,“古城钟楼”按照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发送模拟敲钟的微博,一年多来从未间断。由于首页上只有一条又一条的“铛~铛~铛~”,“古城钟楼”被称为“史上最无聊又最有毅力的微博”。
运营这个微博的,是两位“80后”软件工程师——“葡萄侠”和“党建”。他们并不像传说中那样亲自“无聊但执着地发着微博”,每个时辰的“钟声”实际上是由电脑程序操控发出的。
这个操控微博“敲钟”的程序十分复杂。一个最简单的报时程序是1行代码,而“古城钟楼”的程序代码至少有3万行,因为除了按时敲钟外,“铛”字的字数还会随时间不同而变化:子时是“铛~”,丑时是“铛~铛~”…… 这给编程增加了不少难度。不过两位设计者却乐在其中,在他们看来,编程“敲钟”是欢乐的业余消遣:“有人说,用那么多行代码,折腾那么多技术,就为了自动‘敲钟’,太无聊了。他们不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很有意思。对我们来说,折腾各种技术充满乐趣,程序越复杂编起来越开心,生命在于折腾嘛。”
很多人认为像“葡萄侠”和“党建”这样的“IT技术男”没有生活情趣,日子过得枯燥乏味。他们两人希望“古城钟楼”的火爆可以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技术宅也有情趣。”
2013年元旦前的两天,嘉兴街头一位老太太突然摔倒。“老人家摔倒了,快去扶她一把!”见老太太摔倒了,一位正在路边乞讨的老大爷立即扔下手中的碗,一边呼喊,一边上前搀扶老太太。街边面店的老板和正在吃面的陈先生听到声响也跑了出来,帮助老大爷一起扶起了老太太。
缓过神后,老太太表示自己没有大碍,连声道谢后便离开了。老大爷一直看着老太太的背影,直到确认她走路没有问题,才捡起丢在地上的碗,继续乞讨。
这位老大爷名叫卓后宽,今年67岁,因工地上没活儿可干、工资又还没结才去乞讨。面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老大爷表示,他从来没想过扶老太太可能会被赖伤、讹钱,“我做的是好事,又不是啥坏事,怕啥?”
在救人反被赖伤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下,三位扶起老太太的好人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扬。尤其是乞讨大爷让人肃然起敬,他颠覆了人们印象中的乞讨者形象。一同扶起老太太的陈先生说,乞讨者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一直饱受争议,但不是所有的乞讨者都是骗子,他很佩服这位乞讨大爷,道德水准与身份、职业、地位无关。
★ 道德高低与社会地位无关: 曾几何时,我们开始给道德穿上身份、地位的“外衣”,见着民工模样的人就投以异样的眼光,生怕他们做出非法的勾当来;见着乞讨模样的人则避之不及,唯恐上当受骗。希腊作家普鲁塔克曾说:“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道德高低与社会地位并无关联,弱势群体用他们的善良回应着这些“有色”眼光。卓后宽老大爷就用行动宣告:虽然我们地位卑微,但我们道德高尚。
★ 信任带来和谐: 扶起路人这样简单、平常的事本不该成为新闻。在救人反被赖伤的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下,不少人在遇到跌倒的老人时会心存疑虑:“你敢扶吗?”卓后宽老大爷的回答是:“我做的是好事,又不是啥坏事,怕啥?”赖伤、讹钱的现象终究是少数,心怀坦荡,对陌生人多一份信任,又有何畏惧?创造和谐生活,第一步便是信任。
小巴菲特:追寻自己所爱
彼得·巴菲特是谁?也许你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你一定听说过他的父亲——“股神”沃伦·巴菲特。作为“股神”的儿子,彼得可以说是重量级“富二代”。如果跟随父亲的脚步踏入华尔街,至少可以少奋斗几十年,但彼得却选择了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自幼喜欢音乐的彼得在大二时休学,从零开始追逐音乐梦想。他曾经穷困潦倒、欠下一屁股债,因为资金问题还在父亲那儿碰过钉子。彼得说:“我曾找过他,希望能得到他在资金上的支持,他拒绝了,让我自己去想办法。这是我第一次向他开口借钱,也是最后一次。后来我想明白了,如果当时父亲资助了我,我就没有机会证明自己了。”靠到处贴广告找工作,彼得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历经波折的他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著名的音乐人和作曲家,甚至获得了“艾美奖”。
为什么不继承父亲的产业,而要走音乐之路?彼得说:“很多人以为,我父亲是个投资家,我就应该去华尔街工作。父亲也这么建议过,但我只考虑了15分钟,就决定还是要做音乐,因为这是我热爱的。也有很多人认为我父亲会反对,但他没有。他说我们做的其实是同一件事情,音乐是我的画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他的画布。在我追寻音乐梦想的道路上,父亲给予我支持、理解,但他没有用钱来支持我,而是在精神上支持我。”
【妙用提示】
★ 忠于自我,活出精彩: 按我们的标准,巴菲特的儿子可能是最“牛”的“富二代”了。然而这个“富二代”没有跟随父亲的脚步踏入华尔街,而是走上音乐之路,让人大跌眼镜。但谁说“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就一定要成为“股神二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彼得就是彼得,他忠于自己的内心,朝着音乐梦想努力打拼,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过程与结果一样重要: 如果彼得进入华尔街,在父亲的荫庇下,他应该更容易成功。但巴菲特让儿子自己做选择,他只是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如果当时父亲资助了我,我就没有机会证明自己了。”自己努力得来的显然比走捷径得来的弥足珍贵。巴菲特父子告诉我们:虽然结果很重要,但过程同样有意义,它决定了结果的价值大小。
诚信老爹感动浙江
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袭击了温州市苍南县。这场灾难带走了年近八旬的老人吴乃宜的三个儿子,留给他的是儿子们买渔船欠下的80万元债务。
从法律上来说,老人并没有替子还债的义务。但是,这个硬脾气的老汉面对儿子们签下的一张张欠条,毅然向债主做出承诺:“做人要讲信用!儿子们借的钱都是乡亲们的血汗钱,只要我活着,一定一分不少地还。”
吴乃宜说到做到。他变卖了打捞上来的船只,将卖船的钱、三个儿子的人身保险赔款、船只保险赔款以及政府的补助金全部拿来还债,自己分文未留。但即使这样,还有20多万的债没还清。
为了尽早实现“替子还债”的承诺,他带着全家人省吃俭用,过起了清苦的日子。每天天不亮,吴乃宜与老伴就早早起床,出门捡可乐瓶、塑料罐卖钱。下午,两位老人就坐下来替人织渔网。花两个月才能织好的一张网,只能卖100元钱。
六年来,他和老伴每天只吃两顿稀饭,就着自家种的葱、蒜、白菜下饭。他们从来没有买过肉,甚至连食用油都很少买。他们也没有添置过一件衣物,穿了几十年的衣服缀上补丁再继续穿。除了用来抚养两个孙女外,他把能省下来的所有钱都拿去还债。到2012年,债务终于只剩5万元了。
2012年8月,媒体报道了“诚信老爹坚持子债父还”的事,感动了千万人。不少人主动向老人伸出援手,使老人顺利地还清所有债务,过上了轻松的日子。
2013年1月20日,“最美浙江人——2012年度浙江骄傲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诚信老爹”吴乃宜上榜。评委给他的颁奖词是:他以残年余力,把诚信高高托举。
【妙用提示】
★ 诚信是社会的基石: “民无信不立”,吴乃宜老人替子还债的举动感动了不少人。食品掺假、学历造假、商品制假……我们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诚信风波”。正是出于对诚信的渴望,才有了对吴乃宜老人的讴歌。诚信是社会的基石,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法律上来说,老人并没有替子还债的义务,但老人却站在道义与诚信的制高点,给我们所有人上了关于“诚信与尊严”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