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白细胞变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意义与应对方法.方法 纳入广东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20年1~3月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治疗过
【机 构】
: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4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白细胞变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意义与应对方法.方法 纳入广东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20年1~3月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分析应对方法.结果 重症与非重症患者淋巴细胞减少率分别为95%与81.67%,白细胞减少率为65%与28.33%.应用升白药物干预后重症与非重症患者白细胞总数上升率分别为46.15%与76.47%,而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率分别为47.37%与69.39%.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易于发生白细胞与淋巴细胞减低症状,且多种药物联用可增加发生风险,重症患者发生率高于非重症患者,G-CSF或GM-CSF联合利可君方案可用于对抗COVID-19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白细胞与淋巴细胞减少症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女性尿道形态和活动度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76例单纯SUI妇女和132例健康妇女,在压力咳嗽试验(CST)中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测量尿道漏斗、膀胱颈部下降距离(BND)、尿道旋转角和膀胱后角(RVA)评估膀胱颈部的形态和活动度,应用UMP软件测量从尿道内口到外口等距离分布的6个点的位移向量(向量1~6)评估尿道节段性活动度。
目的分析经腹部三维超声成像定量评价正常胎儿颅后窝结构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的正常单胎胎儿127例(22~34周),采用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获得胎儿的颅脑正中矢状切面,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三维超声定量指标,其中1名观察者测量上述指标2次,测量过程对数据实行双盲,评价上述指标的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
慢性胰腺炎(CP)以胰腺炎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要临床特征,能够导致不可逆的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全,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表明,C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且肠道菌群被发现与多种纤维化疾病相关。鉴于此,本文旨在剖析肠道微生态在CP胰腺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包括调节肠黏膜屏障、免疫、合成与释放代谢产物等,为探究肠道菌群在CP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提供参考。
目的 研讨B族链球菌感染筛查在妊娠晚期应用的价值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B族链球菌感染筛查的妊娠晚期孕妇500例作为临床研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724例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复发生存资料。术后3个月内肿瘤未复发且未行TACE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未复发但行预防性TACE治疗的患者为TACE组,进一步根据肿瘤大小、是否为多发
目的 探究在肺结核的诊断中PPD皮试联合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为观
本文报道了1例2020年8月6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罕见肝巨大吻合状血管瘤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女性,59岁,主因"查体发现肝占位1周"入院,查腹部增强CT及普美显增强核磁提示肝Ⅳ、Ⅷ段富血供肿物,考虑血管肉瘤可能。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肝吻合状血管瘤。
肺动脉高压(PAH)是影响CTD预后并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CTD相关PAH(CTD-PAH)的治疗尚无统一的临床指导策略。尽管PAH靶向药物治疗可能短期减轻CTD-PAH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但是很难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生物制剂通过抑制免疫相关炎症因子可能成为CTD-PAH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目前相关研究报道不一。这篇综述强调了治疗CTD-PAH患者时所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现有的生物制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