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芜中越野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feng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300秒的镜头,他们在荒芜的丹霞地貌腹地整整拍摄了六天,在毫无遮蔽的干裂大地与山脊上越野骑行,不断冲刷的汗水将空气中翻滚的烟尘凝结在每一寸裸露的皮肤上,还要集中每一秒的注意力,不要让自己跌落进深沟险壑中去。
  这里是张掖,两千一百多年前,张骞初次出使西域经河西走廊时,曾在这一带被匈奴逮捕,后得间走脱,顽强西行,历经艰辛十余载方复命而归。汉武帝驱匈奴于河西之外后,相继设置了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张掖一郡尤为重要,意在"张中国之臂掖(腋)"。从此一条迭经数十代,历时千余载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友谊之路才得以开通。
  在张掖四十多公里外的沙坡小镇,李显一、高鹏杰、陈勇三位车手与骑迹拍摄团队要在这片丹霞地貌腹地为9月即将举办的山地车运动嘉年华拍摄宣传片。而在这里越野骑行有多难?作为队伍里唯一拥有纯自然环境下速降经验的车手,李显一有话要说。
  outdoor:在这里骑车的可接近性怎么样?
  李显一:不太容易,我需要先从北京飞到西宁,再转一次动车穿过祁连山到张掖,再转汽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驻地沙坡小镇,周围就已经是沟壑纵横的一片荒芜了,我们的骑行和拍摄就在这方圆10公里内进行。
  outdoor:怎么选在了这个地方?
  李显一:负责拍摄工作的岳源提前一个月就进行了地点观测,从相似景观的角度说,那里的地貌看上去就像著名的红牛坠山赛举办地——美国犹他州的锡安国家公园,无论从湿度还是蛮荒性的感觉都很像,放眼望去都是风蚀化严重的土层和岩石,估计方圆50公里内都找不到一棵树。
  outdoor:和2013年你在丹霞地质公园的越野相比,这里有什么不同?
  李显一:我觉得环境要艰苦得多。山更高,有些目力难以发现的土包的落差更大而且极度危险,很多地方我们是无法做跳跃和腾跃动作的。很多时候,我们把车推到山坡高处,想做横切再转向下方的山脊,沿着山脊冲到底部平坦的地方,但事实上横切的位置根本没路,土质干燥又极为松散,它似乎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我推向峡谷深处,更不要说再转弯将车头对准下方的山脊再冲坡下去了。所以我们只得再把车推到对准山脊的位置,在不转弯的前提下,骑下去。
  outdoor:虽然你的骑行技术一流,但在这种情况下未知因素带来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
  李显一:没错,所以我们才会先去踩点,把所有线路上的土质都确认一遍,绝对不会直接就往下骑。
  outdoor:你们不可能把要骑下来的线路都走上一遍吧?
  李显一:必须要全部走一遍,每一寸土地都不能落下。技术只是在这种极度困难的地形中给予自己的安全保障,但绝没办法挽回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堪堪控车的状态下,一旦前轮卡进土壳中,前空翻的后果很可能就是摔进深沟险壑里。所以技术永远不能代替安全评估的前提。
  outdoor:即使是选取拍摄点拍摄,但听说你们还是迷路了?
  李显一:由于这里地貌一片荒芜,压根儿没有参照物,第一天在山上勘察线路和地形的时候我们就出了状况,前边有向导、山下有装载物资的皮卡,思想有些大意,转了几个山弯之后我们就迷失了,更悲剧的是连水都没带。没有植被就意味着大温差,白天27℃,晚上只有2℃,也没有任何可供烧火取暖的植物,当时我就在想,如果真要暴露在外熬过一个晚上该怎么办,是该在地上挖个坑把自己埋上取暖?眼前还飘过各种荒野求生里的片段。脑子真是要断片儿了。
  outdoor:除了这次意外,在后来的骑行中有遇到什么状况吗?
  李显一:没出现什么危险的意外,因为我们的态度非常认真、谨慎,我挑战了几个几乎45度的陡坡,但这种环境下的陡坡和在速降公园里的类型截然不同,在成熟的或人工修筑的速降路线上,通常陡坡只有很短的一段,接着就是弯墙的转向了。但这里的陡坡长得难以想象,在几乎45度的坡上是无法转向的,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那种视觉的恐惧感是,好像一开始向下骑就会摔到山底似的。后刹完全抱死,还要控制好前刹的力度和重心,一路这样搓下去,只有那么短短四五十秒的时间,大脑空白地都像经历了几个世纪似的。
  outdoor:几十秒骑下来,但你推上去用了多久?
  李显一:四十多分钟吧,这里怎么说也是处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地带,不过空气湿度太低了,还有无遮蔽的燥热,推几步车就想喝水。
  outdoor:配合拍摄意味着可能会多次重复,你有厌倦情绪吗?
  李显一:当然。来回地拍,来回地骑,其实我第二天就烦了,但毕竟这也是人生中一次特殊经历,特别是回头去看的时候。比如这片土你可能是第一个压上轮胎印儿的人,这个坡你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个骑下去的人,这种感受很可能这辈子也不会再有第二回了,从这个角度说,这种辛苦还是值得的。
  outdoor:车手之间的配合是不是也特别重要?
  李显一:是的,但我们三个实际上是不同类型的车手,我虽然也比速降赛,但过去我曾在丹霞地质公园和贡嘎山区积累了自然环境下骑行的经验,有些需要努力一点做挑战的线路敢于放手一搏。高鹏杰和陈勇都是第一次在这种状态下骑车。高鹏杰是属于比赛型的速降车手,在固定路线上的成绩非常好,训练得多也刻苦,但在这里,骑一遍或两遍就要拿出被拍摄的具有冲击性的感觉,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供适应,这就对他的发挥和骑行节奏产生了影响。
  陈勇是土坡腾跃类的车手,他很少骑速降的线路,但他表现得就相对兴奋,镜头下的任务完成得也不错。但是我们下降的速度还是不一样的,这在长距离状态下差异就比较明显了,所以,在这里要完全遵循大自然给我们的所有条件,根据地理环境来调整自己的骑行路线和动作,在合适路径、匹配的节奏下完成一组镜头拍摄是非常不容易的。
  outdoor:总的说来,你对这次活动作何评价?
  李显一:有苦有乐,去了一个不知道干燥程度在全中国能排第几的地方,反正时时刻刻都想抓着瓶水,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再去的,虽然对于骑行来说,环境恶劣又危险,但还是有独到的乐趣在其中,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些,一些客观困难将会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对于户外旅行爱好者来说,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必须要保持强劲的续航能力,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况。不同于其他笔记本电脑,华硕灵耀U4100UQ拥有长达9小时的续航时间,其配备独立显示芯片、选配Intel Core i7-7500U低电压处理器,在保持强劲性能的同時,能够降低功耗,延长续航时间。此外,其搭载锂聚合物电池,比标准电池使用寿命更长。用户外出携带时再也不必担心电池电量过低。移动化生活讲求的是更
袁晓锦  所属四川飞越车队,  All-mountain狂热爱好者,玩了十多年山地车之后从2012年开始迷上白水漂流。  第一次漂流在四川芦山的青衣江里面,那是一条温顺的河,最大滩级2级 左右。那时的我穿着朋友借来的那件全是洞的湿式潜水服,用着朋友的充气皮划艇,在朋友简单讲解的划船基本理论知识下,就懵懵懂懂地跟着下河开始初体验了。第一次漂流有惊无险,由于操作失误,被浪打翻一次,不过由于我常年玩山地
传说在西太平洋有一种鱼,每年的7月~10月间,它们都会成群结队从大海深处回游到亚洲、北美的上游河段繁衍后代。它们都是从太平洋逆流直上而来,经历漫长的回流之路,最终回到最初之地产下后代……这就是三文鱼!第一次听到三文鱼的故事时,刘赟卿就被三文鱼这种百折不回、永远向上的精神深深打动了。  刘赟卿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生生不息,生命原本就是一段历经磨难的历程。特别是爱上攀岩后,三文鱼的
大赛评委Henry Iddon说:“Tero Repo的这些照片仿佛在讲一个故事:一个遥远的地方,一场滑雪探险旅行,一艘在冰川海洋上漂浮的游艇,一个上天入海的摄影师。一看就很有趣的经历。他将一些没有被看见的东西透露出来,让我们有窥视的紧张感,让我们看见这些人的日常,重要的是,看见一个自然而真实的世界。”  Tero Repo,屡次获奖的芬兰摄影师,目前他和妻儿生活在瑞士瓦莱州。他专攻高山单板和双板
长焦拍摄  董磊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任教,中国摄影家协会生态摄影委员会委员,NPL(Nature Picture Library)自然影像图库签约摄影师,西南山地工作室艺术总监,云山保护(大理州生物多样性保護与研究中心)理事,缤纷自然纪录片工作室策划顾问,2014年出版个人摄影画册《鸟鸣山幽》,《四川的瑰宝》获2012年四川省第十五届摄影艺术大展金奖。    对于一个生态摄影师而言,影像
每年2月的金犀牛特刊对我们的创意总监图丁来说,都是一次大考!作为有“中国户外奥斯卡”之称的户外大奖,金犀牛奖着眼于中国户外各领域当年最有逼格的人和事,每一个故事都能反映探索无止境的户外精神。但是怎么能把此等精气神儿灌注在21.5厘米×27.8厘米的封面上呢?难煞图丁矣!  良多思虑后,图丁决定拍两种截然不同的封面,一是常规人像,二是纯白盛宴。两者都得挑选当年最具代表性的户外人物,没费多少工夫,我们
人类天生就会跑,但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给自己的桎梏却越来越多。跑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技能,我们又何必将跑步运动限制在标准赛道和铺装路面上呢?在一望无垠的荒野中飞奔,在陡峭嶙峋的山脊上跳跃,在茫茫雪原上像马儿一样纵横驰骋,这该是一件多么酣畅淋漓的事!  这次活动的跑步路线是沿着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向下延伸。起点在位于207国道75公里处的灰腾河白音库伦牧场,然后经砂石路向东穿越死火
基本信息:2016,中国香港,片长42分钟  制片人:Lloyd Belcher  类型:跑步  本片的制片人Lloyd Belcher是个在中国文化中长大的英国人,很小就搬到香港并在那里生活了35年。对自然和运动的兴趣自童年时期就已开始,在身为泳池救生员的母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Lloyd喜欢上了游泳和跑步,他经常跑着去上学、在香港的郊外跑山。  令人诧异的是,在成为一名摄影师和电影人之前,Ll
李祉兴,板龄10年。13岁踩上滑板,14岁横空出世拿到赞助签约沸点滑板,14岁半获得全国新人赛冠军,15岁杀进各种比赛,16岁获得多个全国冠军,17岁加入Converse滑板队得到了第一个职业签名商品。如今成长为红牛旗下唯一的中国滑板运动员,多项极限滑板赛全国冠军,中国极限运动协会“2016年度最佳滑板选手”。  李祉兴个人荣誉榜  2012年中国极限公开赛国际职业组冠军  2013年世界极限运动
它不是欧洲的最高峰,却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阿尔卑斯地区山峰之一。  它的山形犹如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周边翠林绿谷环绕,犹如绿色天鹅绒绸缎中璀璨闪烁的钻石,  它的名字便是由德语中“草地”和“锥形”两词拼凑得来。  它凭借极具观赏性的山体形状,吸引了无数勇者为之前赴后继,成为登山家们挑战自我的试金石。  它就是马特洪峰,既是瑞士引以为豪的象征,又是阿尔卑斯地区山峰中三大北壁之一。  而如今,一个来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