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小学国防教育探析

来源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84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出国防教育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小学教育的显著特征,是边区中小学根据党中央的国防教育方针政策、边区政府对中小学国防教育的指示、规定,在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的抗战教育.通过梳理历史文献,厘清了边区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内涵;探讨了边区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内容及其在抗战前期和中后期的变化;总结了边区中小学注重专设课程与其他课程互相渗透、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知行合一的国防教育特色.
其他文献
湖南省具备中小学户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优质资源.但研究表明,湖南省存在资源分布差异大、区域发展不均衡、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开发多、人文资源开发不充分、中小学户外研学旅行市场主体不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主要对湖南省中小学户外研学旅行资源开发进行研究.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美、日幼儿体育政策颁布机构和政策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幼儿体育政策皆由政府机构颁布,从政策制定到幼儿体育具体实施中间跨度较大,政策内容主要体现为“活动”;美国幼儿体育从政策制定到具体实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由联邦政府和社会行业协会构成,政策内容主要体现为“健康”;日本的政策体系由文部省制定,都道府县及民间社会研究团体提供理论研究和实施方案,政策内容主要体现为“教育”.结合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我国要加大对幼儿体育的重视程度,科学构建幼
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建构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模型,根据该模型编制用于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测量的量表.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分为生活保障价值、社会声望价值、社会贡献价值、个体发展价值4个因子,与预想结构的拟合度较高.自编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测量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标准化工具,并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改革的进程滞重沉缓,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从兼领、过渡到独立、专司,其演变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围绕旧机构的存废和新机构的设立,守旧和革新双方以及统治集团内部各派矛盾重重、斗争激烈,使改革表现出复杂性的特点,但时势所趋,守旧最终让步革新.伴随新旧机构的转变,特别是学部等新机构设立,其职能和举措在很多方面是礼部等旧机构所不具备和未能实施的,体现出改革的近代化特点.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改革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大有助益,使中国教育近代化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