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弗氏佐剂及3种人用佐剂[Al(OH)3、Montanide ISA720、Montanide ISA51]对重组多表位蛋白M.RCAg-1(malaria random constructed antigen-1)在BALB/c小鼠及新西兰大白兔体内产生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弗氏佐剂、Al( OH)3佐剂、Montanide ISA720以及MontanideISA51佐剂分别与M.RCAg-1蛋白进行配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及新西兰白兔;采用ELISA法检测M.RCAg-1蛋白及其所组成各个表位特异的血清IgG含量;间接荧光免疫试验分析不同配伍组免疫血清对天然疟原虫抗原的识别;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特异性鼠T淋巴细胞的活化;另借助生物传感器评价抗原与不同佐剂配伍组血清的亲和力,并用体外生长抑制试验(GIA)对恶性疟原虫的体外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 不同佐剂可诱发不同水平的抗体滴度,Montanide ISA51佐剂配伍组的效果与弗氏佐剂组最为接近,并可使蛋白包含的11个表位肽能都较好诱发出特异性抗体,可有效激发以IFN-γ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而且Montanide ISA51佐剂组免疫产生的抗体和M.RCAg-1蛋白质的亲和力高于其他两种佐剂;而Montanide ISA720佐剂和Al(OH)3佐剂免疫组不能诱发小鼠产生显著的IFN-γ反应(P>0.05).Montanide ISA51配伍蛋白质免疫产生的IgG在浓度为2mg/ml时对3D7和Dd2的抑制率分别为60%和100%,Al(OH)3佐剂组免疫兔血清IgG体外抑虫率较低(10%左右),而Montanide ISA720佐剂免疫组血清不能有效抑制疟原虫生长.结论 通过比较3种人用佐剂和弗氏佐剂对BALB/c小鼠和新西兰兔的免疫辅助效能显示,Montanide ISA51佐剂能很好的辅助M.RCAg-1蛋白疫苗诱发动物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可做为疫苗的候选佐剂之一。
不同佐剂对随机组合多表位恶性疟疾疫苗M. RCAg-1的免疫原性及体外抑虫率影响的研究
【摘 要】
:
目的 研究弗氏佐剂及3种人用佐剂[Al(OH)3、Montanide ISA720、Montanide ISA51]对重组多表位蛋白M.RCAg-1(malaria random constructed antigen-1)在BALB/c小鼠及新西兰大白兔体内产生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弗氏佐剂、Al( OH)3佐剂、Montanide ISA720以及MontanideISA51佐剂分别与M.R
【机 构】
:
100024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系,100024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第四研究室,100024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第四研究室,100024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第四研究
【出 处】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1年31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研究白血病患者及其HLA-A/B/DR相同的同胞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探讨同胞间KIR基因型与HLA分子之间的关系及KIR在不同种类白血病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弓I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进行KIR基因分型,对78例白血病患者及其HLA-A/B/DR相同的83例同胞的KIR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有48.72%与其同胞有相同的K
巴斯德菌属为动物病原茵,人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动物发病,也可通过吸入被细菌污染的气溶胶而被感染.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如肺炎、脑膜炎、脑脓肿、腹膜炎等,故为人畜共患病.为此,对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巴斯德菌的临床分离标本及耐药状况进行分析. 2000年1月-2009年1月从临床各科标本中分离的22例巴斯德菌株,均来自不同患者.所有菌株均采用AP120NE、BIO-KONT 20E试验条进行鉴定.药敏
为了交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推动我国相关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和成就,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拟于2010年7月在上海召开“2010全国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免疫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同时欢迎从事相关科研、教学、医疗、疾病预防与控制、检验检疫、生物技术研发等工作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参会交流。本次会议被批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5学分。现将征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安徽大学、安徽省微生物学会共同承办,安徽合肥学院等单位协办的“2010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定于2010年10月29日--11月2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中国微生物学会、安徽大学热忱欢迎全国从事微生物学研究、教学和开发的专家、学者到誉为“天下奇山”的黄山做客,与会专家、学者在进行学术交流和展示各自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可走进徽商故里,阅尽徽州风情。会议热忱欢迎与微生物学有关生
目的 研究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患者体内HIV-1 tat第一外显子基因序列的特征和变异情况,为艾滋病痴呆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1例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病例尸检标本的外周组织(淋巴结、脾脏)和中枢神经组织(脑膜、额叶灰质、额叶白质、颞叶、基底核)共7个部位的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HIV-1 tat第一外显子基因,与克隆载体pGEM-T连接,经转化、氨苄青霉素和蓝白斑筛选出阳性克隆,每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没有完全阐明,临床上尚缺乏根治RA的方案和预防的措施.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机体适应缺氧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由α和β两个亚基构成,其中β亚基为组成性表达.在缺氧条件下,HIF-1α蛋白及其靶基因表达增加.2003年Cramer等发现HIF-1α和髓系细胞介导的机体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us,HCMV)感染在我国相当普遍.T-bet和GATA-3是分别特异性地表达于 Thl和 Th2细胞并诱导其定向分化的两种特异性转录因子~([1])。
自身免疫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病情转归及癌变中的作用正日赵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我们通过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都的HBV-DNA载量、自身抗体及肝功能指标,探讨HBV感染后HBV复制情况与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关系以及自身抗体检测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