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经过长期调查发现,作文教学中的清规戒律还没有真正打破,学生作文还是受到种种限制,不敢大胆地写,导致作文水平提高缓慢。
如现在有些教师还是按照命题、审题、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的老套路进行作文指导。要求作文选材要典型,重点要突出,而学生显然是难以做到的。这就像是教学生跳舞,既要让学生跳得好,又要让学生戴着“镣铐”跳,他们能跳得舒展自如吗?写作文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劳动,我们认为,只要文章切题,就可以让想象力高飞。让学生的习作处于自由的状态,有利于发挥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从目前写作教学的状况分析,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先放开,再规范”。这个“放开”,就是提倡自由作文,也就是“自由状态下的写作”;而“规范”不是紧箍咒,不是锁链,不是束缚,而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的天地,尽可能地让他们有自由写作的空间,以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激活他们的才思,激发写作激情,在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并有了一定的经验时,再适当地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
让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状态,就要改革命题作文,让学生看到题目就感到有话可说。如《同学之间》可以改为《我和××的故事》,《我的心事》改为《那天我睡不着觉》,这样的题目可感性强,学生容易掌握。还要多开展半命题作文,如《 的乐趣》,让学生自由填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读书、画画、实验、看报、下棋……”这样他们的思路就打开了。
让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状态,不能苛刻要求学生的作文做到绝对真实,由于学生年龄有限,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有限,又不善于积累材料,总是为找不到写作的内容而发愁,有时只好凭着想象来作文,只要学生想象合理,就应该肯定,我们要求学生的习作做到“相对真实”就可以。不要求全责备。如果学生的习作中有想象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应该给他们指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不断的进步。
让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状态,就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于学生习作“另类语言”要给予肯定。如有的学生作文中写这样的句子:“河里的水很活泼。”“我想听到开花的声音。”“牵牛花爬在树上,像淘气的小弟弟。”这些具有新意的语句,可是有些教师偏偏认为是“病句”,理由是:“活泼只能形容人”“开花不可能有声音”、“牵牛花形容小弟弟不恰当”。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这样苛刻,那就会束缚着学生的思维,以后不敢大胆去写。
著名儿童作家秦文君在谈自己女儿的作文时说:“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是用笔交谈,交谈的当然是心里话,从她写的《快乐的童年》的作文来看,她写得很顺畅,自然流露,娓娓道来,并没有为写作而挖空心思。我觉得这种松弛的状态是有益的,也就是说,她敢写,不人为地设置障碍,很自由。尽管作文有点幼稚,但顺着这条宽松的路子走下去,前景会很美妙。至于作文的章法和技巧,不妨可以边写边学,慢慢掌握。惟有这个敢写,才是作文的根本。”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想象,乐于想象,敢于想象,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写出来的话,真是童心,没有造作的成分,要他们大胆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写出自己内心最想说的话,让学生自由地写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相信,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孔祥前,教师,现居江西峡江。
如现在有些教师还是按照命题、审题、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的老套路进行作文指导。要求作文选材要典型,重点要突出,而学生显然是难以做到的。这就像是教学生跳舞,既要让学生跳得好,又要让学生戴着“镣铐”跳,他们能跳得舒展自如吗?写作文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劳动,我们认为,只要文章切题,就可以让想象力高飞。让学生的习作处于自由的状态,有利于发挥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从目前写作教学的状况分析,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先放开,再规范”。这个“放开”,就是提倡自由作文,也就是“自由状态下的写作”;而“规范”不是紧箍咒,不是锁链,不是束缚,而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的天地,尽可能地让他们有自由写作的空间,以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激活他们的才思,激发写作激情,在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并有了一定的经验时,再适当地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
让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状态,就要改革命题作文,让学生看到题目就感到有话可说。如《同学之间》可以改为《我和××的故事》,《我的心事》改为《那天我睡不着觉》,这样的题目可感性强,学生容易掌握。还要多开展半命题作文,如《 的乐趣》,让学生自由填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读书、画画、实验、看报、下棋……”这样他们的思路就打开了。
让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状态,不能苛刻要求学生的作文做到绝对真实,由于学生年龄有限,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有限,又不善于积累材料,总是为找不到写作的内容而发愁,有时只好凭着想象来作文,只要学生想象合理,就应该肯定,我们要求学生的习作做到“相对真实”就可以。不要求全责备。如果学生的习作中有想象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应该给他们指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不断的进步。
让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状态,就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于学生习作“另类语言”要给予肯定。如有的学生作文中写这样的句子:“河里的水很活泼。”“我想听到开花的声音。”“牵牛花爬在树上,像淘气的小弟弟。”这些具有新意的语句,可是有些教师偏偏认为是“病句”,理由是:“活泼只能形容人”“开花不可能有声音”、“牵牛花形容小弟弟不恰当”。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这样苛刻,那就会束缚着学生的思维,以后不敢大胆去写。
著名儿童作家秦文君在谈自己女儿的作文时说:“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是用笔交谈,交谈的当然是心里话,从她写的《快乐的童年》的作文来看,她写得很顺畅,自然流露,娓娓道来,并没有为写作而挖空心思。我觉得这种松弛的状态是有益的,也就是说,她敢写,不人为地设置障碍,很自由。尽管作文有点幼稚,但顺着这条宽松的路子走下去,前景会很美妙。至于作文的章法和技巧,不妨可以边写边学,慢慢掌握。惟有这个敢写,才是作文的根本。”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想象,乐于想象,敢于想象,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写出来的话,真是童心,没有造作的成分,要他们大胆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写出自己内心最想说的话,让学生自由地写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相信,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孔祥前,教师,现居江西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