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看雪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的禾木真是一幅黑白水墨画,整个河谷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桦树林里掩映着一排排图瓦人的木屋,西伯利亚针叶松和高山落叶林错落有致地装扮在半山腰上;禾木河水蒸腾的水气和农家的炊烟,在微风的作用下给河谷戴上了一条飘舞的哈达。
  新疆的雪,要数阿勒泰最大;雪的厚度,要数阿勒泰的最深。生活在新疆,数次在春、夏、秋前往新疆阿勒泰地区,也不止一次走进喀纳斯的禾木乡,但却唯独没有在冬季去过那里。
  阿勒泰是新疆最早进入冬季的地方。在以前,每年10月以后,大雪封山,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居住在山里的人,从头一年11月一直要等到来年5月冰雪消融才能出山。封山期长达7个月。如若外面的人想进去,要从布尔津县至禾木中间一个叫冲呼尔乡的地方坐3天的马拉雪橇,中途要在驿站过两个晚上,第三天才能到达禾木乡。最近几年,为了促进冬季旅游,当地政府在禾木举办冰雪风情节,动用铲车推开了路面的积雪修通了公路。冬季开车到禾木,这个多年的愿望总算实现了。
  早晨从乌鲁木齐出发,下午6点在布尔津县吃了晚饭。车到了冲呼尔,天色已经渐渐黑了。由浓转淡的晚霞将原本沉默的天空画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道路前面的雪山被落日印得火红一片。真正进山从这里才刚刚开始。路面很滑,车一不小心就滑出路面冲到路边的雪地里。山林中伸手不见五指,只能看见车灯前的路面。每到前方路况不明,先派人在前方探路,要不就是人给车引路。就是这样,我们这辆车在下山坡时还是转了一个360度的圈,停了下来。幸好,没有发生意外。因为我们听见了路基下几十米深的山涧里涛涛的流水声,吓出我们一身冷汗。
  元旦之夜
  夜晚22点,当我们看到前方隐隐约约的灯光,听见此起彼伏的狗叫,知道我们的目的地禾木乡到了。安排我们住宿的是一户图瓦族人家,男主人开着自家的皮卡车来迎接我们。跟着男主人的脚步进了院子,女主人和她的姑娘在门口迎接我们。奔波了一天的我们,此时真有回家的感觉。屋子里烧得暖烘烘的,一间正房、两间偏房。正房用来做饭会客,其余两间一间主人住,另一间用来接待客人。屋里安装了土暖气,绕着墙走的管子可供三间屋子取暖。我们把东西卸在一间偏房,等安顿利落后,来到进门时的正房,正屋墙上龛中供奉着佛像,仔细一瞧是“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天赞”的画像,他们视为能够给家人带来好运。房间墙上还挂着几幅主人和曾经留宿家中名人的照片。
  趁着主人烧火做饭,我来到院子里,漆黑的空气中透出凉意,呼出的气体刚出口就凝固了,气温的确跟想象中的一样,冷得钻心。仰望天空,漫天繁星,只有这里的天空才是通透的,能看清楚天空中的星座。一只土狗一直在门口守望着。它闻到了煮肉的香味,它知道村子里哪家来了客人,只要等待就一定有回报。在它的心目中,来的客人都是好人,因为总能靠坚守换来食物。它的眼睛始终盯着从屋里出来的每个人的眼睛和手,请求施舍的眼神让人有一种哪怕自己不吃也要给它一口的感觉。
  等饭上桌已经很晚了,这一天的夜晚很特殊,因为这晚是2013年和2014年的时间结点,1314——“一生一世”的谐音,多么有意思的数字字音组合,所有人也就能碰到一次。此时此刻,一群摄影人远离家人,在偏远的北方乡村为了共同的爱好相聚于此。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外面过元旦。
  这特殊的时刻即将来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
  晚饭摆上桌子,一大盘肉和几个凉菜。为了这个有意义的夜晚,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开始,老陆专门从车的后备箱里拿了一瓶白酒。当2014年的钟声响起,大家为这一时刻的到来、为在冰雪世界的禾木过元旦的缘分干杯。大块地吃肉大碗地喝酒,晚餐一直进行到很晚,依然意犹未尽。门外的土狗,没有白等,终于得到了骨头,而且是一大盆骨头。
  禾木清晨
  第二天一大早,不知是谁定的闹钟一个劲地响,我撩开窗帘一瞧,天边已经蒙蒙亮。赶忙起来洗漱,手忙脚乱地收拾器材上车。
  在禾木,从天边发亮到太阳露出山头,大约一个小时时间。趁太阳没有出来之前,上到半山腰的平台拍摄水墨禾木,这是每个摄影人到此地的一个心愿。
  白雪包裹着的禾木村,仿佛变成了一幅写意水墨画,一切都笼罩在白雪之中。到了禾木河大桥停车场,有十几辆车比我们来得更早。冬季的禾木更加宁静,村庄里的人们在冬季没有早起的习惯,几乎见不到行人,许多只在夏天接待游客的客栈封了门、钉了窗户,连狗儿都还在窝里做着白日梦。
  图瓦人木屋上的积雪如奶油般层层叠叠,房顶“人”字形的设计,即可以防雨雪,又可以堆放杂物。正是这木屋,给山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村边的白桦林,在雪地里更显夺目,白色的树干上黑色的疤痕,就像一个个眼睛注视着匆匆的过客。
  背着器材在雪地里行走,脚下的雪能踩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桥下的禾木河依然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再冷的天气它也不会完全结冰,因为河畔有多眼山泉注入河中,封冻不住的河水湍急地流过,水面上蒸腾缥缈的雾气。河岸边不时能看到跳动的水鸟,它们一会儿扎进水中,一会儿又鸣叫着立在枝头。图瓦人的马拉雪橇在桥头招揽着生意。更让人感到惊奇的,居然还有在零下30度气温下的在外宿营者,山脚下雪地里两顶色彩鲜艳的帐篷里钻出两男两女,正在收拾他们过夜的帐篷,真佩服他们的勇气。
  气喘吁吁地爬上半山腰的平台,已经有许多同行架好了设备准备干活了。从栈道这头往那头一瞧,嘿,足有200多人。有许多熟悉的老面孔,也有操着广州口音的内地人,敢情这冰雪节的影响还挺大的,招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从山上向下面的河谷望去,整个禾木乡尽收眼底。冬季的禾木真是一幅黑白水墨画,整个河谷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桦树林里掩映着一排排图瓦人的木屋,西伯利亚针叶松和高山落叶林错落有致地装扮在半山腰上;禾木河水蒸腾的水气和农家的炊烟,在微风的作用下给河谷戴上了一条飘舞的哈达。沿着禾木河蜿蜒而上,河水中的雾气不断奔涌而出,弥漫在河谷上空,形成长长的一道玉树琼枝、冰河雪柳的画廊,流水之处,蒸腾的水雾把人带入到一个云雾缭绕的世界,为水墨画卷更增添了几分秀美。
  多彩禾木
  火红的太阳从山的那边冉冉升起,先是映红了我身后的山顶,又一点点地映黄了山腰的丛林,当阳光普照到大地时,这里的一切变得如同仙境童话一般。村庄里,图瓦人木屋炊烟四起,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浑厚的牛角号声响起,图瓦人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迎接新年。
  冰雪节开始了,身着鲜艳蒙古族服装的禾木图瓦人,骑马或者赶着马拉爬犁来到禾木大平台,开始举行赛马、射箭、摔跤、古老滑雪等游牧民族传统群体活动,他们用特有的体育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活动中,最惊险刺激的就是姑娘追、叼羊、赛马,让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了雪地里游牧民族的马上传统活动,用相机记录下了他们活动中的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瞬间。
  禾木的冬季是彩色的,下山的路上经过白桦林,阳光透过树干洒落下来,在雪地上留下一道道长长的影子;一个孩子赶着一群牛来到林间的小溪里饮水,吆喝声如蒙古人的长调般凝固在树丛里久久没有散去;一个个马拉雪橇载着客人从林子中穿过,留下一串串欢笑声在林间回荡。当碧蓝如洗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祥云呈现在眼前时,我自己的心就如同画面中宁静的山村一样平和静谧。身处现代社会、融入时代的高速发展,我们被现代文明所累,身心疲惫。我们总是不停地奔波、寻找着最原始的自然家园。我有幸来到了这个如童话般美丽的冰雪世界,这或许就是我们找寻的“最近的遥远”。
其他文献
国家教委制定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指出,"课堂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并为活动安排了课时,把课外活动提高到活动课的地位以重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
目前,新疆旅游产业联盟正式与昌吉努尔加国际滑雪场达成营销托管合作,前者全面托管后者的营销宣传工作。  这是新疆旅游产业联盟继托管草原石人景区、达坂城白水涧古镇等6家景区之后达成托管的第七家景区,也是第一个冬季旅游景区。  10月30日16时,双方在位于乌鲁木齐市北京路数码港大厦的新疆旅游产业联盟基地举办了签约仪式。  努尔加国际滑雪场位于昌吉市南20公里处,占地面积3160亩,2016年建成。滑雪
期刊
林则徐的《荷戈纪程》、谢彬的《新疆游记》关于精河古道和安阜古城的描述,令人神往。很多年前,我就渴望着到这些遗址去看看。  一个秋日的早晨,我终于坐车前往精河,一访安阜古城。  精河县城的秋天是那么的美。出奎赛高速,拐进团结路,白蜡树金黄色的叶子像涂了一层蜡,在秋阳的映照下,艳丽迷人。微风过处,黄叶摇曳,把人的思绪带到精河的过往。  精河,因水得名,因路而兴。发端于天山支脉婆罗科努山北坡冰川的精河,
期刊
一个班级有几十个成员,每个成员在成长的过程中因受遗传、环境、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不同的个性特征使他们每个人在知识掌握、学习能力等方面产生了差
期刊
几年来,随着全面&#39;营改增&#39;的实施以及新医改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医药CSO公司面临的外部经营风险显著上升。而自2017年1月开始逐步实施的&#39;两票制&#39;将使得医药流通
在可可托海,我沿着岸走一段河又一段河,据说每一段河都因它孕育出了独特的人文、地质而有着不同的传说,那无以计数的历史印记和鬼斧神工的大美景色,又该饱含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呢?  心中怀揣一梦,有山、有水、有人家!走进可可托海就会发现,这里就是一处绝美的境地。初春的可可托海,处处充满生机,绿的松、蓝的水、挺的山,以及那牛羊马驼和哈萨克族人舞动的身姿,随处框出一块儿方景都是一幅相得益彰的唯美影像。  观山 
五声调式派生七声形态,以十二律位为工具予以具体运用,这一乐调系统观念,黄翔鹏称之为“一百八十调”。这一乐调系统观念的逻辑前提有三:一、同均三宫。二、五正声组成的宫系,每阶
中国芭蕾舞剧《牡丹亭》是2008年由中央芭蕾舞团出品的年度芭蕾大剧,该作品自公演之后,关于它的争议持续了很久,莫衷一是;又因为这属于一部"艺术跨界"式的作品,因此各艺术门
<正>The studied are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to east of the Qorveh city(Kurdistan Province)in the Sanandaj-Sirjan zone.Based on field observations,the dykes ar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