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状况:女孩想离家出走
一天上午,学校心理咨询室的门被急促地敲响,一个泪流满面的女孩子站在了心理老师李静的面前。
李老师连忙让她进来,让她坐下,听她讲。女孩擦了擦满脸泪痕说:“我想离家出走。”
想离家出走却走到了心理老师这里来,可见女孩的内心是不想出走的。“跟老师说说看,为什么要出走。”李老师温和地看着女孩,试图让她说出她的心里话。
“我一点也不想待在家里,我讨厌我爸爸,恨他!”
“那妈妈呢?”
“我妈妈很软弱,凡事都听爸爸的。我想离家出走去外面打工,等以后赚很多钱,再把妈妈接走,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女孩的眼泪又流下来,“在我的家里,我爸爸是一个暴君,非常专制,他在家,就根本没有我和妈妈说话的权利。妈妈每天都是忍辱负重,不敢发表任何意见,妈妈曾说过,如果不是因为我。她没有必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还有个弟弟,我爸爸只喜欢我弟弟,把他看得比他自己都重要,他要为了弟弟的未来拼命赚钱,所以,在这个家里,没有我的立足之地。”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想离家出走了,我还曾经多次想过自杀,但一想到要留妈妈一个人在世界上受苦,我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那么,你觉得,像你这样只有15岁的女孩,离家出走的话,如何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呢?”
“也许我可以学习一些东西,比如一技之长,我可以去学电脑。我还可以找堂哥让他帮我,他也是十几岁就到外面打工的,现在照样干得不错,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后来学了技术。可是,我现在的成绩非常不好,我觉得没有必要再坚持读书了,不如早点去学一技之长。”
发现:女孩的家庭情况
李老师后来去了女孩的家里一次,和她的父亲进行了一次长谈。了解到女孩的家庭背景确实如她所说,出生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弟弟,父母在她出生后到上海打工一直至今。父亲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可是个性特别强,工作也非常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所以,一直在换工作,母亲则替人做杂工,9岁的弟弟在小学读书。
结合上面的这些真实而具体的情况,再看女孩的心态,可以了解到,她确实生活得不如意。因此,她出现了心理偏差,比如心态失衡,逃避型人格倾向,过分敏感,以自我为中心等。
女孩的家庭情况与周围的上海本地学生反差很大,这在她的心中造成了严重的不平衡和自卑感,她把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归根于父亲。另外,值得指出的一个细节是,女孩说,在她9岁的那年,她想要父亲给她买一台电子琴,是很便宜的电子琴,但是父亲没有给她买。现在弟弟也9岁,学英语一次就交费5000多,父亲却爽快地答应了。她于是提出要一台电脑的请求,父亲拒绝。女孩说,当晚她委屈得哭了一夜。
解答:爱让我们有所承担
女孩的父母整天忙于找工作没有时间顾及姐弟俩,所以照顾弟弟的任务就落在当姐姐的身上,然而对15岁的女孩来说,无法从心底接受这些,她也还是一个小孩,需要别人的照顾。所以,她开始恨父母,特别是父亲,认为父亲过分溺爱弟弟才让她受苦。所以,她逃避对家庭的责任。想离开家去别的地方,并且从她的口中,听不到关于父母很辛苦应该理解他们这样的话。
李老师让女孩去思考:父母工作辛苦吗?
女孩想了想说,辛苦。
那么,女儿应该不应该分担一下他们的辛苦?
应该是应该的。
姐姐应该怎样对待弟弟?
应该照顾弟弟。
那么,你还觉得父母只是出于溺爱而让你受委屈吗?
女孩想了想,慢慢地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渐渐平静下来。李老师趁机又让她思考:你的学习成绩非常不好,总感觉同学们瞧不起你,因此,你逃避当前的学习,想去打工。可是,你想一想,一个人做任何事,只要她尽力了,人们真的会瞧不起她吗?
女孩摇了摇头:“只要尽力了,人们应该会尊敬她的。”
你处处感觉家人对自己不公平,尤其父亲对弟弟的态度让你觉得家人不重视你的存在。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父母为什么要求自己多承担一些家务?
“因为家里不宽裕,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赚钱,没有时间照顾我和弟弟,我是姐姐,应该多帮父母分担,应该照顾我弟弟。”
李老师还有很多提问留给女孩,让她自己去思考,去寻找,去发现,从而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个过程用了很长时间,女孩慢慢变得有勇气有承担,已经不再那么计较了。
“还想离家出走吗?”
女孩摇了摇头,“老师,我想回学校上学。”
编辑 孙栎栎
一天上午,学校心理咨询室的门被急促地敲响,一个泪流满面的女孩子站在了心理老师李静的面前。
李老师连忙让她进来,让她坐下,听她讲。女孩擦了擦满脸泪痕说:“我想离家出走。”
想离家出走却走到了心理老师这里来,可见女孩的内心是不想出走的。“跟老师说说看,为什么要出走。”李老师温和地看着女孩,试图让她说出她的心里话。
“我一点也不想待在家里,我讨厌我爸爸,恨他!”
“那妈妈呢?”
“我妈妈很软弱,凡事都听爸爸的。我想离家出走去外面打工,等以后赚很多钱,再把妈妈接走,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女孩的眼泪又流下来,“在我的家里,我爸爸是一个暴君,非常专制,他在家,就根本没有我和妈妈说话的权利。妈妈每天都是忍辱负重,不敢发表任何意见,妈妈曾说过,如果不是因为我。她没有必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还有个弟弟,我爸爸只喜欢我弟弟,把他看得比他自己都重要,他要为了弟弟的未来拼命赚钱,所以,在这个家里,没有我的立足之地。”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想离家出走了,我还曾经多次想过自杀,但一想到要留妈妈一个人在世界上受苦,我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那么,你觉得,像你这样只有15岁的女孩,离家出走的话,如何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呢?”
“也许我可以学习一些东西,比如一技之长,我可以去学电脑。我还可以找堂哥让他帮我,他也是十几岁就到外面打工的,现在照样干得不错,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后来学了技术。可是,我现在的成绩非常不好,我觉得没有必要再坚持读书了,不如早点去学一技之长。”
发现:女孩的家庭情况
李老师后来去了女孩的家里一次,和她的父亲进行了一次长谈。了解到女孩的家庭背景确实如她所说,出生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弟弟,父母在她出生后到上海打工一直至今。父亲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可是个性特别强,工作也非常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所以,一直在换工作,母亲则替人做杂工,9岁的弟弟在小学读书。
结合上面的这些真实而具体的情况,再看女孩的心态,可以了解到,她确实生活得不如意。因此,她出现了心理偏差,比如心态失衡,逃避型人格倾向,过分敏感,以自我为中心等。
女孩的家庭情况与周围的上海本地学生反差很大,这在她的心中造成了严重的不平衡和自卑感,她把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归根于父亲。另外,值得指出的一个细节是,女孩说,在她9岁的那年,她想要父亲给她买一台电子琴,是很便宜的电子琴,但是父亲没有给她买。现在弟弟也9岁,学英语一次就交费5000多,父亲却爽快地答应了。她于是提出要一台电脑的请求,父亲拒绝。女孩说,当晚她委屈得哭了一夜。
解答:爱让我们有所承担
女孩的父母整天忙于找工作没有时间顾及姐弟俩,所以照顾弟弟的任务就落在当姐姐的身上,然而对15岁的女孩来说,无法从心底接受这些,她也还是一个小孩,需要别人的照顾。所以,她开始恨父母,特别是父亲,认为父亲过分溺爱弟弟才让她受苦。所以,她逃避对家庭的责任。想离开家去别的地方,并且从她的口中,听不到关于父母很辛苦应该理解他们这样的话。
李老师让女孩去思考:父母工作辛苦吗?
女孩想了想说,辛苦。
那么,女儿应该不应该分担一下他们的辛苦?
应该是应该的。
姐姐应该怎样对待弟弟?
应该照顾弟弟。
那么,你还觉得父母只是出于溺爱而让你受委屈吗?
女孩想了想,慢慢地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渐渐平静下来。李老师趁机又让她思考:你的学习成绩非常不好,总感觉同学们瞧不起你,因此,你逃避当前的学习,想去打工。可是,你想一想,一个人做任何事,只要她尽力了,人们真的会瞧不起她吗?
女孩摇了摇头:“只要尽力了,人们应该会尊敬她的。”
你处处感觉家人对自己不公平,尤其父亲对弟弟的态度让你觉得家人不重视你的存在。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父母为什么要求自己多承担一些家务?
“因为家里不宽裕,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赚钱,没有时间照顾我和弟弟,我是姐姐,应该多帮父母分担,应该照顾我弟弟。”
李老师还有很多提问留给女孩,让她自己去思考,去寻找,去发现,从而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个过程用了很长时间,女孩慢慢变得有勇气有承担,已经不再那么计较了。
“还想离家出走吗?”
女孩摇了摇头,“老师,我想回学校上学。”
编辑 孙栎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