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理想蛋白质概念与应用(续完)

来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da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 模型法估计氨基酸需要量和理想蛋白质组成
  生长和繁殖期间氨基酸的需要量是变化的,可使用构建模型方法进行测定。目前常用InrPorc和NRC模型。两种模型均可作为决策支持工具(IntaPorc:http://w3.rennes.inra.fr/inraporc/index_en.html,NRC模型:http://dels.nas.edu/Report/Nutrient-Requirements-Swine-Eleventh-Revised/13298)。这些模型使用预定义的某些性状值,但也需要用户输入如蛋白质沉积潜力和采食量数据。根据各种信息来源,模型以动态方式生成氨基酸需要量曲线。
  2.1 InraPorc模型中生长猪的氨基酸需要量
  如上所述,蛋白沉积是生长猪氨基酸需要量的主要决定因素。需要量及采食量决定了日粮中需要的氨基酸含量。在生长期间蛋白质沉积和采食量会发生变化,因此日粮中所需的氨基酸含量可大致通过蛋白质沉积曲线和采食量曲线确定。需要由用户提供这些信息,以获得氨基酸需要量的准确估计值。身体蛋白质和体重之间存在强相关,因此通过用户提供系列体重和采食量数据(育肥期至少提供3次测定值),软件可确定采食量和蛋白质沉积曲线。蛋白质沉积曲线由三个模型参数描述:初始蛋白质量(与初始体重强相关)、生长期平均蛋白沉积(与平均日增重相关)和一个描述动物早熟或晚熟的“性成熟”参数。根据该曲线和沉积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就可以确定氨基酸的沉积曲线。
  在InraPorc模型中,赖氨酸沉积的最大效率假定为 72 %,这意味着沉积1 g赖氨酸至少需要1.39 g赖氨酸。即使赖氨酸是第一限制氨基酸,也有0.39 g的赖氨酸被分解。赖氨酸之外的其他氨基酸最大利用效率可通过赖氨酸最大利用率和理想蛋白质组成逆向计算,如下例所示。
  假设:
  SID赖氨酸需要量: 15.66 g/d(从上面例子中得出)
  SID苏氨酸:赖氨酸需要量比:65 %
  身体蛋白中苏氨酸含量:3.70 %
  苏氨酸维持需要量:0.017 1 g/kg BW 0.75 /d
  苏氨酸基础内源性损失:0.330 g/kg干物质采食量
  计算:
  SID苏氨酸需要量:15.66×0.65 =10.18 g/d
  苏氨酸维持需要量:0.017 1×500.75 = 0.32 g/d
  苏氨酸基础内源性损失:0.330×2 = 0.66 g/d
  蛋白质沉积需要的苏氨酸:10.18 - 0.32 -0.66 = 9.20 g/d
  苏氨酸沉积:150×0.037 =5.55 g/d
  苏氨酸最大利用效率:5.55 / 9.20 = 60 %
  根据这些假设,吸收后苏氨酸的利用率远低于赖氨酸(60 %与72 %)。氨基酸之间的最大利用率差异相当大。精氨酸的利用率最高,超过100 %,这表明猪在体内可合成精氨酸。组氨酸的最大利用率也相当高。由于利用率是根据理想蛋白质组成计算出来的,不切实际的利用率可能是理想蛋白质组成不正确所致。例如,在InraPorc模型的初始版本中,使用的理想SID 异亮氨酸:赖氨酸为60 %,相当于最大利用率的60 %。但试验研究表明,60 %太高了。
  2.2 NRC模型中生长猪的氨基酸需要量
  最新的NRC模型在概念上与InraPorc模型类似,主要区别在于氨基酸利用率。默认情况下,NRC假定维持赖氨酸的最大利用效率为75 %。此外,假定最大利用效率随体重而变化。比如用于蛋白质沉积的赖氨酸最大利用效率在20 kg BW时为68.2 %,120 kg BW时为56.8 %。而在InraPorc方法中,假定在整个生长期间利用效率恒定为 72 %。此外,对合成内源性分泌物,NRC使用与蛋白质沉积相同的利用效率,而InraPorc模型假定维持和内源分泌的氨基酸利用效率为100 %。在NRC模型中基础内源氨基酸损失也比InraPorc模型高出15 %~85 %。
  在对相同条件下确定InraPorc和NRC模型参数时(即采食量和蛋白质沉积曲线),两种方法的需要量估计值是相同的。InraPorc模型中20 kg体重SID赖氨酸需要量稍高于(不到10 %)NRC模型,但在140 kg体重时正好相反。在20 kg~140 kg期间,InraPorc模型中SID苏氨酸:赖氨酸比例从64 %增加至65 %,而在NRC模型中从61 %增加至67 %。尽管SID氨基酸:赖氨酸随时间而变化,但是两种模型均可计算理想蛋白质组成。除少数例外(如蛋氨酸 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这些组成都比较相似。
  2.3 InraPorc模型中妊娠和哺乳母猪的氨基酸需要量
  InraPorc母猪模型是现有描述多胎次母猪营养素利用和需要量的为数不多的模型之一。该模型基于妊娠和哺乳期间能量和氨基酸的利用,考虑了胎儿生长、逐胎母体增重、泌乳量和哺乳期间身体储备的动员等因素。由于母猪怀孕期间限制性饲喂以及哺乳期间蛋白质消耗往往高于蛋白质摄入,很难对繁殖母猪使用蛋白质沉积的概念(生长猪通常这样做)。妊娠期间的喂养目标是在分娩时达到目标体重和背膘厚,因此InraPorc基于胎儿蛋白质存留、妊娠时间以及维持之外的能量摄入量,采用经验关系描述妊娠期间的蛋白质沉积。赖氨酸的最大利用效率假定为65 %。其他氨基酸根据妊娠时理想蛋白质组成确定。经验关系也被用于确定哺乳期间乳中流失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根据窝增重和窝大小计算乳中流失的平均蛋白质,根据平均泌乳量和泌乳时间给出的泌乳量曲线获得日泌乳量。在泌乳的首个19 d,泌乳量增加,而后小幅下降。哺乳期蛋白质存留(或者说蛋白质动员)也根据经验关系描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摄入量和乳中流失氮含量的函数。使用哺乳期理想蛋白质组成确定其他氨基酸的平衡。   在首胎母猪妊娠早期,大部分赖氨酸被母猪沉积(主要在肌肉中),因为头胎母猪还未达到体成熟。从大约60 d起,胎儿赖氨酸沉积迅速增加,85 d后赖氨酸含量供应不足以保证母体的最大生长。在哺乳期,采食量迅速增加,用于补充生长和乳中赖氨酸流失。然而,增加的采食量不足以维持泌乳,母猪动员体内蛋白质储备用于泌乳,特别是在泌乳的最后14 d。断奶后,赖氨酸供应用于恢复体内蛋白质储备。从这个例子中可清楚看出,一头母猪需要多少氨基酸没有一个单一的答案。在第一胎,母猪仍在生长,还没有达到成熟的体重,因此在哺乳期间会失重。此外,妊娠期间对母猪进行限饲,可能导致蛋白质和氨基酸沉积低于母猪的生物学潜能。在哺乳期间,母猪动员体蛋白和脂肪提供泌乳所需的能量,因此增加日粮中赖氨酸含量并不一定导致身体蛋白质动员的减少。
  2.4 NRC模型中妊娠和哺乳满足的氨基酸需要量
  NRC也采用因子法估计妊娠和哺乳的氨基酸需要量。对于妊娠期,NRC明确考虑胎仔数、乳腺组织、胎盘和胎盘液、子宫、时间依赖性母体蛋白沉积以及能量依赖性母体蛋白沉积作为单独的蛋白质储备库。在前四类储备库中,胎儿蛋白质增量相对最为重要,使用与InraPorc中类似的关系式来表述。时间和能量依赖性蛋白质沉积曲线也与InraPorc类似。以每类蛋白储备库中氨基酸比率乘以蛋白质沉积量并除以氨基酸利用效率得到氨基酸需要量。NRC模型考虑基础内源损失,但妊娠和哺乳具有不同的内源蛋白损失(分别为17.6 g/kg和9.8 g/kg干物质摄入量)。妊娠和哺乳期间SID赖氨酸需要量在两种模型中遵循非常类似的模式。在InraProc中妊娠期间平均SID赖氨酸比NRC模型高出3 %,而在哺乳期间正好相反。
  2.5 妊娠和哺乳母猪的理想蛋白质组成
  很难给出“账面上的”母猪氨基酸需要量,因为体重和背膘厚、窝仔数及窝重的增加或减少均会影响氨基酸的需要量。InraPorc与NRC模型要求用户输入这些数据,并根据具体情况放大或缩小。InraPorc模型对相应的妊娠和哺乳期使用固定的理想蛋白质组成。而在NRC模型中并非如此,每类蛋白质均有自身的蛋白质组成,因此在妊娠和哺乳期间以及不同胎次和窝仔数情况下,总的蛋白质组成是变化的。不过,这些变化相对较小。InraPorc和NRC模型所用的理想蛋白质组成非常相似。两种模型均表明,哺乳期间(蛋氨酸 胱氨酸):赖氨酸的比例低于妊娠期,但是NRC模型中的差异远大于InraPorc模型。
  2.6 基于需要量还是基于响应配合日粮?
  最低成本饲料配方是基于线性规划配合的,其中给出了营养限制指标(如日粮中营养素的最低和最高含量)。在最低成本饲料配方中,限制之一是动物需要量是固定值,配合日粮中的营养素含量应在配方师设定的边际值之内。一个有经验的饲料配方师可调整需要量值并评估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令人惊讶的是对定量和系统研究营养缺乏影响关注较少。例如,赖氨酸、色氨酸或缬氨酸缺乏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是什么?在一系列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缬氨酸或异亮氨酸缺乏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远大于亮氨酸、组氨酸和苯丙氨酸缺乏的影响。InraPorc和NRC等模型法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缺乏氨基酸供应造成生产性能下降。不过,这些模型还没有考虑氨基酸之间的互作(如支链氨基酸之间)或氨基酸缺乏或过量对采食量可能产生的影响。
  3 结论
  对生长猪和母猪已提出了不同的理想蛋白质构成。在独立试验研究或综合试验结果基础上建立了理想蛋白质构成和赖氨酸需要量。模型法得到的理想蛋白质构成在未来将更为有用。模型考虑了氨基酸利用的不同方面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动态变化。IntraPorc或NRC等是否是最适合的模型有待用户考虑。□□
  参考文献(略)
其他文献
8月的一天,我和同事们一起外出旅游,旅游车上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坐在我的斜侧面,他正玩弄着一个“六面魔方”。他能把六面魔方还原吗?他能成功吗?就这样我带着疑问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着他左转右转、上翻下翻,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六面魔方的还原。我惊呆了!当我带着浓厚的兴趣看着他完成了好几次时,我彻底被征服了。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我问他是如何学会的,他告诉我是跟着网上一步一步学会的。  就这么跟着网络真能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为小学品德课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能给孩子提供真实的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
摘要:商周时期大型物种迁移的原因,既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和人类活动有关。这一时期书写材料的消耗,就是对动物自身肉体的消灭。战争和皇室宫殿的建设,是对大型动物生存空间的压缩。人口的增多,农业的发展,大量植被或者湿地遭到破坏,剥夺了动物的食源。象文化和皇家狩猎的推崇,也是造成大型物种锐减的原因之一,总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是导致物种生存空间压缩,物种数量减少,迁移的直接原因,对物种迁移负主要责任。  关
摘 要: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其显著的特征是能够迅速有效地募集资本,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已经不再是企业的第一要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资本变成了知识。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无论是在外部的表现形式上,还是在内部的治理方式上,都有与现代企业不同的一些特征,经济学或管理学将其称为后现代企业。西方国家近三十年来,纷纷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进行了改革,出现了一批新型企业形态,这批新型企业形态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留白艺术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哲学观和审美观在书画篆刻、文学作品、园林建筑等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由于行文的需要,对某些内容往往写得十分简略,甚至省略不写,形成空白、跳跃之处。这种写作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处。文本中的这些空白,正是教材中的“空灵”部分,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是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是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是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
摘要:早期诊断母猪的跛行对减少损失和提高动物福利非常重要。母猪发生轻微或中等程度的跛行是很难做出诊断的。作为一种检测母猪下肢炎症症状的方法,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ography,IRT)可作为了评价母猪跛行的一种辅助手段。  关键词:跛行;母猪;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ography,IRT)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
摘 要:在全球范围内,人们通常按一个主观的体况目标对母猪进行饲养。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客观地测量母猪体况的工具。开发出一种能够对母猪背部棘突到横突的棱角进行量化的样品卡尺。此母猪卡尺测量技术是基于随着母猪体重、脂肪和肌肉的减轻/减少,其背部会变得更棱角分明的原理来测量的。卡尺臂高3.8 cm,可适应16.5 cm、21.6 cm、26.7 cm或31.8 cm的宽度。试验选用北
【摘要】根据素质教育精神,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目标,小学英语课堂应着力提升教学有效性。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结合实际案例,从“图片”和“简笔画”两个方面,总结了图画技巧运用及其使用策略,着力打造灵动高效的课堂,有利于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英语交际沟通的能力,发展语言,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图画 高效 英语课堂教学  灵动的课堂,是充满着教育智慧的课堂,是多
摘 要 基于考察信息时代职业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及培养特征,参照当前国内外有关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素养的能力标准及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作为研究与实践对象,构建以“基本信息素养普及、专业信息能力强化、综合信息能力实践”为梯级目标的分段式信息素养能力目标体系,围绕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设计具体培养方案,并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 梯级分段式;人才培养
2016年9月8~9日,2016农业产业互联网大会在上海绿地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牧尚科技主办,辅音国际联合承办。中国畜牧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殷成文、于洁,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王金辉受邀出席此次大会,同时出席本次大会的还有辅音国际董事长赵明、牧尚科技联合创始人黄振平、神农云总裁贺茂俊、农资电商资深专家李发、百度资深大数据总监李涛、原花旗集团研发中心总监、IBM电商物流高级专家海生、点融网副总裁严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