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橘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沙糖橘味道甘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基于此,分析了沙糖橘的基本生长习性,并对其种植技术管理相关实施要点展开了探寻分析。
  关键词 沙糖橘;生长习性;种植技术;管理要点;施肥;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16
  沙糖橘是抗逆性、适应性均较强的果物之一,对种植栽培技术整体要求不高,是能够实现丰产、稳产的重要柑橘品种。针对沙糖橘的种植技术及栽培管理实施要点要围绕多方面内容展开,以全面提高果物种植技术质量。
  1 沙糖橘的基本特征与生长习性
  1.1 沙糖橘的基本特征
  沙糖橘果实呈圆形或扁圆形,色泽橙黄偏红,果实易剥皮,果形指数0.78左右,单果重量在62~88 g,可食率高达72%。沙糖橘中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1%、果酸0.35~0.40 g/mL,含糖量在10.55~11.50 g/100 mL,整体表现为果肉爽脆、汁多、味道清甜、化渣、如砂糖一般。其中富含大量的蔗糖、纤维质、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长期食用具有健脾补血、化痰理气等等保健用功效。
  沙糖橘的树冠中等,根系相对发达且发梢力较强,拥有深绿色椭圆形叶片,每年3月中旬左右开花,11—12月结果成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这也使其成为柑橘中最为稳产的品种之一,经济价值相当高。
  1.2 沙糖橘的生长习性
  沙糖橘果树能否健康生长发育取决于外界多种环境条件影响,例如地理环境中的坡向、地形、土壤、海拔,气候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与日照等等。这里对果树影响最大的无外乎温度因素,种植环境温度即使偏差0.5 ℃都有可能带来不同的成果质量,可见其温度要求之苛刻。一般来说,12.5~37 ℃是沙糖橘最为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环境。如果低于这一温度范围,沙糖橘植株会受冻死亡,如果高于这一温度范围,其植株就会由于根系受损而停止生长。不符合生长环境标准背景下所培育出的沙糖橘在酸含量方面会快速上升,而糖含量下降,导致成果品质变差。
  一般来说,沙糖橘在种植过程中所要求的年日照时数应该控制在1 200~2 300 h范围,且要求年降雨量在900~1 200 mm,空气相对湿度则要控制在70%~80%,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0%~85%,一旦土壤含量低于60%,就需要辅以人工灌水,如果土壤含水量超过85%,则说明雨水过多,可能会导致沙糖橘果园地下水位过高,此时土壤积水也会相应升高,必须进行及时排水,否则可能会导致土壤积水过多而烂根死亡。
  由于沙糖橘的高适应性,所以可以在许多类型的土壤中种植沙糖橘,例如沙滩土壤、紫色土壤、红黄土壤、海涂土壤等等都能种植沙糖橘,但唯一一点要保证土壤的pH值在4.5~8为最佳,而若要保持沙糖橘根系良好生长发育则必须要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2%~5%,且要求排水良好且地质结构良好,最好要求是质地疏松且含氧量较高的土壤[1]。
  2 沙糖橘种植技术的实践要点
  沙糖橘在种植技术方面要强调实践多方面技术到位,从建园种植、促果技术、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结果树施肥到采收各个阶段都要切实把握技术关键,满足种植技术实践要点条件。
  2.1 建园种植
  在沙糖橘建园方面要遵循整体规划,合理设置排灌系统与种植道路,最好选择坡地建园,如东南向坡地为最佳。所选择种植地块也要保证阳光充足,同时做到逐年清沟培土,保证后期沙糖橘种植根系营养吸收面积不断扩大,且根系达到深生指标,一定程度上延长沙糖橘盛产期。一般情况下种植规格保持株行距在2.5 m×3 m,且保证80~90株/667 m2。
  在种苗定植环节,要做到定植浆根,保证根系自然展开并压实,并保证定植后淋足定根水,在其上部覆盖杂草,并保持隔天淋水,大约7 d后根据天气情况再确定淋水周期,一般保持10 d淋水一次即可。考虑到沙糖橘属于常绿果树,其抽梢次数较多,生长量偏大,所以在苗木成活期还要淋施两三次水肥,保证每50 kg水肥中加入0.2~0.4 kg
  尿素,促进抽芽整齐和健壮,保证养分供应充足。
  2.2 促果技术
  第一,控梢促花芽分化。特别是从冬季到早春期间实施促果技术过程中不能施速效肥,可以考虑在12月中旬环割主枝,只割断皮层但不伤害木质部,在距离地面20 cm以上的位置进行。采用药物促花,例如在晴天的下午喷洒400倍液的多效唑配合休眠素,再对水50 kg,每隔15 d喷洒一次,保证控制冬梢并促进花芽的良性分化。
  第二,促果壮果。在谢花后到第二次生理落果开始之前,就要为果树喷洒50 mg/L的920溶液,保证每隔15 d喷施一次。减少果树的生理落果。
  第三,抹梢促果。要通过人工来摘除过多的营养梢和落花的无果枝,并保留少量放梢,尽量减少其养分消耗,防治出现落果现象。可以考虑在7月上旬进行一次夏梢放梢,这样有利于保护果实不被灼伤,同时健壮秋梢抽生[2]。
  2.3 病虫害的防治
  为害沙糖橘的主要害虫有很多,如潜叶蛾、介壳虫、螨类等。针对这些虫害的解决方法就是尽量避免虫口高峰期统一放梢,而是应在每批新梢抽生1 cm左右时喷药(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例如,针对螨类虫害,就可以采用浓度为75%的克螨特乳油配合2 500倍液或者浓度为25%的三唑锡1 000倍液进行预防防治。
  针对沙糖橘炭疽病、黄龙病等病害的防治,则要采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锰锌等,每次新梢在自剪后就要施入托布津600倍液或者代森锰锌800倍液。如果发现果树染病黄龙病就必须立刻整根整枝挖除。整体来讲,对沙糖橘果树的用药要严格结合其抗药性来及时调整药物品种,一般可以采用杀虫剂配合杀菌药来追肥,而配药方面则要注意药物配用禁忌,要保证药性。
  2.4 整形修剪
  针对沙糖橘果树的整形修剪要做到适时,注重对早结丰产树冠的培养,保证枝梢分布合理,树冠紧凑。对于一些老梢则必须短截,以此来促进新梢整齐萌发。如果存在病虫枝或枝条过密,则要以剔除旺枝和弱枝为先,保证枝条的均匀分布。针对3年生或以上的已挂果树,要剪除其隐蔽内瞠枝,实现对树势的修整改造,增加沙糖橘的结果面积。
  2.5 合理采收
  最后要做到合理适时地采收沙糖橘,一般采收操作为分批采摘,即每年的11—12月沙糖橘完全成熟以后,其果皮呈现橙红色,此时达到果实成果的最佳标准,其商品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均达到最高,可选择采收[3]。
  3 结语
  本文全面分析了沙糖橘的种植技术要点实践过程,希望以此来引导地方沙糖橘栽培种植,保证该产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华坚.浅谈沙糖桔种植技术[J].北京农业,2014(30):93-93.
  [2]韦锋.浅谈坡地沙糖桔的种植技术[J].吉林农业C版,2012(5):107-108.
  [3]鄧金宜.荣光农场沙糖桔种植适用技术[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1):52-5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探讨了分批排序问题,分析了极小化加权总完工时间问题1|B,rj=∈{0,r}|∑ωjCj的复杂性,证明了此问题的NP-完备性,并对一类特定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近似算法。证明了
车牌定位是车牌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车牌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车牌识别的结果。车牌区域的颜色特征是车牌的重要信息,针对车牌区域的颜色特征,论文提出了一套利用车牌区域的伴生与互补特征进行定位的算法。该算法利用车牌区域的颜色特征,快速定位到与车牌颜色有关的区域;然后利用车牌区域伴生与互补特性快速去除具有与车牌区域相同颜色的其他非车牌区域;最后使用投影积分进行车牌的精确定位。通过对200幅从交通卡口获取的
摘 要 2016年,在重庆市江津区对引进的14个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评价其在本区生态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结果初步表明,Y两优6号、Y两优35、鹏两优713在江津区产量表现较好、抗病能力较强,较对照C两优华占增产11%以上;Y两优689、宜香优2115、Y优一号表现次之,较对照C两优华占增产5.55%~9.69%。除鹏两优713有零星倒伏外,其余品种无倒伏现象发生。该6个品种可推
论文主要提出了一个提取图像特征参数来进行多级匹配的检索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把图像统一转换成相同的尺寸和色彩空间。然后对图像进行4级Daubechiess小波变换,并在经过小波变换的图像上进行标准差计算匹配,欧氏距离计算匹配,不变矩计算匹配,最后得出检索结果。该方法通过了有9000多张图像的图像库的检验,获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
最近邻查询是空间数据库的重要应用之一,最近邻查询概念的扩展,即时象的相似性查询中,利用以往的定位查询以厦范围查询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最近邻查询的问题,在分析NN查询的基本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