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在其合著的《成功之路》一书中指出,出色的美国公司几乎都只是以寥寥几条主要的价值观来作为驱动力,给员工们以充分施展才能的余地,使其发挥主动性。现在,企业价值观已经成为美国企业文化的核心,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
★ 尊重员工,人人平等
与以往仅仅把员工与企业看成是纯粹的雇佣关系、把员工仅仅视为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和获取利润的“工具人”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把员工的发展看成是企业的目标之一,努力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精神需求,尊重员工的个性、尊严和价值,平等对待每一位员工,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命运共同体”。如,IBM不断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彻底贯彻了“尊重个人”这一经营理念,公司总裁小托马斯·沃森说过,尊重人、信任人是IBM的第一宗旨。他认为只有尊重职工,信任职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使他们竭尽全力为公司服务,推动公司持续发展。摩托罗拉公司的基本信念就是:“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坚持高尚操守”。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的理念是“公平待人”。宝洁公司则在其宣言、年报以及各种演说中,总是不遗余力地赞扬员工的努力、勇气和创造性,认为宝洁是依赖其员工而存活的。许多美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与员工都在以木墙分隔成的开放式空间里办公,拥有同样的办公条件,停车场也没有为管理层特设的车位。这些都体现出“人人平等”的管理理念,较好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解决员工后顾之忧,许多企业还为职工修建托幼中心、廉价食堂、学校等服务部门。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佳供职公司”、由旅美华人王嘉廉创办的国际联合电脑公司(CA,也称冠群电脑公司),在公司总部大楼内设置了设备齐全的托儿中心;摩托罗拉为员工提供每年80小时的带薪休假,还通过援助计划向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举办保健教育等。这些都体现着企业对员工的全面关怀。
★ 推崇创新,追求卓越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顾客的消费需求也日渐多样化、个性化,任何企业可持久保存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少,创新以及创新的速度成为关键的竞争要素。基于此,美国企业普遍以创新与变革为最高价值观,在创新和变化中寻求和把握机会。如“追求卓越”就是IBM公司的三大价值观之一;GE(通用电气公司)以“进步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为基本理念,公司前任总经理杰克·韦尔奇致力于生产世界上最高质量的产品,提供最优的服务,力争使所有的业务都变成市场中的第一或第二,“使通用电气公司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公司”;在微软,每一位新员工加入时,都会受到这样的忠告:“在微软,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HP(惠普)公司则强调“以世界第一流的高精度而自豪”,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卢·普拉特说:“吞噬现有产品是保持领先的途径”。另外,像摩托罗拉、3M、克莱斯勒、辉瑞制药、英特尔等企业也都推崇变革与创新。依靠变革与创新,英特尔公司得以长期雄居芯片市场王座,微软公司得以牢牢控制着软件市场的主动权,麦当劳始终处于全球饮食业的龙头地位,美国大部分的中型或大型公司每天都有不只一种新产品问世。
★ 鼓励参与,开放管理
在美国企业,开放式的、授权参与管理实际上已经制度化,成为一种企业文化,“你不射门,你百分之百没有命中率”。企业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和创新活动,要求员工随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定期填写对公司意见的调查表,并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奖励甚至重奖。公司的管理人员经常与员工进行平等地交流与沟通,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批评。像摩托罗拉、微软、IBM等高科技企业都采用开放式办公方式。在英特尔公司,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无所顾虑地向上级或同事提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我觉得你的想法可能影响我们新产品上市的时间,理由是”,这就是公司总裁葛洛夫所说的:“许多公司的等级制度妨碍了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我们可不能那样”。思科系统公司则通过网络向员工发布关于企业运营情况的各种信息,公布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告诉员工,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为企业出谋划策的行列中来;原GE公司总经理杰克·韦尔奇自接管公司以来,通过大刀阔斧地改革,裁减员工,减少管理层次,清除官僚主义,强化公司内部的沟通和交流,赋予下层管理人员更多的责任,鼓励员工面对面地向管理人员陈述建议或意见,并要求管理人员立即做出答复或接受员工批评,有效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 重视培训,组织学习
美国企业非常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致力于创建学习型的企业组织。摩托罗拉公司承诺支持员工在技术和能力方面寻求发展,并提供多种类型的职业培训,鼓励员工参加,每年为每个员工提供5天的在职培训。GE公司每年拨款10亿美元用于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员工培训,年培训人数超过1万人,没有经过公司总部克顿维尔学院培训的人不得提升,原公司总经理杰克·韦尔奇每月都要亲自讲课一次。“教育永无止境”是IBM的基本信条,为了培训职工每年投入6亿美元。像微软、英特尔、思科等公司都有细致周密的企业教育培训和员工生涯发展规划。知识是企业发展的资本,只有学习才能为不断的变革与创新做好准备,这就是美国企业近年来特别推崇学习型组织的根本原因。
★ 面向顾客,优质服务
只有满足并不断创造顾客的需求,社会才会把财富的资源交给企业,企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美国公司都把面向市场和顾客,为顾客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最优的服务作为基本的价值观,把利润看成是企业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所做贡献的一种报酬,以此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IBM公司在“为顾客提供世界上最优秀的服务”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全体员工不仅为顾客提供各种机器租赁和机械服务,而且能够做到在24小时内对任何顾客的意见和要求做出满意的答复;麦当劳公司则强调“顾客永远是最重要的,服务是无价的,公司是大家的”,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把尊重顾客、满足顾客需要放在第一位,坚持以近似苛刻的标准规范食品生产、销售和服务过程。如公司规定,生菜从冷藏库拿到配料台上只有两个小时保鲜期,过时则扔掉;顾客排队等候时间不超过2分钟,点过之后等待付货时间不超过1分钟;顾客只要排一次队就可买到全部食品,依靠严格的质量标准和优质的服务,麦当劳得以独领世界快餐文化之风骚。同样,“视顾客为赢家”也是通用电气公司的经营之道,公司确保顾客永远是第一受益者,为此,以异乎寻常的热情和挑战精神按照近乎极限的标准规范产品质量,为顾客提供完美无瑕的产品和服务。当然,面向顾客、优质服务的落脚点是顾客的满意和需求的满足,不能仅仅把顾客视为企业实现利润的手段,“要把顾客当作一个独特的人来对待,而不只是将其看成一个抽象的统计数字。”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美国公司得以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企业竞争力也随之提高。
★ 鼓励尝试,宽容失败
彼得斯和沃特曼在《成功之路》中说,“贵在行动”和“鼓励革新,容忍失败”是美国最成功公司的“革新性文化”中的两项内容。以创新著称的3M公司(明尼苏达采矿制造公司)以“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只有容忍错误,才能够进行革新”为创新理念,几乎任何新产品的构想都是公司可以接受的。公司设立新主意开发基金,对于那些勇于和敢于创新的所谓“创新斗士”、“创新小组”给予特别的鼓励和保护,以保证公司成员的新思想和新主意及时得到研究和开发。而任何员工的创新发明一旦成功,立刻就会得到英雄式的款待,其职称与工资等级也会随着创新产品的营业业绩而改变。所以,3M公司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精神。英特尔公司以“鼓励尝试风险”作为公司文化的基本原则之一,公司创始人诺伊斯最常用的口头禅就是:“别担心,只管去做”,鼓励员工发掘更多的新事物,尝试更新的方法,善于从失败与错误中学习。公司甚至规定,对于员工和管理人员,如果在聘用一年内不犯“合理的错误”,就要被解雇。IBM公司发生的一个事件,可以典型地说明美国公司对待创新失败的宽容态度:该公司一位高级负责人,曾经由于在创新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而造成10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许多人提出应立即把他革职开除。而公司董事长却认为一时的失败是创新精神的“副产品”,“如果将他开除,公司岂不是在他身上白花了1000万美元的学费”。如果继续给他工作的机会,他的进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过未受过挫折的人。结果,这位负责人不但没有被开除,反而被调任同等重要的职务。后来,这位负责人确实为公司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加州“硅谷”,企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就是“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要奖赏敢于冒风险的人,而不是惩罚那些因冒风险而失败的人”。许多企业重金资助创新研究人员,并承担研究风险。所以,尽管硅谷每年都有90%的创新公司破产,但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却始终保持着,并不断有成功的公司脱颖而出。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是美国企业重要的价值观,是美国企业创新的“成功之道。”
★ 尊重员工,人人平等
与以往仅仅把员工与企业看成是纯粹的雇佣关系、把员工仅仅视为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和获取利润的“工具人”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把员工的发展看成是企业的目标之一,努力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精神需求,尊重员工的个性、尊严和价值,平等对待每一位员工,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命运共同体”。如,IBM不断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彻底贯彻了“尊重个人”这一经营理念,公司总裁小托马斯·沃森说过,尊重人、信任人是IBM的第一宗旨。他认为只有尊重职工,信任职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使他们竭尽全力为公司服务,推动公司持续发展。摩托罗拉公司的基本信念就是:“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坚持高尚操守”。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的理念是“公平待人”。宝洁公司则在其宣言、年报以及各种演说中,总是不遗余力地赞扬员工的努力、勇气和创造性,认为宝洁是依赖其员工而存活的。许多美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与员工都在以木墙分隔成的开放式空间里办公,拥有同样的办公条件,停车场也没有为管理层特设的车位。这些都体现出“人人平等”的管理理念,较好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解决员工后顾之忧,许多企业还为职工修建托幼中心、廉价食堂、学校等服务部门。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佳供职公司”、由旅美华人王嘉廉创办的国际联合电脑公司(CA,也称冠群电脑公司),在公司总部大楼内设置了设备齐全的托儿中心;摩托罗拉为员工提供每年80小时的带薪休假,还通过援助计划向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举办保健教育等。这些都体现着企业对员工的全面关怀。
★ 推崇创新,追求卓越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顾客的消费需求也日渐多样化、个性化,任何企业可持久保存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少,创新以及创新的速度成为关键的竞争要素。基于此,美国企业普遍以创新与变革为最高价值观,在创新和变化中寻求和把握机会。如“追求卓越”就是IBM公司的三大价值观之一;GE(通用电气公司)以“进步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为基本理念,公司前任总经理杰克·韦尔奇致力于生产世界上最高质量的产品,提供最优的服务,力争使所有的业务都变成市场中的第一或第二,“使通用电气公司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公司”;在微软,每一位新员工加入时,都会受到这样的忠告:“在微软,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HP(惠普)公司则强调“以世界第一流的高精度而自豪”,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卢·普拉特说:“吞噬现有产品是保持领先的途径”。另外,像摩托罗拉、3M、克莱斯勒、辉瑞制药、英特尔等企业也都推崇变革与创新。依靠变革与创新,英特尔公司得以长期雄居芯片市场王座,微软公司得以牢牢控制着软件市场的主动权,麦当劳始终处于全球饮食业的龙头地位,美国大部分的中型或大型公司每天都有不只一种新产品问世。
★ 鼓励参与,开放管理
在美国企业,开放式的、授权参与管理实际上已经制度化,成为一种企业文化,“你不射门,你百分之百没有命中率”。企业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和创新活动,要求员工随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定期填写对公司意见的调查表,并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奖励甚至重奖。公司的管理人员经常与员工进行平等地交流与沟通,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批评。像摩托罗拉、微软、IBM等高科技企业都采用开放式办公方式。在英特尔公司,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无所顾虑地向上级或同事提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我觉得你的想法可能影响我们新产品上市的时间,理由是”,这就是公司总裁葛洛夫所说的:“许多公司的等级制度妨碍了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我们可不能那样”。思科系统公司则通过网络向员工发布关于企业运营情况的各种信息,公布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告诉员工,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为企业出谋划策的行列中来;原GE公司总经理杰克·韦尔奇自接管公司以来,通过大刀阔斧地改革,裁减员工,减少管理层次,清除官僚主义,强化公司内部的沟通和交流,赋予下层管理人员更多的责任,鼓励员工面对面地向管理人员陈述建议或意见,并要求管理人员立即做出答复或接受员工批评,有效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 重视培训,组织学习
美国企业非常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致力于创建学习型的企业组织。摩托罗拉公司承诺支持员工在技术和能力方面寻求发展,并提供多种类型的职业培训,鼓励员工参加,每年为每个员工提供5天的在职培训。GE公司每年拨款10亿美元用于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员工培训,年培训人数超过1万人,没有经过公司总部克顿维尔学院培训的人不得提升,原公司总经理杰克·韦尔奇每月都要亲自讲课一次。“教育永无止境”是IBM的基本信条,为了培训职工每年投入6亿美元。像微软、英特尔、思科等公司都有细致周密的企业教育培训和员工生涯发展规划。知识是企业发展的资本,只有学习才能为不断的变革与创新做好准备,这就是美国企业近年来特别推崇学习型组织的根本原因。
★ 面向顾客,优质服务
只有满足并不断创造顾客的需求,社会才会把财富的资源交给企业,企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美国公司都把面向市场和顾客,为顾客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最优的服务作为基本的价值观,把利润看成是企业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所做贡献的一种报酬,以此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IBM公司在“为顾客提供世界上最优秀的服务”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全体员工不仅为顾客提供各种机器租赁和机械服务,而且能够做到在24小时内对任何顾客的意见和要求做出满意的答复;麦当劳公司则强调“顾客永远是最重要的,服务是无价的,公司是大家的”,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把尊重顾客、满足顾客需要放在第一位,坚持以近似苛刻的标准规范食品生产、销售和服务过程。如公司规定,生菜从冷藏库拿到配料台上只有两个小时保鲜期,过时则扔掉;顾客排队等候时间不超过2分钟,点过之后等待付货时间不超过1分钟;顾客只要排一次队就可买到全部食品,依靠严格的质量标准和优质的服务,麦当劳得以独领世界快餐文化之风骚。同样,“视顾客为赢家”也是通用电气公司的经营之道,公司确保顾客永远是第一受益者,为此,以异乎寻常的热情和挑战精神按照近乎极限的标准规范产品质量,为顾客提供完美无瑕的产品和服务。当然,面向顾客、优质服务的落脚点是顾客的满意和需求的满足,不能仅仅把顾客视为企业实现利润的手段,“要把顾客当作一个独特的人来对待,而不只是将其看成一个抽象的统计数字。”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美国公司得以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企业竞争力也随之提高。
★ 鼓励尝试,宽容失败
彼得斯和沃特曼在《成功之路》中说,“贵在行动”和“鼓励革新,容忍失败”是美国最成功公司的“革新性文化”中的两项内容。以创新著称的3M公司(明尼苏达采矿制造公司)以“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只有容忍错误,才能够进行革新”为创新理念,几乎任何新产品的构想都是公司可以接受的。公司设立新主意开发基金,对于那些勇于和敢于创新的所谓“创新斗士”、“创新小组”给予特别的鼓励和保护,以保证公司成员的新思想和新主意及时得到研究和开发。而任何员工的创新发明一旦成功,立刻就会得到英雄式的款待,其职称与工资等级也会随着创新产品的营业业绩而改变。所以,3M公司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精神。英特尔公司以“鼓励尝试风险”作为公司文化的基本原则之一,公司创始人诺伊斯最常用的口头禅就是:“别担心,只管去做”,鼓励员工发掘更多的新事物,尝试更新的方法,善于从失败与错误中学习。公司甚至规定,对于员工和管理人员,如果在聘用一年内不犯“合理的错误”,就要被解雇。IBM公司发生的一个事件,可以典型地说明美国公司对待创新失败的宽容态度:该公司一位高级负责人,曾经由于在创新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而造成10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许多人提出应立即把他革职开除。而公司董事长却认为一时的失败是创新精神的“副产品”,“如果将他开除,公司岂不是在他身上白花了1000万美元的学费”。如果继续给他工作的机会,他的进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过未受过挫折的人。结果,这位负责人不但没有被开除,反而被调任同等重要的职务。后来,这位负责人确实为公司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加州“硅谷”,企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就是“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要奖赏敢于冒风险的人,而不是惩罚那些因冒风险而失败的人”。许多企业重金资助创新研究人员,并承担研究风险。所以,尽管硅谷每年都有90%的创新公司破产,但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却始终保持着,并不断有成功的公司脱颖而出。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是美国企业重要的价值观,是美国企业创新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