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下的“好人”与“真人”——评张爱玲《封锁》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初刊于1943年《天地》杂志第2期,后收入《传奇》中。张爱玲在小说中多次论及“好人”与“真人”。可见,小说中对于“好人”与“真人”的定义主要源于女主人公吴翠远的评价,那么在她的眼中,如何界定“好人”与“真人”?男主吕宗桢为何从“真人”变成了“好人”?张爱玲又是如何辨析两者的呢?作者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孤立的艺术空间:华茂银行的会计师吕宗桢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一个圆满的家庭,但他却企图改变。电车的封锁使吕宗桢注意到坐在对面的大学英语助教吴翠远,从主动搭讪到互相调情再到谈婚论嫁,这戏剧性
其他文献
智能媒体技术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舒适与便利,但同时也给以老年群体为代表的信息弱势群体带来了巨大的“数字鸿沟”,如何缩小老年人“数字鸿沟”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对浙江湖州老年人接触和使用智能媒体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实地调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提出缩小老年人“数字鸿沟”的路径选择,以期对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