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差忒大
对传授技艺的人,我们怎样对待;对自己的学生,我们又怎样对待。我指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对比着看两件事,挺有意思。
2016年,在德云社收徒仪式上,郭德纲暗示将出走的何云伟和曹云金从德云社家谱中除名。用过去话说,这叫扫地出门。师傅对徒弟如此,徒弟是什么态度呢?随后,曹云金在个人微博发表《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历数郭德纲刻薄徒弟、又在徒弟愤而出走后“斩尽杀绝”的“七宗罪”,表示“是你的江湖险恶,但我的世界阳光,道不同不相为谋,人生长路漫漫,确实不必再见”。何云伟也在一些场合表达了类似的意见。
另一件事发生在山东,也跟师徒有关。
“王立兴67分,刘振文75分……”在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公司生产准备队学习室,徒弟们正在给自己的师傅打分。“没想到徒弟给我打那么低的分,今后我一定好好带徒,反思自己在带徒过程中的不足。”
看到徒弟给自己打的分,王立兴羞愧地对区长陈同思说。
那边,师父和徒弟明杀暗战,这边,徒弟掌握着话语权,师傅俯首言愧。简单的对比告诉我们,那个师父不是这个师傅,那种徒弟也不是现在这种徒弟,传统的师徒关系跟现在的师徒关系,更是大大的不一样了。
下跪与鞠躬
究竟是怎么不一样了?马未都的一通分析,会给我们以启示。
谈起师父,收藏家马未都说:“这个父是父亲的父,不是街头修鞋师傅那个傅,老师是另外一个师道。师父是长幼有序的,师父跟师傅、老师不同的是什么呢?都交给你本事,但师傅和老师不管你生存,师父是管你生存的,过去你住师父家,你不能去找他麻烦。你爹的毛病你得认它。”
确实如此。比如拜师仪式,师父是下跪认的,师傅是鞠躬认的。师父教你谋生的手艺,有我一口吃的,就不能饿着你,师傅是你学得好不好,我不负完全和无限责任,主要責任在徒弟自己。师父拿徒弟当儿子养,打得也骂得,现在的师傅,谁敢?现在的一些徒弟,比师傅还牛。
德云社的几起师徒事件,究其因,可能是当事人传统师徒关系和现代师徒关系弄乱了,或者是现代社会对传统规矩渗透之后发生的裂变。
专栏作家雷晓宇发文说:“传统的师徒关系如今已演变成了现代化的博弈,忠诚和道德被异化,约束力和普适性上便有了局限。”比如山东那家公司,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公司以往只着重要求徒弟虚心向师傅学习,师傅说什么,徒弟就得干什么,导致师傅带徒的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监督。”
徒弟给师傅打分,便是监督形式之一。公司安监处长肖立军说:“这会使师傅切实认识到带徒弟的重要性,促进了新员工素质快速提升。”
两位一体
类似的师徒关系创新,在全国各地频繁出现。
担任过湖南省总工会技协办主任的夏忠宏曾说:“现在的师徒关系已经完全变成了老师从道德范畴、教育范畴到技术范畴、研发范畴共同携手、帮教的关系。与传统的那种简单的说教式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他打了个比方,学校里的机器、设备是普教型的,企业的设备绝大多数是提升型的,比学校的普教型档次要高。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技校学生,虽然有文凭,但在企业,必须要给他们安排一个师傅,必须有一个人带你。在企业发展的很长的时期内,师徒关系都是必不可少的。
他还说,过去,师傅总要留一手,不让徒弟超过自己。现在很多徒弟会在一个时期内超过师傅。现在的师徒关系是超越关系、合作关系。
现在很多传统型设备如车床、铣床、刨床等已被数控代替。原先操控床子用眼睛看,如今在机器上点几下就成。夏忠宏说,这对师徒关系是挑战,还要不要学技术?手工还存不存在?从这个角度说,很多手工劳动会被替代和淘汰,很多技艺要特精、特深、高尖端,才能传承。
照比夏忠宏较高端的思考,基层企业则各按各的章法来干。
《工人日报》曾报道,在北方重工集团,师带徒要签协议,考核过关奖师傅1000元、徒弟500元。考核不合格的,延期毕业,第二年续签。
高级技师米忠义是北方重工集团输送设备分公司精工车间车工班的车工。他曾参加师带徒结对活动,共带了5个徒弟。他说:“以前带徒弟没有计划,没有约束。现在每个阶段都有教学计划,还要经过三方考核。”
北方重工师徒结对子另一个内容是,在加工重大部件,需要两人或更多人操纵机床的情况下,便将师徒二人绑在一起,两位一体,二人共同完成加工生产任务,师傅拿60%的计件工资,徒弟拿40%。对小件产品的生产,因为不需要多人协作完成,所以就倡议由师傅指导,徒弟操作。
北方重工的米忠义说,以前总有年轻人流失,他们什么都没学到,现在对师徒二人都有要求。比如授徒计划,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师傅必须把哪些知识传授给徒弟,徒弟必须达到何种水平,每个阶段都有考核。
再闯再创
辽宁在2015年便开始了探索,作为全国10个试点省份之一,辽宁选择5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新型学徒试点,每家企业选拔100人左右参加学徒制培训。在国际上,这被认为是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中铁十一局二公司,相亲式师徒结对则让师傅带徒弟更接地气。这一形式很容易理解,就是两相情愿,徒弟想拜,师傅愿收,一方愿意学,一方乐意带。跟拉郎配式师徒结对比起来,这种方法的基础更好。
具体操作时,项目办公室制作了学员库和导师库,方便师徒了解对方信息。徒弟根据导师库信息选择心仪的师傅,填写拜师志愿书后,可根据拜师渴求度选3位师傅。师傅们对徒弟提问并交流,若有师傅愿意收徒,并全票通过,徒弟将与他结对,最后集体宣誓,签订师傅带徒协议。
师徒结成对子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师徒相互成就,才最重要。这条路虽很长,但必须要走。辽宁正在蓬勃振兴,更需要闯和创。
好师傅什么样
第一,品行好。先做人再做事,这是职场基本道理,如果师傅只能在工作中给你一些技术性指导,那他不算好师傅。好师傅是先教你做人,再教你做事。第二,技术过硬。他要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必须有指导你的能力,必须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第三,乐于并善于传授。他不光要乐于传授,还要善于传授。前者是态度,后者是方法。若一件事讲不明白,即便乐于传授,也会让人不知所云。
怎样带出好徒弟
1.要有耐心、爱心、包容心,不要以经验压人;2.要当教练,不要当保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要大气,让徒弟觉得你值得信赖;4.送徒弟“进步小本子”,让他记下工作中的点点滴滴;5.每天主动跟徒弟打招呼;6.允许徒弟犯错误;7.要常和徒弟谈人生,谈职业规划,谈晋升制度等;8.根据徒弟性格和特点,形成独有的传授模式;9.常去徒弟家走走;10.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对传授技艺的人,我们怎样对待;对自己的学生,我们又怎样对待。我指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对比着看两件事,挺有意思。
2016年,在德云社收徒仪式上,郭德纲暗示将出走的何云伟和曹云金从德云社家谱中除名。用过去话说,这叫扫地出门。师傅对徒弟如此,徒弟是什么态度呢?随后,曹云金在个人微博发表《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历数郭德纲刻薄徒弟、又在徒弟愤而出走后“斩尽杀绝”的“七宗罪”,表示“是你的江湖险恶,但我的世界阳光,道不同不相为谋,人生长路漫漫,确实不必再见”。何云伟也在一些场合表达了类似的意见。
另一件事发生在山东,也跟师徒有关。
“王立兴67分,刘振文75分……”在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公司生产准备队学习室,徒弟们正在给自己的师傅打分。“没想到徒弟给我打那么低的分,今后我一定好好带徒,反思自己在带徒过程中的不足。”
看到徒弟给自己打的分,王立兴羞愧地对区长陈同思说。
那边,师父和徒弟明杀暗战,这边,徒弟掌握着话语权,师傅俯首言愧。简单的对比告诉我们,那个师父不是这个师傅,那种徒弟也不是现在这种徒弟,传统的师徒关系跟现在的师徒关系,更是大大的不一样了。
下跪与鞠躬
究竟是怎么不一样了?马未都的一通分析,会给我们以启示。
谈起师父,收藏家马未都说:“这个父是父亲的父,不是街头修鞋师傅那个傅,老师是另外一个师道。师父是长幼有序的,师父跟师傅、老师不同的是什么呢?都交给你本事,但师傅和老师不管你生存,师父是管你生存的,过去你住师父家,你不能去找他麻烦。你爹的毛病你得认它。”
确实如此。比如拜师仪式,师父是下跪认的,师傅是鞠躬认的。师父教你谋生的手艺,有我一口吃的,就不能饿着你,师傅是你学得好不好,我不负完全和无限责任,主要責任在徒弟自己。师父拿徒弟当儿子养,打得也骂得,现在的师傅,谁敢?现在的一些徒弟,比师傅还牛。
德云社的几起师徒事件,究其因,可能是当事人传统师徒关系和现代师徒关系弄乱了,或者是现代社会对传统规矩渗透之后发生的裂变。
专栏作家雷晓宇发文说:“传统的师徒关系如今已演变成了现代化的博弈,忠诚和道德被异化,约束力和普适性上便有了局限。”比如山东那家公司,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公司以往只着重要求徒弟虚心向师傅学习,师傅说什么,徒弟就得干什么,导致师傅带徒的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监督。”
徒弟给师傅打分,便是监督形式之一。公司安监处长肖立军说:“这会使师傅切实认识到带徒弟的重要性,促进了新员工素质快速提升。”
两位一体
类似的师徒关系创新,在全国各地频繁出现。
担任过湖南省总工会技协办主任的夏忠宏曾说:“现在的师徒关系已经完全变成了老师从道德范畴、教育范畴到技术范畴、研发范畴共同携手、帮教的关系。与传统的那种简单的说教式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他打了个比方,学校里的机器、设备是普教型的,企业的设备绝大多数是提升型的,比学校的普教型档次要高。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技校学生,虽然有文凭,但在企业,必须要给他们安排一个师傅,必须有一个人带你。在企业发展的很长的时期内,师徒关系都是必不可少的。
他还说,过去,师傅总要留一手,不让徒弟超过自己。现在很多徒弟会在一个时期内超过师傅。现在的师徒关系是超越关系、合作关系。
现在很多传统型设备如车床、铣床、刨床等已被数控代替。原先操控床子用眼睛看,如今在机器上点几下就成。夏忠宏说,这对师徒关系是挑战,还要不要学技术?手工还存不存在?从这个角度说,很多手工劳动会被替代和淘汰,很多技艺要特精、特深、高尖端,才能传承。
照比夏忠宏较高端的思考,基层企业则各按各的章法来干。
《工人日报》曾报道,在北方重工集团,师带徒要签协议,考核过关奖师傅1000元、徒弟500元。考核不合格的,延期毕业,第二年续签。
高级技师米忠义是北方重工集团输送设备分公司精工车间车工班的车工。他曾参加师带徒结对活动,共带了5个徒弟。他说:“以前带徒弟没有计划,没有约束。现在每个阶段都有教学计划,还要经过三方考核。”
北方重工师徒结对子另一个内容是,在加工重大部件,需要两人或更多人操纵机床的情况下,便将师徒二人绑在一起,两位一体,二人共同完成加工生产任务,师傅拿60%的计件工资,徒弟拿40%。对小件产品的生产,因为不需要多人协作完成,所以就倡议由师傅指导,徒弟操作。
北方重工的米忠义说,以前总有年轻人流失,他们什么都没学到,现在对师徒二人都有要求。比如授徒计划,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师傅必须把哪些知识传授给徒弟,徒弟必须达到何种水平,每个阶段都有考核。
再闯再创
辽宁在2015年便开始了探索,作为全国10个试点省份之一,辽宁选择5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新型学徒试点,每家企业选拔100人左右参加学徒制培训。在国际上,这被认为是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中铁十一局二公司,相亲式师徒结对则让师傅带徒弟更接地气。这一形式很容易理解,就是两相情愿,徒弟想拜,师傅愿收,一方愿意学,一方乐意带。跟拉郎配式师徒结对比起来,这种方法的基础更好。
具体操作时,项目办公室制作了学员库和导师库,方便师徒了解对方信息。徒弟根据导师库信息选择心仪的师傅,填写拜师志愿书后,可根据拜师渴求度选3位师傅。师傅们对徒弟提问并交流,若有师傅愿意收徒,并全票通过,徒弟将与他结对,最后集体宣誓,签订师傅带徒协议。
师徒结成对子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师徒相互成就,才最重要。这条路虽很长,但必须要走。辽宁正在蓬勃振兴,更需要闯和创。
好师傅什么样
第一,品行好。先做人再做事,这是职场基本道理,如果师傅只能在工作中给你一些技术性指导,那他不算好师傅。好师傅是先教你做人,再教你做事。第二,技术过硬。他要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必须有指导你的能力,必须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第三,乐于并善于传授。他不光要乐于传授,还要善于传授。前者是态度,后者是方法。若一件事讲不明白,即便乐于传授,也会让人不知所云。
怎样带出好徒弟
1.要有耐心、爱心、包容心,不要以经验压人;2.要当教练,不要当保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要大气,让徒弟觉得你值得信赖;4.送徒弟“进步小本子”,让他记下工作中的点点滴滴;5.每天主动跟徒弟打招呼;6.允许徒弟犯错误;7.要常和徒弟谈人生,谈职业规划,谈晋升制度等;8.根据徒弟性格和特点,形成独有的传授模式;9.常去徒弟家走走;10.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