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眼科新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ing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压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明显减少,仅为12.50%,最佳矫正视力0.3~0.4者明显提高,达到38.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由(43.93±10.22)mmHg(1 kPa=7.5 mmHg)降低至(12.45±4.91)mmH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由(35.67±11.78)mmHg降低至(13.83±5.50)mmHg,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眼发生角膜水肿,占10.00%(6/60),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眼发生角膜水肿,占11.53%(6/5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眼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占8.33%(5/60),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眼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占5.77%(3/5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是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回顾了矿井通风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介绍了矿井通风能力的核定方法,指出了目前矿井通风阻力产生的原因,并对矿井通风能力优化提出相应对策.
尽管公益诉讼由来已久,在我国却仍然是一项较新的法律制度,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而逐渐兴起。在此背景下,学界和实务界对诉讼主体、范围、程序等展开积极讨论,但是对其特殊性质
目的探讨四逆汤化裁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
考虑到<会计电算化>传统教学的弊端,以及网络具有的优点,本文从基于Web的财务软件教学的必要性、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论述了用移位器解决状态转移图可以绘制成为"无分支串联结构"型的生产设备的程序设计问题,提出了解决状态转移图具有"无分支串联结构"特点的生产设备多功能程序设计的方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