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队列和队形练习,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中发展体能的活动与内容。由于一、二年级(水平一)的学生年龄小,空间方向感差,在教向左(右)转,若按教科书所介绍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往往不佳。经过实践,我采用了形象、直观的“米”字的教学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给同行,共同探讨。
1 .上课时首先让学生用粉笔(硬物)在地面脚底下写一个“米”字,强调字要写大一些(30~40cm左右),笔画要写直。
2 .教学时,要求学生双脚的脚后跟靠拢,脚尖分开,踩在“米”字的交叉点上,这样“米”字的前、后、左、右4条线映入学生的眼帘,然后让学生举起左手, 教师喊口令, 向左——转时,学生听到口令后,左脚跟与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左转体90°,重心落在左脚上。接着,右脚向左脚靠拢,同时要求学生身体向举手方向转动至面朝“米”字的另一边上去。这样反复练习,学生既掌握了左的方向,又对角度有了概念。
3.教向右转方法与教左脚的方法相同,但方向相反。
4.教向后转时,教师应先向学生说明向后转其实就是两个连续的向右转(90° 90°)。教师喊出口令后,要求学生从举起右手的方向转向背对的“米”字一条边。如此练习,学生就很快地掌握向后转的动作,明白180°的含义。
5.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利用“米”字,教学生45°的转法。
(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362400)
背向滑步掷铅球教学二法
李 玉
背向滑步及髋部的顶转是背向滑步掷铅球的关键所在,滑步的距离、滑步的节奏及滑步的速度又是滑步技术动作的要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动作经常出现滑步与最后用力阶段脱节,滑步节奏掌握不好,滑步距离短及滑步速度慢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一些教师对此也是束手无策。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以上情况,根据教学经验特设计了如下训练方法:
1.主动阻力牵拉法(图1)
在场地划一条直线。练习者右脚踏在线上,左手伸向体前,被一帮助者牵拉(较紧),然后预摆、滑步加髋部的顶转,帮助者随练习者的后滑被动松力前移。
注意:帮助者拉力适中,不可将觉不到阻力。
2.被动阻力牵拉法(图2)
准备:在场地划一条直线,一个
1 .上课时首先让学生用粉笔(硬物)在地面脚底下写一个“米”字,强调字要写大一些(30~40cm左右),笔画要写直。
2 .教学时,要求学生双脚的脚后跟靠拢,脚尖分开,踩在“米”字的交叉点上,这样“米”字的前、后、左、右4条线映入学生的眼帘,然后让学生举起左手, 教师喊口令, 向左——转时,学生听到口令后,左脚跟与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左转体90°,重心落在左脚上。接着,右脚向左脚靠拢,同时要求学生身体向举手方向转动至面朝“米”字的另一边上去。这样反复练习,学生既掌握了左的方向,又对角度有了概念。
3.教向右转方法与教左脚的方法相同,但方向相反。
4.教向后转时,教师应先向学生说明向后转其实就是两个连续的向右转(90° 90°)。教师喊出口令后,要求学生从举起右手的方向转向背对的“米”字一条边。如此练习,学生就很快地掌握向后转的动作,明白180°的含义。
5.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利用“米”字,教学生45°的转法。
(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362400)
背向滑步掷铅球教学二法
李 玉
背向滑步及髋部的顶转是背向滑步掷铅球的关键所在,滑步的距离、滑步的节奏及滑步的速度又是滑步技术动作的要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动作经常出现滑步与最后用力阶段脱节,滑步节奏掌握不好,滑步距离短及滑步速度慢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一些教师对此也是束手无策。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以上情况,根据教学经验特设计了如下训练方法:

1.主动阻力牵拉法(图1)
在场地划一条直线。练习者右脚踏在线上,左手伸向体前,被一帮助者牵拉(较紧),然后预摆、滑步加髋部的顶转,帮助者随练习者的后滑被动松力前移。
注意:帮助者拉力适中,不可将觉不到阻力。
2.被动阻力牵拉法(图2)
准备:在场地划一条直线,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