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1期P76页刊登了尚老师的《接力棒妙用“四法”》,在此与尙老师交流和探讨两点。
一、文章中第二点“救护装备”中介绍了学生出现骨折时,教师可以利用接力棒作为固定受伤学生受伤部位的夹板,为正确施救赢得时间和可能。本人认为用接力棒作为夹板固定骨折的小腿,不够恰当,效果也不好。医学上临时用的夹板主要作用之一是固定骨折的骨骼,使其不产生移动,便于运送伤员,为治疗赢得时间。然而接力棒是圆柱形的,根本不能很好地固定,固定效果不是很好。建议不要用接力棒固定骨折部位,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也要找扁形的物体固定骨折部位,以免产生二次伤害。
二、文章中第二点“引导标识”,介绍了用接力棒作跑道线及“跑格”练习边线。本人认为不够恰当,原因是接力棒为圆形的,假如学生跑时或者游戏时踩上接力棒,就会发生伤害事故。我们的运动场的跑道沿向上突起,规则规定在计算线往内30厘米安置,就是避免学生跑步时踩上跑道沿发生伤害事故。
本人仔细研读过一些体育教师介绍的一些体育器材的另类“妙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能有效弥补体育器材不足,进行体育器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一些做法,有些理论化、缺乏实践的证明。因此,本人认为体育教师在进行器材功能拓展时(器材的妙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要贯彻安全性原则。器材功能进行拓展(器材的妙用),首先应该确定安全,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再去考虑开发和运用。
2、合理结合上课内容,就地取材,贯彻方便性原则。如上课内容为接力跑和其它教材搭配,在本次课中就可以将接力棒的妙用运用于课堂。避免不结合教学内容,将一些器材功能进行拓展(器材的妙用)引进课堂,这样反而增加了教师上课的准备时间,得不偿失。
3、进行器材功能拓展(器材的妙用),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不能违背科学原理。
总之,在进行器材功能拓展(器材的妙用)时,一定要考虑安全、科学、合理运用、特殊环境、补偿等因素,更好地利用现有器材服务体育课堂,增强体育课堂气氛。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溶口学校 245606)
一、文章中第二点“救护装备”中介绍了学生出现骨折时,教师可以利用接力棒作为固定受伤学生受伤部位的夹板,为正确施救赢得时间和可能。本人认为用接力棒作为夹板固定骨折的小腿,不够恰当,效果也不好。医学上临时用的夹板主要作用之一是固定骨折的骨骼,使其不产生移动,便于运送伤员,为治疗赢得时间。然而接力棒是圆柱形的,根本不能很好地固定,固定效果不是很好。建议不要用接力棒固定骨折部位,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也要找扁形的物体固定骨折部位,以免产生二次伤害。
二、文章中第二点“引导标识”,介绍了用接力棒作跑道线及“跑格”练习边线。本人认为不够恰当,原因是接力棒为圆形的,假如学生跑时或者游戏时踩上接力棒,就会发生伤害事故。我们的运动场的跑道沿向上突起,规则规定在计算线往内30厘米安置,就是避免学生跑步时踩上跑道沿发生伤害事故。
本人仔细研读过一些体育教师介绍的一些体育器材的另类“妙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能有效弥补体育器材不足,进行体育器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一些做法,有些理论化、缺乏实践的证明。因此,本人认为体育教师在进行器材功能拓展时(器材的妙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要贯彻安全性原则。器材功能进行拓展(器材的妙用),首先应该确定安全,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再去考虑开发和运用。
2、合理结合上课内容,就地取材,贯彻方便性原则。如上课内容为接力跑和其它教材搭配,在本次课中就可以将接力棒的妙用运用于课堂。避免不结合教学内容,将一些器材功能进行拓展(器材的妙用)引进课堂,这样反而增加了教师上课的准备时间,得不偿失。
3、进行器材功能拓展(器材的妙用),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不能违背科学原理。
总之,在进行器材功能拓展(器材的妙用)时,一定要考虑安全、科学、合理运用、特殊环境、补偿等因素,更好地利用现有器材服务体育课堂,增强体育课堂气氛。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溶口学校 24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