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建构与评价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ik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向与设计
  日前,教育部颁布的高考改革政策将从2017年开始实施。高考的改革必然带来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从2014年9月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所有学生必须要参加初中所学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由于中考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的选拔任务,今后的中考会更注重学科学习的基础性、学以致用的实践性、跨学科的综合性以及注重实验的探究性的考查。考查的变化促使我们必须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建设,建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与学方式。
  近几年来,我校始终致力于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开发、建设和实施,走课程建设系列化、特色化道路。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课堂教与学的模式由多种教材资源整合的国家课程内容、学科课程拓展内容和学科应用实践内容三个层面组成,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校本化建设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我校提出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意在强调课堂教学要讲实效性,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情感以及师生关系等因素。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更多地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更自觉地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好;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能够更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这是我们课改的核心,也是高考改革乃至义务教育阶段改革的导向目标。
  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是要让学生受益,让学生健康地成长,这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和效益,学校几年来一直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践行“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独立与合作的学习过程、课堂中的积极情感、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四个维度,科学建构课堂教与学的框架,并能在课堂上有效、高效地落实。
  课堂建构与实施
  目标确定为:“以学习为中心”,优化课堂教与学结构。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突出培养学生能力的综合性;突出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并重性。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以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为基础,带动多学科的学习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抓准点,重在搭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编织完整的知识网络,并进行高效的能力训练;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内容体现为:构建基础(国家课程多版本体系)、拓展(课程拓展)和活动(应用与实践)相结合的“以学习为中心”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三位立体”的课堂教与学模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的一体化。
  1.课堂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设备,使学生对新旧知识形成一定的联系,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评价、纠正错误。
  信息资源设计。教师确定某个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及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起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的建构。
  协作学习设计。协作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就自己的看法做进一步的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小结。
  2.课堂实施
  基础阶段。这个阶段重在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读懂教材。教师首先采取吸引学生的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的学习提出明确定向;进而有步骤地教给学生多种具体的方法技巧,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课堂并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拓展阶段。这个阶段重在激活学生思维,教师结合基础阶段了解到的学情,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深入思考,完善认知结构,再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多向联想,进一步拓展学习领域。
  实践运用阶段。这个阶段设计多样化的训练,巩固和迁移所学知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扩展阅读与课内相关的材料或开展相关的学科活动,使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以上三个阶段形成课堂教与学从基础到拓展再到实践运用环环相扣的有序的流程,教师可据此设计操作。
  3.教学策略
  开放式的学习指导。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的生活实践、感受和认知基础为基点,以校内外硬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为载体,以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为方向,在教师有效的设计、指导下,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诸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提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自主建构、拓展延伸—灵活应用”的开放式教与学流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活内在需求,并主动进入探究、实践的认知活动,让学生的中心地位得到体现,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解疑、训练。
  资源共享前提下的教学研讨交流。学校致力于建立“通过师生的双向活动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探究问题,通过相互的讨论激发创新”的课堂教与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把能力目标准确地分解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是每一节课当中,将其体系化。学校通常采用的教学研讨交流形式为:教案上网(校园网)—课堂开放(对校内教师开放)—课堂教学定期交流研讨。每学期要举行全校性的评优课、公开课、研究课、小课题研究、课题交流等系列交流和研讨活动。
  教学评价
  学校将评价的中心定位在对师生的发展性评价上,包括以全面的培养目标为方向和依据、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注重教与学的过程、关注个体的差异性,等等。
  学校对听、评课的要求是:教学设计注重人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流程重开放,逐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重素质,自觉渗透德育;教学过程重优化,关注全体学生。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创设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民主气氛,是否创设了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氛围,是否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是否创设了亲身体验的教学实践活动,等等。
  我们的教学评价着重抓以下四个“转向”。
  1.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
  从单一的评价传授知识,转向不仅评怎样传授知识,而且评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表现有了哪些提高;评教师是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把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方式结合,对每位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作出评价,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2.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
  从课堂教学主要评教师怎样教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评学生是否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评学生学习的效果。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学会学习上。
  3.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实效”
  要求教师讲的时间根据学生疑难问题多少而定,疑难问题多,讲的时间就多一点;疑难问题少,讲的时间就少一点。评教师当堂训练的实效。学生的学习实效应该是检验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
  4.评价细则从基本评价转向“以学习为中心”的专项评价
  “以学习为中心”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教学建构与评价要落到实处,还需要干部、教师、学生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从干部的层面来讲,要做到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定位准确恰当,规划具体细致,规范严密地指导整个实施过程,不断提升实效性和高效性。教改的关键在教师,从教师的层面来讲,我们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转变教师观念,并帮助教师寻找教学中新的行为跟进点,使教师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去建构自己的课堂。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尽的。作为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学会、学好。
其他文献
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thnoecology of plants of Harboi rangeland (Kalat,Pakistan) were done during 1997 to 1999. There were 2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火炬,是社会进步的精神源泉.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明条件.以仁、礼、信、廉等为代表的
<正>史蒂芬·霍金的昔日同事们撰文回忆这位重要的宇宙学家,他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物理学界。霍金于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在牛津大学学习物理学、在剑桥大学学习天
王秋杨,北京今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中国目前最大的面向藏区的慈善基金会——苹果基金会理事长,第一位到达“地球三极”(地球三个坐标:南极点、北极点、珠穆朗玛峰)的华人女性,第一位完成“7+2”探险活动的中国女性(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及徙步南北极极点)。  她背包搭乘古老的乡村火车,流浪穿行在法国西部;乘坐俄国破冰船,穿越有“魔鬼西风带”之称的南极西风带;随意游走在南美洲大陆,早上在大西洋看日
要徐霖自己说,大学毕业以后的生活简直无聊之极。那个让人矫情的毕业季啊,徐霖的同学都是各奔东西,怀里揣着天马行空的梦想,要在社会里闯出一番天地,唯有徐霖继续留守象牙塔,留在学校里担任学生事务助理工作。工作以后,徐霖除了按时上班处理学生的各项事务之外,就是趁着周末出去转转,逛逛街。徐霖的父母对她的工作很满意,一个女孩儿刚毕业就进了事业单位,那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呢。可徐霖有徐霖的想法:每天循规蹈矩地工作
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时间简史》的作者,于2018年3月14日在位于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76岁.他曾经说过:“如果宇宙不是你所爱之人的家,那就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