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指纹图谱的建立及3种成分的测定

来源 :中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首乌藤的指纹图谱,并测定首乌藤中没食子酸、反式二苯乙烯苷、大黄素的含量.方法:利用HPLC建立不同产地首乌藤的指纹图谱,并对12批首乌藤中没食子酸,反式二苯乙烯苷,大黄素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Extend-C18 773450-902(4.6 mm×150 mm,5μm),以0.1%磷酸水(A相)-甲醇(B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12批首乌藤相似度在0.915~0.994-间.没食子酸、反式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的浓度分别在4~240 μg/mL (R=0.999,8)、6.25~250 μg/mL (R=0.999,9)、3~100 μg/mL(R=0.999,8)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不同产地首乌藤中有效成分种类基本一致,但是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肝损成分二苯乙烯苷的含量远低于何首乌的含量,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好于何首乌.
其他文献
介绍郭志强运用中医药促排卵的临床经验,郭志强基于中医“阴阳”理论,提出“阴常亏虚,阳亦不足”的观点,针对排卵障碍,临床辨证以“阴阳”为纲,治疗上既重视阴精的不足,又重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之一.张葆青认为此方既可清解少阳郁热,又可温太阴虚寒,只要辨证为少阳肝胆郁热兼太阴脾虚有寒,皆可应用.在临床上谨守病机,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