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异丙基哌啶酮类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乳腺癌活性评价

来源 :中国药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74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抗乳腺癌活性较好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方法:以姜黄素为起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姜黄素结构中不稳定的β-二酮部分替换成更加稳定的N-异丙基哌啶酮母核,并在两侧苯环上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团,设计、合成了5个新型的N-异丙基哌啶酮类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CN1~CN5,通过MTS法和Western Blot法评价新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分子对接模拟预测活性化合物与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结合模式,并采用OSIRIS Property Explorer软件预测类似物CN1~CN5的理化特性.结果:体外MTS实验结果表明,类似物CN1~CN5对5种不同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MDA-MB-468、T47D和Bcap37)具有比姜黄素更佳的抑制活性.其中类似物CN1活性最佳,在Bcap37细胞系中表现出比临床常用抗乳腺癌化疗药物表柔比星更佳的抑制活性,且对乳腺癌细胞系T47D和MCF-7抑制效果最好,IC50值均低于10μmol·L-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类似物CN1在2.5~10μmol·L-1浓度范围内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中转录因子STAT3的磷酸化,且效果优于10μmol·L-1姜黄素.分子对接模拟也显示,类似物CN1可能通过与STAT3蛋白的SH2结构域结合而影响STAT3的磷酸化.类似物CN1的理化特性符合类药五规则和Veber规则.结论:新型N-异丙基哌啶酮类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是一类有前景的抗乳腺癌小分子先导物.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格列齐特联合二氢杨梅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控制血糖、胰岛和胰岛 β 细胞的有效性.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单次腹腔注射STZ(45 mg·kg-1)诱发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后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病例,为促进阿奇霉素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取我院2018~2019年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患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防风治疗骨关节炎的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方法:通过相关数据库获得了防风的活性成分、预测靶点以及骨关节炎相关基因,并对有效成分-